|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为一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二女儿-傅益璇,她以一个女儿和画家的双重视角,回忆父亲的艺术生涯、生活轶事、创作细节,再现了两代人的跌宕命运
|
內容簡介: |
一代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1904~1965),以人民大会堂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闻名于世。一生创作勤奋,留下了无数国画名作。本书作者为傅抱石先生二女儿,她以一个女儿和画家的双重视角,回忆父亲的艺术生涯纪实、家庭生活轶事、创作细节实录,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艺术家形象。一个家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记述了傅家几十年的生活点滴,配有珍贵的原始照片,再现了两代人的命运跌宕。
|
關於作者: |
傅益璇1945-,江西新余人。196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专业画家,擅长油画及水墨。为中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次女。
|
目錄:
|
自序
前篇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古都南京
儿时印象
故居记忆
中篇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父亲
父亲和母亲
我家的奶妈
后篇
人生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困难时期
父亲的痛一一我的大哥和大姐
“文革”降,临
家人的遭遇
|
內容試閱:
|
南京的人朴实本分,坦诚豁达,非常可爱。比如在马路上有什么人不支倒地了,立即就有入围拢过来,他她们绝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真正的关切。有人就会动情地感叹道:“唉!真是可怜哟!”于是帮忙找家人的、找警察的、找医生的、找出租车的,着实会忙乱一通。如果是天寒地冻,还会有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外加送上现金。他她们都是些普通的过路人,看上去也只是些打工的,但那浓浓的人情味,还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我从年青的时候就禹廾了南京,辗转居住了许多地方。但不论是繁华现代的香港,还是美丽宁静的温哥华,都不能拴住我的心。只有南京才会使我感到一种充满亲切的愉悦。这里的一切,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不尽如人意的,都能引起我会心的微笑,使我领略许多的乐趣。这里不光有父母和家人生活的痕迹,更有那说不尽的故乡情。
虽然南京的严冬酷暑,令许多外地人望而生畏,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南京人,却是快乐的。
南京的春
初春三月,天空就会渐渐明亮起来,不时透出一抹湛蓝的霞光。虽然仍是春寒料峭的日子,阳光却逐渐多了起来。正午时分,老人和孩子端出小板凳,靠着门边晒太阳。也有人在院子里晒被子,大家的脸上都现出轻松的笑容。
我对春天是很痴迷的,按捺不住地想要出去溜达。虽然穿得严严实实,但双眼却四处寻觅着春的痕迹,关心着春的消息。在路边、在墙角、在枝头……只要有一点嫩黃浅绿的影子,我都会停下来仔细地看个究竟,心里充满欣喜。正是“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
……
P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