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无“微”不至 微信这样改变世界

書城自編碼: 242837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电子商务
作者: 孔斌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707360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4/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汉匈战争全史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不止江湖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双城史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2
《 一微万利:粉丝、利润双丰收的微信营销秘诀 》
+

NT$ 522
《 微信电商,产品这么卖才赚钱(双色) 》
+

NT$ 358
《 日进3万3:微店这样开才赚钱 》
+

NT$ 358
《 微信营销实战: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的7堂精品课(俞敏洪、郁亮和罗杰·道森倾力推荐,集微信实战派营销专家、未来派创始人胡炬多年经验) 》
+

NT$ 315
《 微信营销完全攻略(实战强化版) 》
內容簡介:
本书以“微信”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微信的发展趋势、基本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成功案例,深度剖析微信创造财富的能力;还从微信营销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微信的营销模式、营销方法和营销禁忌,并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出发,指出了提升微信力的不同方法和途径,使所有人都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微信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作为一本介绍和研究微信的书,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内容
關於作者:
孔斌:

阿里巴巴金牌讲师

B2BB2C电子商务实战专家

国内知名网络营销实战专家

孔斌国际网校CEO

安博英豪教育集团网络营销首席顾问

阿里巴巴全球网商30强(源来新鲜)创始人

孔斌国际网商集团训练机构(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你如何设定电商企业赢利模式,让您迅速找准目标客户群,进行目标产品定位;同时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9年互联网实战验和如何让企业在互联网上免费推广达到付费推广的秘诀传授给你。
目錄
第1章微信风靡,无“微”不至



移动互联网,掌控未来世界 002

马化腾的“微信梦” 006

走近“微信之父”张小龙 012

跨入免费国际沟通的微信时代 016

微信,米聊的劲敌 019

微信与微博的竞争 023

微信终将成为王者 027

微信开启的新营销时代 030

微信支付彪悍来袭 033

微信走向海外,继续新的精彩 036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带来的巨变 040



第2章强悍功能背后的价值



附近没有陌生人 044

摇一摇,朋友来 046

“漂流瓶”里的烦心事 049

更真实的语音对讲 051

真正没有门槛的公众平台 053

消息推送,微信的致命武器 060

烂笔头不如“二维码” 063

走进“朋友圈” 066

自定义菜单,微信的轻App 069



第3章玩转营销,赢得商机



微信营销来了 074

微信网店,喜忧参半 078

先树品牌,再谈赚钱 083

微信商业模式创盈收 092

想赚钱就这样玩微信 096

企业应知的内容规划策略 101

透析失败原因,免入营销误区 108

微信营销中的问题 114

微信利器令粉丝们更爱你 119

让微信营销回归理性 121

微信营销者的必备能力 125

微信营销成功案例 128



第4章企业微信力,撬动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企业微信运营的“军规” 140

公众平台彰显公众的力量 143

做好微信O2O 150

发挥一对一陪聊的魔力 155

做一份超人气的微信方案  158

1号店的深度微体验 163

“点赞”勿失诚信 166

当心,别把微信玩死 169



第5章个人微信力,好玩又能赚到钱



适合微信创业的那些人 174

“草根”们的微信创业 177

粉丝经济的“自商业”时代 182

淘宝商家的“微信经” 184

“阿虎烧烤”的微信新思维 186

微信来了,生意“火”了 190

各显神通的微信水果铺 196

“蛋糕哥”的自我营销之路 201

实体店的微信营销路 206

给运营微信的人的忠告 211

为微信防骗支招 213
內容試閱
移动互联网,掌控未来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传统的交友方式已被微信彻底颠覆。2012年,腾讯CEO(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腾讯正在将开放战略推向移动互联网。”

在我们正式跨入微信时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朋友的引荐、聚会联谊扩大朋友圈,既耗时又耗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飞信、微博、博客等逐渐兴起,拓宽了人们的交际范围,但微信一对一、私密沟通的特征,起源于熟人社交,随后又恰到好处地引入陌生人社交,完整地保留了用户对微信工具的信任,再搭配以丰富多彩的沟通方式(音频、视频、文字),通过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使陌生变得亲近。

如今的“微信”,既是腾讯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又是互联网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种新软件。如果说QQ和QQ空间是腾讯PCpersonalcomputer,简称个人计算机)端的大数据开放平台,那么“微信”就是腾讯移动端的一个大数据开放平台。

2012年8月,微信团队宣布说:“微信用户数已经突破了2亿。”此时中国智能机的用户达2.9亿,这意味着微信已经覆盖了近70%的用户。微信的迅速风靡引来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羡慕,但他们更关注微信的未来——是打造成一个精准营销的媒体平台,还是成为一个闭环的电商平台,抑或是二者兼有呢?

微信虽然能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那些接口都仅仅是浅层的开放,不能真正满足第三方开发者的需要,价值不高。但马化腾明确表示:将逐步测试开放QQ的关系链,有可能是微信的关系链。对于这样的举措,很多人还是充满期待的。

我们在PC互联网上可以获得很多大数据,但在移动互联网上能获得哪些大数据呢?

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终端,比如智能手机、Pad(掌上电脑),以及各种移动终端。如果将这些终端接入互联网,终端上的信息就会变得多样化,有文本、图片,有语音、视频,或者是结构、非结构……各种信息的使用频率都会大大提高。虽然在PC互联网上的数据量远远大于移动互联网,但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会更完整、更生动,能动态地描绘一个互联网用户的生活轨迹。也就是说,通过移动互联网,我们能知道:你生活的每个细节,是在看书,还是去哪里玩过,因为你一直是online(在线)状态。

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领域的杀手锏,它的用户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的文本、图片、视频和地理位置等各种非结构信息。回想一下,微信诞生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的很多变化:当工作繁忙时,你可能整整一天都不会打开“微博”、“飞信”,却会将一个小时的工作间隙花在微信上,或者用微信和朋友语聊一会儿,联络联络感情,或者刷刷“朋友圈”看看分享的好东东,或者跑到微信群里看大家正在热聊的新话题……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每个微信用户都会做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兴趣爱好不同看到了不同的内容罢了。

2013年1月15日,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2013年8月5日,微信5.0Forios上线,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Android上线。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一个月内新增3000万名用户。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腾讯开放平台的分成已经超过了10亿元。按照最高的分成比例35%进行估算,至少有30多亿元的利润,而且这仅仅是线上的收入。当微信数据加入后,必然会直接开启O2O(OnlineToOffline,即将互联网与线下商务机会结合起来)通道,营业收入可能会迅速翻十几番。

如何开采这个巨大的金矿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关系链管理

不能否认,微信通讯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的手机通讯录。里面不仅有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等各种社会关系,还有微信群和公众账号等,聪明的开发者一定会做好它们的管理、搜索和分享。

2.做好客户关系管理

虽说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业界对其褒贬不一,用户的接受程度也不高,但并不影响微信作为小商家的初级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来使用。比如,淘宝时装网店的老板,可以用微信加一些老客户,如果有新款服装到货,他就可以在“朋友圈”里进行发布,甚至可以在微信上进行售前售后的服务。如果开发者能提供一些延伸服务,打通线上支付通道,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了。

3.做好线下数据分析和商业决策指导

如今为品牌商家做数据分析的企业绝大多数是通过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来进行的。有了微信用户数据后,不仅能满足这种功能,而且可以影响商家的经营决策。比如,A店主要销售煎饼,B店主要销售豆浆,而且两家店互不来往、各自经营。有了微信数据以后,A店就会知道来买煎饼的人通常也会去B店买豆浆,而且人数很多,频率很高。这样A店就可以也搭配卖豆浆,或者直接收购B店。

4.以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推荐为基础

垃圾短信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那些信息本来是有价值的,只是收到短信的人并不需要这些信息,所以就成了所谓的“垃圾”。现在,只要对微信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后,就可以实现给需要信息的人发送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不会产生垃圾短信了。



马化腾的“微信梦”

在移动互联领域奋战的任何一位企业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发现那些用户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因为产品是为需求服务的,有需求才能满足用户。用户的需求有的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有的是创造出来的。风靡中国的“微信”就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

2013年5月,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谈到了微信、手机QQ等主要产品的产品逻辑和相互关系,并详细阐述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问题上的态度。

腾讯拿到的是“站台票”

人们一直认为微信是腾讯的“移动互联网船票”,但是马化腾本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他表示,腾讯现在拿到的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站台票”,腾讯能否顺利上船还是个未知数,最后公司是部分上船还是整体上船都不能确定。此外,许多互联网公司都希望登上移动互联网这艘船,竞争是这个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马化腾认为,移动互联网使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第一次与国外的科技公司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但这个行业大潮的风险在于,任何一家企业可能仅仅因为一个月的松懈,就面临翻船的风险。

关于腾讯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具体反应,马化腾如此描述道:“移动互联网这个浪潮已经不是一个部门做一个产品那么简单,必须是所有部门的所有产品都要有PC版和移动版,要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

微信的开放平台逻辑

毫无疑问,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可能实现公司平台目标的一个应用。目前,微信的公众平台可以为一般组织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信息的推送服务,而开放平台也给应用开发者提供了接入微信的最好接口。马化腾表示,微信的平台策略是希望搭建起一个简单的规则体系,使第三方参与进来并在这个规则下产生服务内容。

在微信上的游戏业务方面,关于微信游戏平台的传闻引起了游戏开发商们的特殊关注。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马化腾明确表示,腾讯正在研发微信平台上的游戏。因为腾讯掌握了国内互联网庞大的用户资源,所以这种表态不免令其他游戏开发商非常担忧。触控科技CEO陈昊芝曾公开表示,腾讯未来在手机游戏市场至少会占据三分之一的用户。

马化腾对此表态说,第三方游戏开发商不必担心微信在游戏业务上的举动,因为微信会将游戏做成开放平台,接着会引入很多合作伙伴。而根据QQ空间在游戏平台上的经验,开放平台中最热门的游戏往往来自第三方而非腾讯自身。

在微信的商业化问题上,马化腾表示移动社交游戏可能是微信商业化的最大突破点。此外,与O2O企业、商家和个人用户的合作也是未来微信商业化的重点。

用户跑不出的闭环

相对于现存的包括QQ在内的众多沟通方式来说,微信实际上是一种补充。马化腾强调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机会:“基于手机QQ和微信,我们做了大量的跟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有关的服务,目前我们的接口数字已经增长到每天对LBS的调用高达7亿次,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其次,二维码将是腾讯整合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关键入口。”微信团队这样形容自己和QQ的关系:“创新和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微信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语音对讲功能,LBS、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充分发挥了移动设备的特点,带来了全新的‘弹性社交’概念,使社交变得更自由、更简单。”腾讯先用QQ建立社交关系,再用微信盘活隐藏在线下的消费,但进入线下领域就意味着腾讯今后需要在商户—用户—产品三者之间权衡博弈。

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阐释了微信今后在O2O的方向。腾讯电商生活服务电商部总经理戴志康紧接在财付通沟通会上发表演讲,阐述了“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将给线下商家带来的变化。互联网观察人士程苓峰也公开表示“大众点评终于有了颤抖的理由”,但是腾讯提到微信目前还没有盈利模式。

微信正在大手笔地推进公众平台却是事实,从社交化网络到社交化媒体的加速前进,以及接下来携财付通信心十足地进军线下打通闭环,这样的规划不可说不是长远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戴志康曾透露,腾讯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微信会员卡”,在SNS(全称SocialNetworkSite,即社交网站)服务中实现O2O模式。在线上商户花钱打广告推出优惠券,优惠券的使用条件是到店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微信会员卡的会员。

腾讯希望达到第三方开发者在平台上的共赢点的诉求,微信是提供给所有人的高速公路,第三方是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微信不会提供所有内容,这些都必须由第三方来提供。腾讯的内部人士认为,尽管微信与手机QQ脱胎于不同的腾讯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QQ用户叠加覆盖,但腾讯真正具有威胁的原因是其社交矩阵,“无论用户怎么跑,都在腾讯的生态链之内”。

“微信”的诞生与成长

微信被冠以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即时通信类产品,这一称号当之无愧。2012年9月17日凌晨零点34分,马化腾在微博中转发了微信团队发布的消息:“终于,2亿!”而就在之前的3月份,微信刚刚实现了用户数突破1亿的目标。如果按时间计算,微信还只是一个刚满20个月大的“婴儿”。

事件回溯至2010年10月,微信团队负责人张小龙看到了Kik(一款可以与手机中同样安装了Kik的好友免费发消息的跨平台的应用软件)这类应用呈现崛起之势,立刻给腾讯高层寄出一封邮件,主要内容是建议公司启动一个关于手机通讯工具类的项目,同时提及这类工具将来有可能会对QQ造成冲击。马化腾很快回复了那封邮件,认同了张小龙的看法,并表示公司很早就有类似的想法,移动互联网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关注领域。就在当时,马化腾甚至直接在邮件中明确指出腾讯准备做的这款产品就取名为“微信”。

最初的微信功能比较单一,但随着LBS、摇一摇、朋友圈等功能的推出,凭借着创新的功能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微信获得了用户和行业的良好评价。互联网观察人士程苓峰则认为,微信意味着腾讯社交帝国的另一个底座正在成形。

因创作恶搞《西游记》、《红楼梦》等桥段而走红网络的新浪知名微博“琢磨先生”也加入了微信粉丝团。与微博上的搞怪、讽刺风格不同,他在微信上走的却是温情路线,给粉丝们讲段子、推荐书籍。在微信上,你能看到“琢磨先生”的读书心得、生活感悟和电影推荐等。“琢磨先生”表示,微博有媒体属性,而微信则有社交属性,“微博像个广告位,你来不来反正我就在这里;微信传播则更像个稳定的邮递员,你来不来反正我一定要去你家。”微信由于是点对点的传播,双向互动,再加上微信公众平台的智能自动回复,用户关系能更平等,不会像微博那样产生地位的落差感。

微信平台的发展方向是“开放平台+产业链闭环”。微信已向第三方开放了数据接口,第三方本地生活服务应用为微信在商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企业、媒体、明星公众账号的引入丰富了微信的资讯服务。这些第三方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微信用户的黏性,也使微信成为用户手机平台级的产品。

正如马化腾所说,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进一步推广开放平台战略。“我们希望其他的App(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于iPhone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包括竞争对手的App也好,都可以和微信做整合,我们开放深层的接口。也包括最近推出的微信沟通账号平台,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用户,能够享受微信整个通信的技术架构和社交能力。”

随势而动的微信

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微信已经覆盖三大主流移动终端的操作平台Ios、Android、Symbian平台。腾讯期待通过微信给广大互联网用户搭建一个基于多媒体格式的互动平台。用户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以手机为载体的畅通对讲,不仅能够与朋友分享好玩的图片、文字短信,还可以体验到类似“留声机”的对讲通话的新玩法,引领现代社交和沟通模式的新革命。

对原生的移动应用而言,产品辨识度的概念很重要。用户都是在碎片时间里使用移动应用,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如果产品定位不清晰,就很容易错过用户的使用场景。不论是从商业逻辑还是线下扩张的可行性看,说必胜都还太早。但站在从业者的角度,巨头微信的介入无疑加速了行业整合和线下闭环的形成与发展,当然也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最终,微信能否像大众传说的一样打通线上线下、联通产业链闭环还是个未知数,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微信的发展正如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的激情演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大势所趋,所有的产业上下游、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勇敢地去拥抱这个变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