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日知录》是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也是十七世纪中叶我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 道光年间,青年学者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为西谿草庐重刊本。 此次整理校点的《日知录集释上下》版本以西谿草庐本为底本,汲取了黄侃《日知录校刊》成果,对《日知录》、《日知录集释》的引文,尽量一一核对原书,纠谬正误。
|
關於作者: |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目錄:
|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代前言)校点说明
黄汝成叙
潘耒原序
先生初刻《日知录》自序
《日知录集释》正文三十二卷
附录一 谲觚十事
附录二 日知录之馀
本系列还有:
日知录集释 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