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火力发电厂超超临界机组设计》结合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技术研究成果和多年超(超)临界机组火力发电厂设计工作的实践和积累,对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机组型式的选择、机组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热力系统配置及计算分析、汽水管道的选择及管道应力计算、主要辅机配置、主厂房布置、机组仪表及控制、机组水工况的控制监督、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经济和环保指标等内容分十二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附以有关参考资料。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西北电力设计院总工组织编写,西北院是国内知名的六大设计院之一,参加编写人员均是西北院各专业的资深专家,他们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的出版,对推动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火力发电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综述
第二章 蒸汽参数的选择
第三章 机组型式的选择
第一节 锅炉
第二节 汽轮机
第四章 机组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第一节 锅炉材料选择及材料特性
第二节 汽轮机材料选择及材料特性
第五章 热力系统配置及计算分析
第六章 汽水管道管径和管材的选择
第七章 管道应力计算及管道瞬态力计算
第八章 主要辅机选择
第九章 主厂房布置
第十章 超超临界机组仪表检测及控制分析
第一节 超超临界机组主要控制特点分析
第二节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第三节 超超临界机组分散控制系统配置
第四节 超超临界机组控制方式研究
第十一章 超超临界机组凝结水处理及水工况的控制监督
第一节 超超临界机组水汽标准要求
第二节 凝结水处理系统
第三节 超超临界机组水工况控制
第四节 超超临界机组汽水取样系统仪表配置
第十二章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经济和环保指标
附录A 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热平衡图
附录B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热平衡图
附录C 600MW超临界机组及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示意图
附录D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控制配置图及集中控制室布置图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火力发电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综述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是世界上先进、成熟和进入商业化运行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和德国等为代表。当时的起步参数就是超超临界参数,但随后由于超超临界参数对电厂可靠性的负面影响,从6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所采用的参数均降到超临界参数。直至80年代,美国超临界机组的参数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材料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锅炉和汽轮机材料性能的大幅度改进和提升,以及人们对超临界机组运行技术的不断掌握,超临界机组克服了早期所遇到的可靠性问题。美国对已投运的机组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化和改造,可靠性和可用率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相应的亚临界机组。通过实践,超临界机组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在此期间,美国又将超临界技术转让给日本,并联合进行了一系列新型超临界电厂的开发设计。超临界机组的市场也逐步转移到了日本和欧洲,涌现出了一批新的超临界机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