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进入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以来,我国食物保障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饲料粮与口粮争地的局面。展进涛编著的《公共科技投资知识产权与水稻产业发展》在充分探讨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两个层面研究公共科研投入与水稻技术创新的动态关系,考察技术推广服务对稻农水稻生产的经济效应,并进一步探寻导致我国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职能发挥的激励机制设计。为了验证制度变迁与水稻技术变迁之间的因果关系。本书也探讨了知识产权制度对水稻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转基因水稻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现实困境,并实证模拟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对经济的总体影响,并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剖析转基因水稻技术及其品种的保护机制。最后,本书在借鉴国际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稳定发展我国水稻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展进涛,江苏靖江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从事应用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理论与政策。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农业部软科学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rlomlcs
Review、《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科研管理》、《社会科学》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框架
第三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演变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稻作文化及其历史演变
第二节 中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水稻生产的波动特征
第四章 中国农户水稻供给的微观行为分析
第一节 水稻效益缺失下的农户行为分析
第二节 农户水稻供给的微观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三节 水稻产业的发展困境:政府与农户利益的冲突
第四节 结论性评述
第五章 政府公共科研投资与水稻生产增长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水稻公共RD经费的投入倾向与来源
第三节 水稻公共RD投资、技术创新与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的相关解释
第五节 结论性评述
第六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我国水稻育种创新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组织介绍
第二节 英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状况分析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加入UPOVl991年文本对水稻育种创新可能的影响
第七章 政府公共水稻技术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分析
第一节 水稻技术服务供给特征与农户角色分化表现
第二节 农户对技术推广服务选择决策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水稻产出的经济效应
第四节 公共技术推广服务的激励缺位
第五节 结论性评述
第八章 转基因水稻技术发展的经济影响分析
第一节 全球转基因作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与初步效果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投入概况
第三节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CGE模型及其模拟模块
第四节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五节 转基因大米标签化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六节 世界其他国家转基因水稻实现产业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九章 转基因水稻技术发展与我国植物品种权制度
第一节 国际转基因植物技术的保护制度
第二节 转基因水稻技术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挑战
第三节 我国转基因水稻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第十章 转基因水稻安全的公众隐忧与风险交流机制
第一节 全球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与风险交流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媒体报道与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的外部障碍
第三节 公众参与式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的制度借鉴
第四节 促进我国构建有效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的机制创新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