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意林:快乐知了书系高中那些事儿

書城自編碼: 24205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中小学阅读
作者: 《意林》编辑部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1752346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5/28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觉醒(百万畅销书《格局》作者何权峰新作,影响数百万人命运的觉醒之书)
《 觉醒(百万畅销书《格局》作者何权峰新作,影响数百万人命运的觉醒之书) 》

售價:NT$ 223.0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 图画书为什么重要 》

售價:NT$ 549.0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金色沼泽:柏林的严谨与叛逆(列城志) 》

售價:NT$ 605.0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大学问·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

售價:NT$ 661.0
体系模型理论与建模仿真技术
《 体系模型理论与建模仿真技术 》

售價:NT$ 549.0
图解服装立体裁剪与板样
《 图解服装立体裁剪与板样 》

售價:NT$ 330.0
香港金融史(1841?2017)
《 香港金融史(1841?2017) 》

售價:NT$ 941.0
私域社群营销:从引流到变现运营实战
《 私域社群营销:从引流到变现运营实战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79
《 意林--决胜高考那些事儿 》
+

NT$ 248
《 《意林——高中数学那些事儿》 》
+

NT$ 248
《 《意林——高中语文那些事儿》 》
+

NT$ 248
《 《意林——高中英语那些事儿》 》
+

NT$ 248
《 《意林——高中物理那些事儿》 》
+

NT$ 248
《 《意林——高中化学那些事儿》 》
編輯推薦:
以前的成绩不能代表高中的成绩,高中有自己的起跑线,需提前准备
初高中的学习特点完全不同,你在初中阶段可能学习很出色,但在高中阶段却未必。你只有首先了解高中各科的学习特点才能有所准备。本书中有高中各科知名教师撰写的精彩文章,一次性告诉你如何规划各科学习,高中三年在学习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恐怖高中还是快乐高中?
学业是高中唯一能做的事,除了上课就是作业,没有一丁点自己的时间。甚至有人认为上高中三年就相当于出家三年。所以很多高中生认为高中很恐怖。《高中那点事》这本书认为,高中生开始建立学习意识,自觉意识和时间意识,高中三年的生活是恐怖或快乐,由你来定。而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学习必然是高中的全部吗?
最近一则《高中生学习太累公交车上昏厥全车乘客急救》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学习是高中最重要的事,但是《高中那点事》认为,高中的学习是为了未来有一个高起点,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竞争心态和面对挫折心态也非常重要。这能保证一个高中生在三年的学习压力中,能够有意识的调节内心,保持一种平和、健康、快乐的心态渡过高中三年。
留学还是大学?我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吗?
高中生慢慢的脱去了初中生
內容簡介:
这是写给即将和已经进入高中的学子们的一本学习与成长指导书,能完全指导准高中生们高中三年的所有生活与学习。所有指导意见均有全国知名一线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得,不仅能让你了解高中各科的学习特点和技巧,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更能指导你如何成才,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不为未来忧心。
關於作者:
姚新平,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化学会中学化学教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錄
初高中衔接:过一个充实而有准备的暑假
为生命做好准备
 名师课堂
通过旅游放松身心
读点儿“闲书”拓展视野
看点儿“大片”学习外语
多听名乐激发想象力
玩在博物馆,接受文明的洗礼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高一是适应高中生活的关键期
 意林故事秀
我在北园高中的生活
美国贵族高中的三堂课
名师有话说:高中各科成绩提升技巧与方法
向着天分努力
 名师课堂
高中语文入门:九大习惯助力语文学习
高中数学入门:七大方法夯实数学基础
高中外语入门:
“四勤”“四多”学好外语
高中物理入门:
重视差异,多法并举,学好物理
高中化学入门:
既“勤”且“巧”,化学学好
高中生物入门:
转变观念,构建模型,学好生物
高中政治入门:
关注时事巧答题,事半而功倍
高中历史入门:
激发兴趣,把握联系,提高成绩
高中地理入门:
善用图表,融会贯通,学有所成
养成良好课堂习惯,享受精彩课堂生活
对症下药,解决偏科
高中的学习特点
适应高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怎样对待校本课程
怎样选教辅书
多请任课老师诊断自己的学习
怎样对待学科竞赛
怎样对待学习焦虑
正确对待班风
家教什么时候请
怎样对待周末或假期的课外班
 意林故事秀
精通九国语言的学习方法
数学之美
打开心灵之窗: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心灵的伤疤
 名师课堂
切勿落入厌学陷阱
给青春的叛逆一个出口
擦去心灵窗户上的自卑阴影
摆脱不被同学认可的窘境
享受并超脱青春的孤独
正确上网,跟网瘾说再见
学会坦然面对家庭变故
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
 意林故事秀
你快乐了吗
你就一直抱怨吧
学点人际关系学:将人际烦恼一扫而光
一年级的功课
 名师课堂
高中是积累人脉的基础期
别让羞怯成为拓展友谊的绊脚石
主动与老师聊聊生活与学习
决绝地与“早恋”说再见
“不迷恋老师”,别只是说说而已
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
不要让嫉妒心肆意泛滥
 意林故事秀
绝无仅有的经典细节
韩庚如何交友
情境性害羞是只纸老虎
唤醒身体力量:好身体才有好成绩
虚假疲劳
 名师课堂
课余时间多进行体育锻炼
合理作息保证睡眠质量
确保一日三餐营养均衡
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
注意舒缓学习压力
 意林故事秀
与中学生谈抽烟
快乐与心理健康
请把健康当成你的责任
提高综合素质:成就最好的自己
素养是一张特别的通行证
 名师课堂
学点儿哲学,受益终身
在高中阶段养成高尚的品德
培养几个良好的课余爱好
尊重生命,培养生命意识
敢于担当的同学更有魅力
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追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学会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正确的读书方法价值百万
自律是提升学习成绩的秘密武器
 意林故事秀
仕途之路,涵养开路
做最好的创新
亿万富豪给走向独立者的建议
状元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破茧成蝶:升学备考及志愿填报的方法和技巧
人生的第二志愿
 名师课堂
高三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的复习
做好考前心理的分类疏导
高考志愿选择专业的策略及技巧
走出志愿填报的心理误区
就业率最高的十大报考专业
 意林故事秀
蒋方舟:四招绝杀高考
恐惧高考你会输了
大佬们的高考故事
三十年高考作文变迁史
出门远行:留学,你准备好了吗
留学的三重境界
 名师课堂
关于留学不得不说的几件事
高中生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的申请条件
高中毕业生成功留学的八项准备
出国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意林故事秀
你为什么要留学
到欧洲去留学
哈佛剑桥算什么,你能上印度理工吗
留学的女儿HOLD住
內容試閱
初高中衔接
过一个充实而有准备的暑假
为生命做好准备
□杨照
那年的枫叶之旅,在你记忆中只留下了与枫叶无关的事。你只记得旅程的最后一天,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我把你抱到小旅馆的隔壁房间,有一位亲切的伯伯帮我们拍了照片。这件事你知道,但不是自己记得的,是听我们说的。
有趣的是,那次到京都,先在火车站边的饭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换去南禅寺边的小旅馆时,搭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问起你的年龄,听说你三岁,他回应:"日本有句谚语说:三岁时眼里看见的东西,留到八十岁都不会忘!"可人生残酷的事实是:三岁那年你虽然去了京都,看了枫叶,但你的感官和你的记忆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枫叶美景来不及跟你的生命发
生具体深刻的关系。那年的京都、岚山、高山、太原,你去了,但这些地方却没有进入你的生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成为提醒、警惕。人的生命有什么没什么,往往不取决于我们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去到、看到时,我们的内在感官与记忆有多少准备。生命的丰富与否,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还不如跟自己的内在准备来得密切。很多人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眼睛,就算到了罗浮宫,也装不进任何东西。活在这个世界里,不同的人会和世界发生不同的关系。我希望你早早准备好,开放自己,让世界的丰富,通过感官与想象,都变成你生命中的丰富。
通过旅游放松身心
□金野
关于旅行的意义,著名作家毕淑敏写过这样一段话:"人的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无法知道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时代是否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全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只是栖息的这口井的直径大小而已。于是,我们天生需要旅行,尽可能地把时间和地理的尺度拉得伸展一些。"
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大概每一个热衷行走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或许是打包收拾行囊时的那份欢愉和期待;或许是将自己置身异乡时的那份好奇;或许是那份美好的未知,抑或什么都没有,就是走向远方的这份单纯。踏上旅程,看着车窗外飞逝的倒影,缩在椅子上发呆都成为一种美好。
初中阶段的学业结束,又不为高中的课业忧心忡忡,何妨做一次愉悦的旅行呢?当然,单独的旅行对你来说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和家人一起旅行同样是令人难忘的。如今,背起背囊到异乡探奇或远离都市长途跋涉日益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自助旅行的行列。那么,作为一名"背包客",除了热情和幻想之外,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准备。
首先应该意识到,简单地确定旅行线路和目的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更详细的资讯:包括途经地段的海拔、气候、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等。不同的地区在各方面的差别很大。在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因地域不同形成的差别。如果在这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因违反当地禁忌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增加旅行的人文色彩,使其更有意义。旅游前一定要做好计划,选择好路线,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也就是说要备好旅游的行装及物品。当然,所带物品的种类和多少应视旅游季节、旅程长短、个人生活习惯及目的地的气候、地理等因素来确定。为避免遗漏,最好先拟出一张明细单,然后照单准备。
不管我们带着什么样的东西和怎样的心情出发,正像毕淑敏曾经提醒过的--旅游中我们一定要带上自己的灵魂。"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旅行让我知道在我之前活过的那些人,他们可曾想到过什么、做过什么。"
当然,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一次长途旅行,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你完全可以在你生活的地方旅行。旅行,其实并不一定非要抽出一大段时间,坐火车和飞机,去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只要你具备足够的好奇心和闲适的心情,完全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或乡村开始旅行。最熟悉的地方,往往也是最陌生的。相信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周围是由什么构成的。所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旅行,同样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体验和发现。
比如,挑个晴朗的早晨,登上城市的某个最高点,俯瞰一下自己生活的地方。你会马上静下心来,陷入沉思。你过去的经历,会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你的眼前;而你的未来,也隐约可见。从高处审视一下自己平凡忙碌的生活,没有任何坏处。即便不能从你的内心深处挖掘出原有的或潜在的自我,至少也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正关心的事情是什么。
午饭,找家自己喜欢的饭馆,无论面条、馄饨、小笼包,还是川扬京粤本帮菜,都必须是其中味道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美食,不仅是旅游的重要因素,还常常是旅游的主要目的。
下午,如果天气不错,找家咖啡馆,坐在它的户外,读书写字、看看路人、发发呆。天热吹吹风、天冷晒晒太阳。咖啡好喝,椅子舒服,环境又安逸的咖啡馆是极品,有时很难偶遇,一定要亲自去寻觅,找到了是一种幸福,寻找的过程也充满情趣。
夕阳西下的时候,沿着城市的高架桥一路往西,随着落日,看满天缤纷的云彩。如果是万里无云的夜晚,不要着急回家,找个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抬头凝望漫天的繁星。这些,几乎不花钱,也不花什么时间,却能让你从平凡的生活中抽身,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让疲惫的身心放松下来。
走路其实是最佳的旅行方式,尤其在城市中旅行。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中漫步,你会发现,原来自以为熟悉的地方,其实很陌生。有许多地方,你从未到过,它们对你而言,其实跟外地差不多。还有许多地方,天天都在发生变化,你刚熟悉,它又变了。每个区域、每条路,都是一首歌,都有独特的旋律。没有一首歌,是完全相同的。
说穿了,旅游是种生活态度,是日常生活的延伸。有些人会把它们截然两分,以为生活是生活,烦躁重复是理所当然的;而旅游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开心事。这样的人,其实不懂旅行,也不会生活。只有那些懂得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旅行的人,才能理解"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读点儿"闲书"拓展视野
□钱潜移
《礼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阅读。学生时期,正式进入高中之前进行大量的阅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至于阅读的内容,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大致说来,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经典阅读。"名著是一面镜子",经典阅读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它以古典式的宁静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文化故乡和精神家园。所以,名著往往是阅读的首选,你可以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名著,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双城记》《雾都孤儿》等。这些名著语言通俗,情节简单,文笔流畅,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想象力。在阅读中与文学大师对话的感觉绝对是终生难忘的。
二是时尚阅读。在读经典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阅读一些时下的热门图书和杂志,这可以称为"时尚阅读"。比如读一些中学生比较喜欢的《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时文杂志,也可以阅读一些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在激荡着感性美、闪耀着理性美的"时尚阅读"中,我们不仅能提高文化品位,还能充分融入"时尚生活",接触当下的社会现实。
三是科技阅读。科技阅读是学习知识、检索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社会发展下,科技阅读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阅读一些科技方面的图书。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法布尔的《昆虫记》、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等。你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参加一些科技活动,让阅读与当代科技、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这样你所获得的知识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选好想要阅读的图书,最好再准备一本词典和一支笔。每部名著里肯定都会有很多"拦路虎",所以阅读前最好为自己准备一本词典。另外,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名著时,还要为自己准备一支笔,以便在书页的重要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心得,或者把一些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阅读就要进入书中的世界去享受读书的快乐,否则就味同嚼蜡。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进入书中的世界呢?
首先,要把心静下来。每本名著就像一座故事城堡,没有一颗安静的读书心,是很容易被拒之门外的。
其次,要把心放进去。读书时,要把心放进书中,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你可以回想自己的经历,这样便会获得共鸣。另外,一本名著读完,不要把它往书架上一放了事,要善于回味。如果需要,还可以重读相关的章节,做到常读常新。
很多学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但都是囫囵吞枣,对所读内容缺少思考,这样的阅读很难有明显的收获,是低效的阅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来提高阅读质量,实现高效阅读。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十余年的积累,竟有好几个陶罐的树叶笔记。后经加工整理,便成了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树辍耕录》。名人们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年幼的人来到学校,为的是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相信只要你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做读书笔记的几种常见形式
做读书笔记有几种常见的形式,无论哪种,对我们的阅读都会非常有帮助:1.摘录式:这是读书笔记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形式。主要是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2.纲要式:这是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分条罗列出来。较为省事的纲要是以抄录文中的各级大小标题为主,然后在各标题下罗列出该部分的细目或重要观点。纲要式读书笔记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对全书或全文内容精练扼要地概括,这种形式的纲要较为简要,应能忠实反映出原作者的主旨和重点。3.札记式:这是读书笔记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也称随感或读后感,它不拘泥于文体、格式,写起来可长可短。因为在写心得的时候,要注重捕捉思想火花,使思想接受洗礼,联想和想象能力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如果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写出札记式的读书笔记,那对这本书的理解一定会较为深刻。
看点儿『大片』学习外语
伍实元
贾樟柯是我国的一位著名导演,他中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不想读书了,只想随便找份工作有口饭吃就行。直到21岁,他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但这一年,他看了陈凯歌的《黄土地》,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他有了一个方向,觉得拍电影挺好,是电影让他选择了一个职业,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他如愿以偿了,并且拍摄了很多在国际上获奖的优秀电影。
电影改变人生
实际上,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手段,它还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不一样的人生参考,让我们通过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该怎么去做。高中阶段是我们确定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一部优秀的电影可能就会让你提前知道自己的渴望是什么,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锻炼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在这方面,有很多不错的经典影片值得我们去看,我们可以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好好欣赏一下,相信你的内心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比如,《心灵捕手》《天堂电影院》《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海上钢琴师》《三傻大闹宝莱坞》《黄土地》《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勇敢的心》《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百万美元宝贝》《洛奇》《告别昨日》,等等。
看电影学语文
除此之外,电影还是帮助我们学习语文和外语的重要工具。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我们可以根据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找来相关的影片观赏,这样往往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原著、更好地掌握作品产生的背景,从而进行理性的分析,投入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上曹禺的戏剧作品《雷雨》,阅历少的同学往往很难把握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如果我们观看了影片《雷雨》,就能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类似的改编自文学名著或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还有《阿Q正传》《老人与海》《哈姆莱特》《巴黎圣母院》《茶馆》《堂吉诃德》《双城记》《辛德勒的名单》《荆轲刺秦王》《鲁迅传》《边城》《祝福》等。如果用苛刻的眼光看,有些演员的演出未必尽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环节上能帮助我们对作品进行初审,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如此一来,我们得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电影学外语
我们在观赏电影时,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电影不仅是用来看的,也是用来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观赏外语片时,除了欣赏激动人心的画面,还可以认真聆听演员如何说话,这对提高语言水平来说无疑很有帮助。比如观赏英语原版电影,对广大高中生来说就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纠正发音,提高听力水平。目前国内英语环境的缺乏造成高中生口语学习困难,观看英文原版电影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英语原版电影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同时反映了英美国家的文化,多看多听英语原版电影在学习英语方面绝对是条捷径。
当然,看英语原版电影不能随便地看,而要有所选择。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要尽量选一些简单易懂的来看,同时不能忘记看这些电影的初衷--我们不是为了单纯娱乐而去看的,而是为了学习外语。看电影的时候,要注意模仿演员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同时要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文化,还要有意识地去学习电影中出现的习惯用语和俚语。只有这样,外语电影才会真正走进一个人的生命深处。至于值得推荐的英语原版电影,可以趁闲暇反复"听听",诸如《音乐之声》《狮子王》《卡萨布兰卡》《泰坦尼克号》《西雅图未眠夜》《雨人》《乱世佳人》这些电影。相信在你听了一遍又一遍这些电影之后,你的外语水平将有很大的提高,并为高中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听名乐激发想象力
□米冠军
著名作家余华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音乐对他的影响。十五六岁时,突然有段时间,他感到生活十分压抑而平庸,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这时他发现了"音乐",或者说是音乐简谱。当然,他并没有学习音乐简谱的想法,而是直接利用它们的形状开始了他的"音乐写作"。
他将鲁迅的《狂人日记》抄在作业本上,然后将简谱里的各种音符胡乱写在上面。他消耗了几天的热情,写了一首很长的"歌",尽管是首无人能演奏的歌。当然,因为他对音乐简谱一无所知,也就没朝音乐的方向跨出半步。但他觉得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很像一首歌,他完全心满意足了。这可以说是音乐对处于中学阶段的余华最初的影响。
此后差不多有20年,他不再关心音乐,直到1993年,音乐才再次进驻他的生活。渐渐地,他发现"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他开始按照音乐的结构创作小说,并获得了不一样的效果。
音乐也许不能使你成为余华那样的知名人物,但它确实能对你的生活产生非同凡响的积极影响。
当然,很多喜欢音乐的中学生可能都像余华一样,最初并不明白音乐的奥妙之处,但这并不妨碍音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其将其视为影响课业的洪水猛兽,不如加以合理地利用,让音乐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有益助手。
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高中生来说,音乐的积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欣赏音乐,一个人认识美和发现美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在欣赏中国交响乐《梁祝》时,在了解了这首经典音乐的创作背景后,你可以大胆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思维,认真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随着你对这首乐曲的理解越来越深,你就会发现,原来音乐有如此美妙的表达效果,有时甚至远比看得见的语言更富表现力。尤其是一些在特殊历史时期或特殊条件下诞生的经典音乐作品,不仅能使你认识善恶美丑,更能使你获得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的极大提升。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天鹅湖》、贝多芬的《命运》《田园》、维瓦尔第的《四季》、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星星变奏曲》,以及中国名曲《长征组歌》《二泉映月》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一听再听。
感受音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听一些纯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你自己控制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所以人的思维能力会具有与生俱来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如果你能在闲暇时多进行音乐欣赏的训练,就可以提高乐感,并增强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你的大脑得到更多的开发。
当然,音乐的类型有很多种,除了古典音乐,还有流行音乐,包括布鲁斯、爵士、摇滚、说唱等多种风格。19世纪,音乐家黎锦晖首先将流行音乐带到了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如今你可能会在课外、家庭、社会娱乐场所接触多种不同的音乐,它们往往良莠不齐、雅俗难辨。对此,你一定要有所警惕,不能过分沉溺于一些绵绵情歌之中,听得忘乎所以,甚至妨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听流行音乐时,一定要有所选择。
下面对流行音乐做一下总结,这几类歌曲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一听的:1.励志型音乐。当你受到挫折、打击而精神萎靡、士气不振时,可以听听《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光辉岁月》等歌曲,以便鼓舞斗志。2.友情型音乐。这类歌曲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可以引导你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把握同学之间的交往尺度。如《第一时间》《朋友》《相亲相爱》等。3.纯真的校园型音乐。这些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欢快、情感真挚,可以让你充分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纯真多彩。比如《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心愿》《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4.古典文学型音乐。这类歌曲把时尚和经典结合起来,往往别具一番趣味。比如《寂寞沙洲冷》《一剪梅》《愚公移山》《月满西楼》《涛声依旧》《青花瓷》《千里之外》等。
总之,最好的音乐能引导人上升,如果你多听一点优秀音乐的话,一定可以令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更加卓越。
玩在博物馆,接受文明的洗礼
□江领
德国图林根市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博物馆--短寿博物馆。只看名字就知道,它也许是世界上数以万计的博物馆中最令人好奇的那部分博物馆中的一座。这座博物馆在大约一千平方米的大厅里展示着全国两千多名短寿者的人生档案。且按名人、平民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一只只玻璃柜中,每位短寿者都有详细的说明:当事人为什么会短寿。
在这些短寿者中,不乏功成名就的著名人物,比如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比格尔,德国著名文学家,生于1747年,卒于1794年。他用叙事诗为德国文学做出了同歌德一样的贡献,使德国文学开始富有民族特色。然而他只活了48岁。致使他英年早逝的原因是长年夜以继日地写作,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提示语说,如果他能注重锻炼身体的话,活到80岁是用不着怀疑的。
名人的短寿自然使人惋惜不已,然而相当多的短寿者几乎都是些虚度光阴之辈。比如伊施丹妮,她从17岁开始吸食毒品,21岁时患上了癌症,22岁时由于无钱购买毒品而不得不割腕自杀;还有一位名叫西廷的小伙子,平时酗酒,结婚第三天就因酒后驾车,车毁人亡。其生命里程只有28年……要知道,他们的生命长度远不止这么短。
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医院里的患者。他们年纪很轻,却恣意挥霍自己的生命资源,来到这里或许能唤醒他们内心那丝珍惜生命的潜意识吧。或者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正在于此吧,甚至比这个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直接与历史对话
在欧美发达国家,青少年从小就把博物馆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之一,他们可直接对话大自然、历史、科技、艺术等,从而获取的知识比从学校和课本里来得更为充实与直接。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来源,而学校的教育模式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被动式教育。这种被动式学习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而博物馆完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与博物馆实物性紧密联系的是其输送信息、教育观众手段的直观性和丰富性。博物馆以各类展品为基础,通过大量运用文物、标本、模型、辅助性艺术作品等实物,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实践证明,这种以实物例证向观众表达深刻内涵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无论从人的生理机制还是认识过程来说,都更易于我们接受和理解。在有些博物馆,我们不仅能充分观察展品,还可以亲自触摸、亲身体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实验。这些都非常符合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审美趣味和认识特点,是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比拟的。
显然,博物馆是我们学习知识、获得教育的圣地。我们观览的过程就是开阔视野、拥抱文化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我们捕捉准确、真实的客观实物,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如博物馆对文物的陈列,我们在观看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积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这种感受无疑是任何语言所不能激发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知识,更好地树立奋斗目标。
激发创新能力
我们可能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我们所谓的创新,是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的,只有在吸取前人优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造,才能使人类的脚步向前延伸。在我们的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博物馆可以说功劳甚大。因为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物从艺术到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民族文化到异域风情,涉及了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人类及各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所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凝结。我们在这种文化体认下,才能催生出一种探索、创新的自我意识,这对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可谓意义重大。
博物馆无疑是一座终生教育的殿堂,我们在有时间的时候应该多去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参观,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兴趣,并让这样的兴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总之,博物馆是一本厚厚的史书,又是一座长长的桥梁,它把世事万物浓缩成精华的遗迹呈现给世人,将属于自己国度的文明传扬给世界,又把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明融会凝结到一起。来到博物馆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你只有在博物馆中亲眼看到那些前人遗留下来的珍宝,才能触碰到历史的脉搏,获得心灵的震撼。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童翠翠
在学做家务之前,你应该问自己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家务?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在通风良好、地板干净、床单整洁、厨房也安全卫生的家里,相比在落满灰尘、没有干净衣服可穿、屋里散发出霉味的环境里,你的幸福指数是否相差很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光凭感觉就可以意识到家务很重要。不过,大多数同学可能仅仅停留在"它很重要"的感知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更别提亲自做家务了。
对于做家务的"意义",美国著名作家雪瑞·孟德森在《家事的抚慰》中做了精彩的阐述:"只要回到家,关上身后的门,你就如释重负,人际、情绪及生理上的恐惧也随之减少。在家里,你可以解除武装、卸下面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让你不会感觉被看扁、被排挤、不够格或不被需要的地方。"让家更有家的感觉,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发自内心,抱着一股对家与舒适的渴望把家务打理好。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里的人能放手去做、去感受所有想要的事物。"每一件例行家事在大功告成之际,都会带来深深的满足。这些日常工作与生活节奏互相呼应,你所获得的满足,不仅来自干净有序、生机勃勃的环境,以及平静安稳、精力充沛的感受,也来自你明白自己和所关心的人将会享受到这些好处。"
做家务除了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优美,能让我们的家更像家之外,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还有更深的意义。不久前,一份《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漫画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多讨论:9~24个月的中国孩子在学习认识,美国孩子学会了扔尿布;2~3岁的中国孩子在背唐诗,美国孩子在学习扔垃圾、整理玩具。对比特别强烈的是,3岁以上,中国孩子开始学习弹琴、舞蹈等各种艺术技能或学习奥数等知识技能,而美国的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学做不同的家务活,3~4岁的孩子在学习喂宠物、浇花、刷牙,4~5岁的孩子学习铺床、摆餐具,5~6岁的孩子学习擦桌子、收拾房间,7~12岁的孩子学习使用洗衣机、清理洗手间、做简单的饭,13岁以上的美国孩子已会清理灶台、换灯泡、修理草坪等。
有些中国家长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家务劳动教育,造成有些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做饭,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了生活的"残疾者"。西方教育专家研究得出结论: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大多不能吃苦,独立生活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有所成就,一开始就应该自觉创造条件,对自己进行早期的劳动训练,让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将使你终生受益。
自立能力被称为众多能力之首,因为自立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懂得独立思考,才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够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然而,现在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舍不得让他们做一点事;也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智力培养看作最重要的,其余则是小事一桩。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养成懒惰、无自制能力的恶习。
家务劳动首先可以培养我们勤于动手的习惯,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技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凡是有利于培养我们自理能力的事,如整理衣服与文具、帮助父母拿报纸、摆碗筷、搬座椅等,都应该学着自己动手,从而有助于自己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感受自己的成长,逐渐树立自立意识。
多做家务,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就是促进我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多做家务有利于正确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做家务首先提升的是自己的责任心,当一项家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才会积极地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坚持做完。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长大成人后又怎能尽职尽责地去学习和工作呢?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在生活中,人的手和脑是同等重要的,而手与脑又是密切联系的,动手的活动能力能使我们的大脑更聪明,更早地学会照顾自己。现在的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做家务有两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父母希望孩子做家务;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接受孩子做家务所带来的麻烦和安全隐患。每一个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时,不能陪孩子一世,孩子总有一天需要独自面对、独自处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积累、储备这样的能力和经验。如果我们能适度地做些家务,自然会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
总之,我们通过参加家务劳动,能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智力发展,使自己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真正懂得自我教育的人应该让自己做点家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幸福。家务劳动是一个大课堂,有许多需要我们去体验、去领会、去学习的东西,所以,尽早让自己领悟其中的奥秘吧。
高一是适应高中生活的关键期
□冯现明
著名教育专家刘美兰认为,学生阶段有三个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可能要用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这三个关键时期简称"三、二、一"。"三"即小学三年级,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级,这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期;"一"是高中一年级,这是自主学习形成的最佳时期。可能很多同学会以为高三更重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可要知道,高一这一年学习方法的转变,可以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这三年,你的学习是否越学越轻松,是否越学越有成效,跟你高一的学习面貌有很大的关系。学习面貌包括学习心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内容。而最重要的则是高一伊始,就要实现两大方面的转变--学习心理的转变与学习方法的转变。如何减缓这个变化的"坡度",平稳度过衔接期,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努力:
1.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进入高一,新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来自心理方面,学生要面对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规章,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很多同学会根据自己对科任老师的喜好程度来学习,喜欢哪一科的老师哪一科就学得好,相反,不喜欢的老师,他(她)所任教的学科就学得差。其实,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热爱所学的学科,为自己科学定位很重要。进入高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名次会有较大的落差,也许在初中是佼佼者,但高中"高手云集",学习名次就大不如前了。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笨,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误以为在高中,自己的学习潜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实,学习好坏没有男女之分,高中也是这样。没有定论说男生一定比女生强,反之亦然。遇到挫折后,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只重视结果;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入手,以摆脱困境;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妄自菲薄。
2.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高中学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大,不能再依靠初中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订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初中主要倾向于感性与宏观,高中则更倾向于理性与微观。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有所不同,但初高中教学内容彼此渗透、有机结合,若能有意识地进行衔接和联系,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会长时间地影响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运。进入高中,一开始就要培养有计划、不拖沓、高效率的时间观念。要认真预习、专注听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必备条件,没有记忆,就等于没有知识。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要科学地记忆,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记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动机,这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前提。二是要明白理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怎样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时记忆,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效果最佳;要递增积累记忆;要比较记忆;要串成知识链进行记忆。
(2)加快学习节奏,合理安排时间。进入高一,上课时间长,学科繁多,作业繁多,很多同学几乎没有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这种错误行为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学生学得很累,但成绩很不理想。预习、复习、做作业,这是学习"三部曲",很多同学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业的时间长了,预习、复习的时间没了,遗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规划好时间,甚至上午上完课,就能明确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识,做到每天先梳理当天所学的新知识,再完成作业,这样学习状况一定会有较好的改善。说到复习与预习工作,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时间,而实际上节省了理解消化、转换运用的时间,而且它的效果是长久的。我们主张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每周花一个时间段自主整理知识,与此同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扎实走好高中学习的第一步。
(3)努力学会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很多同学认为这是老掉牙的问题。其实不然,高中课堂有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类课堂、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之分,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与思维的训练是形成我们一生智慧,造就我们终身受用的生存本领的关键。就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而言,尽管单调呆板,却不可不听,因为无论如何,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参加高考,而要考试,就必然存在规范答题的问题。听课一定要思考,文科课程还必须下意识训练表达,当然这种表达并不是老师在上面说,你在下面说。课堂上有疑问就要提出来,不少刚进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担心被别人嘲笑,在课堂上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这说明你听课时注意力集中,而且在积极思考。再有,对错误要及时进行分析,这是为了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考试和测验的点评,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点非常重要。
3.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奋斗目标,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进入高中,大家已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有三年的时间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我们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给自己以正确的评价。对此,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经常憧憬实现目标的那一刻,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毕业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为自己制订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疲惫、面对挫折时也不言弃。我们要根据生存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而这期间能驾驭自己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取得最终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学生。
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
□高晓松
妈妈领着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仰着头讲每幅画的意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那些颓败但深蕴的历史告诉了我和妹妹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在我和妹妹长大的岁月里,我们分别走遍了世界,但都没买过一尺房子,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诗与远方才是我们的家园。
我在北园高中的生活
□季羡林
北园高中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夸大一点说是一种质变。我在许多文章中都写到过,我幼无大志。小学毕业后,我连报考著名的一中的勇气都没有,可见我自卑到什么程度。当时表面上看起来很忙,但是我并不喜欢念书,只是贪玩。考试时虽然成绩颇佳,距全班状元道路十分近,可我从来没有产生过当状元的野心,钓虾、捉蛤蟆对我的引诱力更大。至于什么学者,我根本不知道天壤间还有学者这类人物。自己这辈子究竟想干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朦朦胧胧地觉得,一辈子能混上一个小职员,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常想,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自知得过了头,变成了自卑。家里的经济情况始终不算好。叔父对我大概也并不望子成龙。婶母则是希望我尽早能挣钱。从正谊中学毕业后,我曾被迫去考邮政局,邮政局当时是在外国人手中,公认是铁饭碗。幸而我没有被录取。否则我就会干一辈子邮政局,完全走另外一条路了。
但是,人的想法是能改变的,有时甚至是180度的改变。我在北园高中就经历了这样的改变。这次改变,不是由于我参禅打坐顿悟而来的,也不是由于天外飞来的什么神力,而完全是由于一桩非常偶然的事件。
北园高中是附设在山东大学之下的。当时山大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是前清倒数第二或第三位状元,是有名的书法家,提倡尊孔读经。
在第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考试完毕以后,状元公忽然要表彰学生了。高中表彰的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达到或超过95分者,可以受到表彰。表彰的办法是得到状元公亲书的一个扇面和一副对联。王寿彭的书法本来就极有名,再加上状元这个吓人的光环,因此他的墨宝就极具经济价值和荣誉意义,很不容易得到的。高中共有6个班,当然就有6个甲等第一名;但他们的平均分数都没有达到95分。只有我这个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是97分,超过了标准,因此,我就成了全校唯一获得状元公墨宝的人,这当然算是极高的荣誉。
王状元这个扇面和一副对联对我的影响巨大,这看似出乎意料,实际上却在意料之中。虚荣心恐怕人人都有一点的,我自问自己的虚荣心不比任何人小。我屡次讲到幼无大志,讲到自卑,这其实就是有虚荣心的一种表现。如果一点虚荣心都没有,哪里还会有什么自卑呢?
我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一个关键就是虚荣心。是虚荣心作祟,还是虚荣心作福呢?我认为是后者。虚荣心是不应当一概贬低的。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是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的15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改变成为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老先生。
我在北园白鹤庄的两年,15岁到16岁,正是英国人称之为"teens"的年龄,也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我的少年,因为不在母亲身边,并不能说是幸福的,但是,我在白鹤庄,却只能说是幸福的。到了现在,我离开北园已经70多年了,再没有回去过。可是我每每会想到北园,想到我的"teens",每一次想到,心头总会油然漾起一股无比温馨、无比幸福的感情,这感情将会伴我终生。
美国贵族高中的三堂课
□赵宇林石
第一课:不想变穷人就先认识贫困
我父亲是义乌从事小商品交易的老板,身家千万。初中快毕业时,父母决定送我去美国华盛顿的贡萨加私立高中。这是一所有着近200年历史的顶级贵族学校,来此就读的学生非富即贵,说起来,父母算是用心良苦。为了能与"国际接轨",出国前,他们把我送去学打高尔夫、苦练马术、高薪聘请获过奖的跳舞达人教授交际舞、街舞……
开学第一天,我带着一种炫富比贵的心态,穿着顶级名牌服装,开着名贵跑车来到学校。
随后我找到第一堂课社会学所在的教室。意外的是,社会学老师曼利先生在点完名后,直接叫我们去操场集合,那里停着一辆大客车。在行驶了40多分钟后,车子在一扇挂着"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牌子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曼利先生和蔼地说:"能来贡萨加上学,说明你们都家境殷实。可谁能告诉我,你们对社会最欠缺的认知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茫然。我看着车下那块牌子,突然心中一动,答道:"应该是贫穷。"
曼利先生赞赏地点着头说:"没错,富有的出身决定了你们容易片面地认识现实社会,我的责任就是将你们的认知补充完整。"眼前出现的一幕还是让我震惊不已。宽敞如机场候机室的大厅里,一张挨一张整齐地放着数百张行军床。上面或坐或卧着一个个要么愁容满面,要么表情漠然的流浪者。
我的服务对象是一位衣着比较整洁,看上去挺和善的老人。他直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道:
"你认识我吗?"
老人俯身从床下摸出两张旧报纸递给我。上面的头版头条有一张放大的照片,里面那个笑得意气风发的人看着有些眼熟,我草草读了一遍,是篇对商界传奇人物布隆格的专访。"这就是我,"老人用手指敲着照片苍凉地说,"我曾经富得流油,但挥霍、离婚和投资破产让我如今不名一文。"我不禁心头一颤:财富如流水,稍不谨慎,它就可能一滴不剩。
第二课:为他人是一种商机
贡萨加有条很特别的校训:做为了他人的人。由于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贡萨加的"富二代"们多少有自我的性格。我与两位同学加里斯和巴克的矛盾就尤为突出。
我在球队里打的是后卫,而加里斯打中锋。在训练中,我们之间最经常发生的摩擦就是:我把本该传给加里斯的球传给了其他人,而他在我受到阻击的时候故意拖延救援……教练马尼看在眼里,找我们谈过几次话,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否认与对方有矛盾,并且找种种理由来推脱。
转眼迎来了校际篮球联赛。我以为深知我与加里斯矛盾的教练马尼会有意在比赛中将我们分开,谁知比赛一开始,他就让我们同时上了场。我决定暂时将个人恩怨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显然加里斯和我想到了一起,我们之间配合得前所未有地默契。到第三节结束,我们领先了对手10分,如果不出意外,胜利非我们莫属。但此时,我的心理开始有些失衡。
第四节比赛开始了,我开始有意避免让加里斯得分。当我惊觉不妙想扭转时,为时已晚,最终我们以1分之差败北。看到队友们鄙夷的目光,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教练马尼却没说什么,只是叮嘱大家做好准备,迎接下一场比赛。我以为自己只能在场边坐冷板凳了。却不想两天后的比赛,教练马尼又在首轮把我和加里斯同时派上了场。
那一刻,我真是感激涕零,彻底抛弃了心中的私欲。最终经过艰苦的激战,我们队以微
弱的优势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比赛结束后,加里斯突然走过来,用少有的诚恳语气说:"嘿,伙计,下午一起去游泳啊?"我用力点点头说:"好啊。"
"嘿,孩子们,祝贺你们终于开始理解我们的校训了。"教练马尼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高兴地拍着我们的肩膀说,"知道吗?要想成功,首先你得学会理解他人,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第三课:如何靠自己成为有钱人
一入学,学校就为所有学生建立了虚拟的个人账户,每个人都获得一定数额的校内虚拟货币做启动资金。此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利用这笔钱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每个月月末,学校在盘点每名学生的个人资产后,会推出财富排行榜,公布当月名列前十的"富翁"和倒数十名的"穷人"。
拿到启动资金,我犹豫了很久都不知该做些什么。于是打电话向老爸求助。老爸也很踌躇,说国情不同。最后建议我把钱存入银行,稳稳当当地拿利息,因为有投资就有失败,只要有同学投资失败了,我就排在他前面了。我觉得此法甚妙,将虚拟货币存进了校内银行。然而,我低估了那些"富二代"的赚钱本事,月排行榜贴出来后,我竟然排在了倒数第一名。
为了跻身"富人"行列,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拼命恶补各种金融知识。这时,加里斯向我提出建议:"要想成为真正的富翁,不能只把钱拿去炒股押别人的成败,应该有自己的实
体。"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可是卖些什么好呢?最终,我把目标商品定位在具有中国特色
的各种民族工艺品上,价格也决定走高端路线。不出所料,这些有着独特中国民族风情的工艺品在学生中大受欢迎,我的资产在当月就翻了两番。随后,我的"中国工艺"公司在校园中成立,并在一年后成功"上市",成功冲入"富翁"行列。
转眼,毕业的日子到了,此时我已经收到几所常春藤大学的入学通知。一天母亲打来电话,哭着告诉我,由于投资失误,爸爸的资产在还清银行借款后大幅缩水,以后我可能还需要打工补贴学费。如此厄运,如果放在三年前,我一定会视同世界末日,但现在,贡萨加的教育磨炼了我的意志,我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家庭变故让我对贡萨加的"富二代"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财富并不会理所当然地延续,金钱的世界充满变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懂得居安思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这样才能永远驾驭金钱,而不是被金钱左右。
名师有话说
高中各科成绩提升技巧与方法
向着天分努力
□麦家
这些年来,我很在意整理身边的物件,譬如时刻保持鞋架的整洁或是书架的一丝不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善待它,它就能成为阳光或氧气,滋润自己,让心沉下来、慢下来、静下来,令坚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我赋予的习惯,一种接受祝福的习惯。是的,坚持理应被祝福。
在我看来,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飘忽云端的锦彩,是闪耀水面的流光,虽然能够感觉,但还并不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为你的奖杯或者存折。当你蓦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许它早已随着时光流走。
当你发现某种天分洋溢,请攥紧它,如同攥紧你的生命。然后朝着它不朽的方向前进,以疯狂的坚持,歇斯底里的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持。当我们的目光一丝不动,当肌肤古铜,背影沉重,当我们的宿命干净,请牢记,这一切应非苦吟,这应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因为丰收与呼吸一样清晰短促,唾手可及。
勤能补拙,拙有何用?补拙等于南辕北辙,等于发现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等于自己谋杀自己。人倘不能循天分而动,越是坚持,越是自我损耗,伤害也就越大。
高中语文入门:九大习惯助力语文学习
□黄耀新
其实,我们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语文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内容(知识、能力、情感等),初中阶段大都接触到了,高中阶段只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加宽加难而已。总体而言,初中到高中的语文学习内容大致相同,方法也大体相同。
由于年龄、基础及中高考试题的区别,初高中老师的教法稍有一些区别,我们的学法相应也就有一些区别。比如对学习的要求,初中更具体,更强调规范性;高中较灵活,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些。比如记忆和理解,初高中都强调,只是初中更强调记忆,高中更强调理解。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同学可能初中被管得"死"一些,刚上高中不太适应。但很快就会适应的,毕竟是由"紧"到"松"。必须注意的是,"松"只是"外松",是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更需要自觉自律,绝不能放任。
初中课文篇幅较短,内容较简单;课堂容量较小,节奏慢点。到了高一,课文篇幅长了,内容复杂了;课堂容量变大了,节奏变快了,巩固练习的时间也少了。使得许多高一新生不适应。办法也是老生常谈,课前做好预习,能自行解决的学习任务先自行解决,不懂的作为听课重点;课上注意力集中;课下做好复习。
由于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现代汉语知识倾向,这些知识在初中教材的附录里。初中老师们对语法修辞的教学,存在随意性。有的老师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和专项训练,有的则没有。而语法修辞知识,初高中都有很多应用。到了高中,这些知识大都不讲不练。因此初中阶段要有意识、有系统地掌握有关语法修辞的知识,训练运用语法修辞知识解决相关语文问题的能力。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问题,注意以上这些就差不多了。在作文教学上,初中侧重于记叙文,高中侧重于议论文。但高一仍侧重记叙文,与初中自然形成衔接。
语文应该如何学习,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知识大多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形成的过程有三千多年,所以量特别大;庞杂而缺乏系统、序列;(语文课耽误几节,接着听不一定有障碍)有的甚至是模糊的,有的则是变化的。语文知识的掌握,理解的难度不大,但记忆的量大,需要长期的积累。
语文能力大多是习得的而非别人教会的,是靠自己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形成的,脱离大量的实践积累,任何所谓的方法规律都不灵。如果与书面语接触(读写实践)的量不够,任凭老师讲得多细致、多精彩,读写能力也仍然不会有多大提高。
学语文像农业生产,你天天莳弄,却不能天天都觉得庄稼有变化;学其他科像工业生产,只要你做了,就能看到明显的成果。尽管每次浇水施肥看不出庄稼的变化,但秋天的收成确实是平时一点一点莳弄的结果。学语文短期内看不出成绩,见效慢,不能急于求成。
学习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需要相对完整的时空--至少要半个小时,还要有书桌之类。学习语文,一分钟可以学一个词语,半天可以看一本书;躺着可以阅读,走着可以构思。只要用心,看电视、听谈话、发短信……都可以是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反复的实践,下足功夫,没有捷径。所以语文学习方法,用"习惯"一词最恰当。下面我针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养成随时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
准备好积累用的卡片或本子或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分门别类地记录各类语文知识。不要依赖网络和书上现成的东西,只有亲手动笔才能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知识只有在头脑里才能活起来。这样做一开始会觉得麻烦,但一定要坚持,不怕麻烦,越麻烦,烙印越深,效果越好。语文知识庞杂零散,必须依靠平时积累,指望一时花大精力集中解决是做不到的。
二养成查阅辞书的习惯
准备至少两本辞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或《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不懂的东西要及时弄懂,对知识要较真。母语不求甚解,跟着感觉走,也能应付一阵。但这样一定会出错的,尤其考试的时候。
三养成朗诵的习惯
最好是大声朗诵。与默读比起来,朗诵更有助于培养语感,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增强记忆。大声朗诵甚至可以改善性格,提高自信心。
四养成背诵的习惯
古诗文名篇无论课后有无要求,最好能背诵。学习古诗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高考默写8分,这么高的分值目的就是促进背诵。)记住,学语文往往越下"笨"功夫越有好的效果。背诵课文要讲究方法,比如化整为零,意义记忆,根据遗忘曲线及时巩固,以及反复朗诵或抄写。另外,成语、文学文化常识等也要背诵。不能简单地把背诵理解成"死记硬背"而加以反对。现在很多学生学习语文"活"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死"的(记忆的内容)不够。
五养成动笔的习惯
学习语文,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的一个通病是不愿动笔,即使做题,也只愿意做选择题。学好语文,必须养成动笔的习惯。笔者曾给学生写过一个顺口溜《动笔歌》来说明其
中的道理:
动笔促动脑,表达也提高。
瞌睡能赶跑,无聊自然消。
严谨习惯好,落实更可褒。
果真写不出,可以用心抄。
看似费功夫,实则最有效。
"动笔促动脑":写,哪怕是抄写,也要注意力集中,大脑必须积极参与;听和看,大脑的参与可强可弱,弱则很容易溜号。
"表达也提高":写,是书面语表达。书面语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实践,也就是写,才能提高。
"瞌睡能赶跑":一些学生无论课上课下,一学语文就犯困。无论休息不好,还是对语文缺少兴趣,如果一学语文就动笔,就能保证大脑活跃,不犯困。
"无聊自然消":那些对语文缺少兴趣的学生,如果休息得好,课上只是听和看,很容易溜号,无聊,盼下课。如果动笔,大脑活跃,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不无聊了。
"严谨习惯好":写,落实到书面语上,就不能像想和说那样模糊或随意了,必须准确,明确,有条理,也就是严谨。坚持写,就能养成严谨的习惯。
"落实更可褒":写,主要是落实想的东西;人往往想的很多,做的很少,就是因为缺落实,如果养成写的习惯,就有助于养成落实的习惯。
"果真写不出,可以用心抄":有时真的想不出来,也就写不出来,这时去抄别人写出的东西,就等于别人给你解答问题,当然很有益处,但必须用心,和自己的思考衔接。
"看似费功夫,实则最有效":写比看和说耗时费力,似乎不够经济,但写必须"眼到""手到""心到",印象加深且落到实处,比起单纯的听或说或读或想效果好多了。
六养成梳理文章思路的习惯
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好办法。如果是几千字的文章,梳理完思路只有几十个字呈现在眼前,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讨论一篇文章,即使是局部细节的问题,也必须放在整体的背景下来思考。学生阅读题答得不理想,往往是因为缺乏整体把握文章的观念和能力。梳理文章思路有个简单的方法:以文章的自然段为基本单位,不必拘泥;围绕着文章中的一个核心词来概括,这样容易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考察比较,标示出顺序、手法等。下面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三篇文章的思路提纲。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从"死难"角度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1.悼念死难者纪念(写作)缘由
2.记住死难者--各方态度
3.死难者刘和珍--平时被纪念者的事迹
4.刘和珍死难(概述)--死时--谁是暴徒
5.刘和珍死难(详述)
6.如此死难不可取事件的意义
7.死难的意义--精神可嘉,方式不对
第8课《小狗包弟》。从"包弟"的角度概括各部分:
1.包弟的同类引出衬托铺垫
2.包弟的来历
3~6.包弟的表现记叙
7~9.包弟的厄运
10~13.包弟之死给作者留下的伤感叙议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从"演讲"角度概括各段:
1.演讲背景(蓄势、铺垫)
2.演讲稿(以物见人、蓄势)讲前
3.演讲的时、地、人(蓄势)
4.演讲奇特的开场(进一步蓄势)讲始
5~6.演讲开头的内容及效果(学问、文采)
7.演讲时旁征博引(学问)讲时
8.演讲时的情态(热心肠)
9.演讲的影响(热心肠)讲后
10.记这次演讲一文的由来(点题--学问、文采、
热心肠;呼应)
七养成读书的习惯
虽不能说高考语文成绩好的都是爱读书的(高考成绩好的不都是水平高的),但可以肯定地说,爱读书的都是成绩好的、水平高的。
现在的学生也不能说不阅读,只是读的大都是网络或流行的报刊之类。这些东西是专为掏读者腰包的,是消遣,所以是迎合而非引领。为了提高而非消遣的阅读,一定要选择读物。
选择什么读呢?
第一,读名著。学习的阅读和休闲的阅读不完全是一回事,休闲的阅读是娱乐,读物内容健康就行,学习的阅读是接受知识的思想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这就非读名著不可。在名著里面,那些具有文化源头、文化母体地位的书,是最应该读的,比如儒家、道家的经典著作。
第二,名著难易的都有,建议读对于自己来说有点难度(七八分懂)的书。一个高中生,如果只是阅读童话、动漫一类的读物,他的阅读能力就会停留在低水平上。只有读物的难度上去了,阅读的能力才会随之提高。
第三,读杂书。哪个领域都有名著,都应该涉猎一些。开卷有益,只要是好书,只要自己感兴趣,什么都可以读;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书,也应该浏览,以免偏食。
为什么强调读名著呢?一是这里所说的阅读是学习而非消闲;二是现在的所谓"书",实际上是文字垃圾的太多了。
怎么读呢?
第一,讲究速度,达到"竖读"的程度,练就一目十行的本领。阅读的速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讲究数量,阅读的量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语感、眼界,思维、审美、鉴赏等能力都与阅读的量成正比。
第三,精读一本或一个人的书,"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一部(或一个人的)好书,具有无尽的价值,一个人究其一生也发掘不完,如果读上几遍甚至十几遍,完全可以受用一生。中学生如果受一个好人或一部好书的重大影响,对形成健全人格、尽快成熟起来,作用极大。
八养成练笔的习惯
写好文章关键在三多: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这里只谈谈多练笔。
中学生作文总想走捷径,热心"怎么写",以为掌握了所谓作文技巧就够了,这是极其错误的。有许多关于作文技巧的书,老师也常讲这些技巧,但是学生看了这样的书、听了这样的课,照样不会写。就像熟读"游泳要领",细听教练讲解,游泳那点道理技巧都烂熟于心了,再下水,还是不会游。作文能力只能在写作实践中形成,而且需要大量的实践。老师评改的作文量很有限,要养成自己练笔的习惯。
1.日记练笔。注意观察生活,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所失记下来,我手写我心。写一行不算少,写一百行不嫌多,贵在坚持。这既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又积累素材,也是一种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还给未来留下了珍贵的记忆。(照片之类记录不了心里想什么。)
2.游戏练笔。中学生之间经常"打嘴仗"。把"嘴"换成"笔"即可,想逗乐,想开玩笑,写出来。现在有短信、微信一类的东西,非常方便。搜索现成的内容转发,一点意思没有。自编自创,求新求趣。用文字给班级的每个同学画像,不求规范,但求趣味……玩出了花样,就玩出了文字表达能力。
3.模仿练笔。模仿的对象要慎重,一要是名家;二要真喜欢他的文章,不是因为跟风;三要能够准确地理解他的表达,曾经有学生模仿那种欧化的长句,说得云山雾罩,自己都不懂是什么意思。确定了合适的模仿对象,就模仿他的文章写着玩,久而久之,就有几分像了。一旦有了名家文章的模样,你的作文就非常了得了。
另外,有了网络,学生大都不注意积累素材。平时作文到网上搜,考试时只能用脑袋里那几个有限的东西,所以写起来千篇一律。要写出好文章,一定要自己积累素材。第一,观察记录生活,你的生活细节,一定区别于他人。第二,如果有特殊爱好。比如喜欢足球,就把国内外足球界发生的典型事例、球星的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奇闻逸事……搜集起来,用自
己的语言整理概括或感悟阐释。第三,锁定自己喜欢的一个名家或一部名著,作比较透彻的了解。比如锁定一个名家,对其生平、性格、思想、作品(广义)等加以梳理,整理概括,加些评、感的内容。第四,收集教材(试题、各种媒体)中的故事、名言等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加进自己的理解感悟。有了自己的素材库,写作就有独特的"米"下锅了。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其实也是一种练笔。
九养成练字的习惯
不要低估写一手好字的作用,只说考试就特别有用,而且不只是语文这科。练字还能提高审美能力,调适心理等。练字只靠自己摸索往往事倍功半,找懂硬笔书法的人指导事半功倍。坚持是关键。
最后再强调三点。第一,学好语文必须懂中国历史,尤其先秦那段。第二,做题绝不是学语文的好方法,不到高三,不必多做题。第三,补课作用有限。老师讲什么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积累。实际上,补课老师大都(也只能)讲方法,可是这些方法老师用灵,在许多学生那儿就不灵。比如阅读理解,学生的根本问题是缺乏阅读和阅历,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体验,读不懂文章,因而不会做题,记住了答题技巧也用不上。
语文学习方法,一言以蔽之,大量积累,反复实践。
巴黎街头的阅读
□冯雁军
在巴黎的几天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也不是流光溢彩的红磨坊和香榭丽舍大道,而是随处可见的街头阅读。
在埃菲尔铁塔检票口前,游客排起两列百米的蛇阵,令我意外的是,队伍里有几十个一边排队一边阅读的金发碧眼男女,显然都是当地人。他们一本书刊或是一张报纸,跟着队伍的感觉缓慢移动,恬然静雅的神情让烦躁不安的其他游人侧目。后来,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荣军院等游人较多的入口处,我同样目睹了这样的情景。
圣母院广场,每天游人如蚁,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也有许多巴黎市民喜欢在这里小憩。树荫下、台阶上、地摊旁、亭棚边,到处有看书读报的巴黎人。他们心无旁骛,像中国古代圣人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目光始终在书刊上流连。广场南侧的花坛旁,有位一条腿残疾的姑娘埋头看一本大部头,显然不是刚刚买来消遣的闲书,那根磨得发亮的拐杖放在另一条腿上,悠然忘我。
在人流较多的公交车候车亭或书报亭旁,大都有一两个报刊架,上面放满了最新免费报刊,行人随手可取。穿行在城里的公交车上,有些拥挤,有些摇晃或颠簸,可仍然不妨碍不影响巴黎人的阅读热情,无论是座位上的时髦女郎,还是手拉吊环的优雅男士,甚至是顽皮可爱的孩童,都可见到他们埋头阅读的神情。
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大众喜欢阅读的城市。
高中数学入门:七大方法夯实数学基础
□张如意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在中考的考场上,数学是让我们"痛并快乐的"核心学科,也是让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最多的学科之一。随着大家步入高中,一大堆问题马上就会摆在我们面前:将要学习哪些数学知识?又要面临怎样的考验?初高中的数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发现,进入高中后,由于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的变化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所以,能否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每一名学生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数学课程的设置的差异。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按照必修、选修两种形式设置课程,以每学期完成两个学段的模块式教学进行。其中必修课程有必修1至必修5共五个模块,选修课程根据文理科分别设置,文科要完成两个模块的选修课程,理科要完成五个模块的选修课程。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三将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2.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小、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广、引申和完善。如在初中,我们初步尝试了利用直角坐标系研究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问题,进入高中,我们将利用坐标系研究更多的函数及其应用。在初步学习直线、抛物线的基础上,一般性地研究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还将引入其他形式的坐标系,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中时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零角在内的所有角。又如高中将由初中的重点在平面内研究几何关系,飞跃到在三维空间中进一步完成空间几何中常见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学习。高中还要将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初中时我们知道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3.学习方法的差异。(1)初中课堂教学容量小、知识简单,一般都在十到二十分钟内,通过教师以课堂较慢的速度,争取让所有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和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每一节课的容量大,整个一节课都需要师生不断地交流和探究,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随着课程开设多,各科的学习时间都将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在解决问题时,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这样大量地模仿很容易带来不利的思维定式,封闭同学们的创造精神。而高中"模仿式的做题、思维"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如果再采取模仿式的训练做题,不可能开拓思维能力。现在高考命题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立意,在数学上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同学们避免定式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如同学们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有的同学误以为一定2aa,还有的同学采取将a用几个常见实数带入检验的方法,说明大多数学生不会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我们将一般地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彻底地解决上述问题。(3)自学能力的差异。初中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老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但高中的知识面广,想要通过老师训练完全解决高考中的全部类型的习题是不可能的,要求同学们首先通过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某一类型习题,再依靠主动的自学能力,才能实现在数学王国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另外,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地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地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其实,人的一生只有18到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人生多是自学得来的。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1)定量与变量的差异。初中数学中,一道习题里的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我们既要学会在给出具体的a、b、c的值时,能够解出方程的根,还要学习在a、b、c中有变数时怎样解方程,还要进一步讨论它是否有根,以及存在根的时候如何求出所有根的情形,还要考虑不求根而能否近似地知道根的大致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上述问题和什么问题有联系,还可以转化成其他的什么问题"等,使学生们在一般性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同时,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升。(2)静止与运动的差异。在平面几何中,初中所研究的点、线一般都是事先给好的,而在高中把点看成运动的,所有的线(直线、曲线)都可以看作动点运动的轨迹,而且线也是要考虑"平移、旋转、伸缩、对称"等的变换的;再如,初中把角看作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静止的观点;在高中把角看作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形成的,是运动的观点。
二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数学是一门条理清晰、科学规范、逻辑严谨的学科,高中数学的许多知识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上的,是初中知识的"持续生长点"。高中数学的基石是集合及运算,需要同学们熟练应用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学语言)来理解数学概念,体会从整体思想来认识数学问题,体会如何利用集合语言或数学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来描述和解决问题。这就是一开学就要学习的必修1模块的开篇内容,其后的主要内容是在初中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函数知识体系。在函数的概念上,增加了从集合与对应观点来理解函数,这比初中的变量观点更能揭示函数的本质。在函数的表示上要求从"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三种方法中恰当地选择表示法,还要体会三种方法的各自特点以及互相转化。在函数的性质上,要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周期性等全新的性质,探究函数图像是否过特殊点、是否与特殊直线有关联等。在研究方法上,既要体会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方法,将来还要学习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为此同学们要把初中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作系统的整理,深刻体会函数学习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我们知道,关于x的方程kx+b=0和关于x的不等式kx+b0,分别可以看作函数y=kx+b中,当y=0和y0时,求解对应的x的问题,这样在高中数学中,就把方程、不等式都归入函数范畴内,都当作函数应用的结果。为此同学们要把初中学习过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作系统的巩固,并且尝试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这样既可以顺利学习集合及其运算,又可以深刻体会函数思想的应用。
这里关于一元二次方程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由于教材降低了要求,初中阶段对"十字相乘法"和"根与系数关系"要求较低,但是在高中阶段,这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所以在升入高中前,对此部分内容一定要做好补充和深化,例如同学们可以把分解因式的方法作系统的总结,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
高一时,在运算方面,增加了幂的运算、对数运算、三角运算,对初中的乘方运算、根式运算要提前做适应性练习,熟悉基本的运算法则,提高运算能力。初中时对角的研究比较少,而且比较分散,如角的作法,在直角三角形中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等。在高中将系统地开始关于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的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将角与圆结合、将角放置在坐标系中研究,为此请同学们提前整合初中有关角的内容,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要复习圆及其性质,体会坐标系的意义和方法,为全面开始的三角函数学习奠定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一时学习三角函数,我们还将借用到一个实现"数形统一"的有力的工具--向量,希望同学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结合物理中的力、速度等知识的复习,深刻领会向量这一高中数学的有效武器。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并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三到位":通览教材、摘录要点、独立完成例习题的解答要到位。做好预习对所学内容产生知识上的准备、思维上的疑问、产生积极向上的好奇心。
(2)课中要有"三问":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每个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每道习题是在考查什么知识与方法?听课中要重点解决预习中的疑问,及时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注意力,把老师对你的表现的评价,变为鞭策自己学习的内驱力。
(3)课后要"三清":疑难问题是否清除?作业是否清零?明天要学什么是否清楚?清楚无忧,才能放松,才能全力投入后面的学习中。
(4)提升与回归:提升就是要学习"教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又有哪些",并将这些思考带入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探索中,而且随时都要注意归纳。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通过概括抽象而产生的,数学概念也要回归于现实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根植于实际模型中才能切实体会"数学是有用的"这一理念。
2.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敢于问、重归纳、乐应用。同学们可以通过坚持不懈地完成一般性的学习步骤来达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它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每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
3.强培养能力的意识。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
(1)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参加数学选修课程、数学竞赛、研究性学习、撰写小论文等活动。(2)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他能力的培养也都必须在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3)坚持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道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课堂上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
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
4.学会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有关的思想主要有四类: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数学方法相对比较多,大体上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反证法、综合法、比较法、根的判别式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对于每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以提炼。具体操作上同学们最好能结合一些典型例题,通过例题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就应用了转化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体现了方程思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像与解析式反映了数形结合思想,图形的翻折与旋转则表现了运动变换思想等。具体操作时同学们可以这样思考:①数学思想方法并不神秘,它蕴藏在题目之中;②了解一些数学思想,找到几道典型题;③解题完毕,问自己"我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④解题前问自己从什么角度去思考(方程角度、运动角度、函数角度、分类讨论角度等);⑤请老师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5.数学笔记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强调记笔记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进行。
(1)建立知识方法笔记本。将预习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还有疑难问题提前记录下来,将教师讲解的要点和典型方法记录下来,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以及教师为同学们增加的课外知识。在课后还应该对照预习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是否在教师讲解后自己又有了新的感悟,都可以记下来。
(2)建立数学纠错本。一方面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下来,以防再犯。另一方面把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错题提炼出来,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理解概念、定理,能执果索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还要注意解答问题的完整性、推理严密性,书写是否规范等。
(3)梳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坚持做小结,一般一周一次为宜,一个月再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总结,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更重要的是学会总结归类方法,同学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从数学思想、解题方法、知识应用上分类等。整理的形式可以采取表格法,图形法,联系线索法,口诀法等。例如学习完两种不同函数后,可以采取表格法对两个函数进行类比,可以用图形法来形象直观地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通过联系线索法找到两个函数的联系。像"纵横不变,符号看象限"九个字口诀便概括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6.排除误区,夯实基础。(1)以课本为根。有不少学生,怀着良好的学习愿望,每天都在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却常常轻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平时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在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因此,同学们应增强自己从课本入手进行研究的意识。例如通过课本的研讨,同学们可以找到针对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采用"分析概念本质-了解概念内涵与外延-综合应用-联想升华"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性质及定理的学习,可以采用"定理性质的内容阐述-定理性质的证明-定理性质的作用意义-实际中的运用"的学习方法;对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采用"深入生活-调查了解-提出问题-探究解决"的学习方法等。同学们还可以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重证、重解,也可以适当加些批注,最后一定要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2)落实解题技能。提高解题技能是所有学生关心的重点,有的同学爱做综合题、难题,却忽视基础题,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滴朝露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简约而不简单",在平常题中蕴藏着数学思维的丰富乐趣。同学们可以分如下两个层次来操作思考。首先,当解完一道习题后的做法是:①自己重做一遍例题;②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思考问题;③条件、结论换一下行吗?④有其他结论吗?⑤我能得到什么解题规律?其次,当解决完若干组习题后的做法是:①让自己花点时间整理最近解过的习题的题型与思路;②这些题和以前的某题差不多吗?③这些题的知识点我是否有所遗忘?④最近有哪几题的图形相近?能否归类?⑤某题的解题思想在以前题目中也用到了,让我把它们都找出来。
7.加强阅读、开阔视野。(1)读教材:一定要改变只做题不看书,把教材当成查公式的辞典的不良倾向。阅读当天的内容或一个单元、一章的内容,都要通盘考虑,要有目标。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2)读书刊: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3)利用网络,广泛阅读: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极大丰富数学知识,提升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找到疑难问题的多种解法,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在2013年亚冠决赛中,恒大队的海报就出现了一个用拉马努金恒等式与欧拉公式的一边构成的比分图案:即比分为:1+21+31+…:eπi+1,同学们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1+21+31+…=3,eπi+1=0。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而"坚韧"就是解除一切困难的钥匙。爱因斯坦说过:"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大自然给人一分困难时,往往同时会给人添加一分智力。正像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所说,当他遭遇一道似乎不可超越的难题时,他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发现了。只要我们坚忍不拔,磨炼意志,一定取得胜利。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