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倦怠心理学: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是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朴璟淑,通过自己过去10 多年中,丧失生活乐趣,身心饱受摧残折磨的体验为基础,为我们精心奉献的心灵使用说明书!
为了实现梦想挑战人生的年轻人们,甚至从未有过失败经历的孩子们,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烦死了!”“没兴趣!”“不想做!”作者强调这都是由无力感造成的!
那些不知不觉影响我们生活的无力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或者因为性格原因、曾经的失败经历,无意识“学到的无力感”。明明拥有克服障碍实现梦想的能力,却都不愿意尝试的症状,这种症状甚至会支配我们的一生!这就是会让我们失去生活热情的心灵毒素!
|
內容簡介: |
《倦怠心理学: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是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朴璟淑耗费10 年心血开出的人生排毒处方!
作者在本书中以心理学为依据,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有无力感,并提供很多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的认知心理学治疗方法,系统地消除我们身体内无力感这种毒素。而且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引起我们共鸣的同时,加深我们的理解,让我们成功地摆脱充满无力感的生活。
|
關於作者: |
朴璟淑
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上大学和硕士时学习计算机工学,上博士时修完了人工智能课程后,决心重新学习认知科学, 2000 年在延世大学取得韩国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担任教授职务十多年,后来为了将认知科学更好地应用到机器人上开始了应用研究。又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而研发了“摆脱无力感”项目,并成立了咨询学院,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无力感,成功地实现人生的第二次转变。
|
目錄:
|
推荐序 再见,无力感!——001
序言 禁锢人生的潜在妨碍者——无力感——002
PART 01
只说不练是心理疾病
1.无法奔跑的男人——008
“想做什么都做不了的状态”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了现有处境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无力感。
2.无力感的各种症状——014
工作能力下降、懒惰、消极被动、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筋疲力尽、遁世、急躁、大包大揽、不可理喻、病痛等等,这些都是无力感的症状。
3.无力感的类型——024
隐性的无力感,很难被察觉;无意识的无力感,需要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慢性无力感,是最不容易治愈的。
4.是生活还是生存,取决于你的态度——032
“生存”意味着在恐惧和绝望中忍受每一天,听命于他人,被动地做事。“生活”是指“享受每一天”,拥有主导权,做自己的主人。
5.自身意识水平超越无力感——035
为了战胜无力感,深陷无力感的人会多做运动,然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锻炼,即把精神水准提升到比无力感更高的等级。
PART 02
我为什么会有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助——042
一旦有了习得性无助,在挫折、困难面前会表现得无助,放弃努力,就只能毫无希望地过完余生。无力感会使人生荒废。
2.无力感的诱因——051
外控型的人容易陷入无力感。“结果不可控”使得没有能力的人痛苦,“不可预测”使得有能力的人痛苦。
3.小时候习得的无力感——059
小孩如果受到父母的压迫或者冷落,就会消极反抗,很容易陷入无力感。他们只能用这种消极的态度应对,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4.推崇无力感的社会——067
现代社会的冷漠与孤独、只注重结果和成绩、工作狂与疲劳综合征、压力过大都能引发无力感。
5.无力感与性格——080
依存型性格和强迫型性格容易引发无力感,能屈能伸富有弹性的性格才能战胜无力感;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不会陷入无力感。
6.内心的负能量在增加——089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变得懒惰,什么都做不了,内心无用的能量也会呈上升的趋势,朝着无用、无助的状态发展。
PART 03
克服无力感的方法
1.集中营里的俘虏——098
深陷无力感就像“集中营里的俘虏”,坚持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全力以赴才能摆脱无力感。
2.穿越沙漠的人——109
摆脱无力感的过程就像穿越沙漠,把摆脱无力感作为目标,发现绿洲就马上休息,休息好了才能走得远。
3.不是迷途的迷宫——113
摆脱无力感,寻找自我,找回自己的人生,就像在迷宫中行走一样,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就会变得越伟大。
4.所有变化都不是轻而易举的——117
所有的变化都需要经过“告别过去”“中间地带”和“崭新的开始”三个阶段。摆脱无力感,一定要先“告别过去”。
PART 04
能动性恢复法
1.推动人们前进的四大引擎——132
想要摆脱无力感,获得主动前进的力量,只有让认知、动机、情绪、行动这四大引擎同时运作,才能拥有爆发力。
2.找寻意义,积极行动,完成自我实现——137
在成长过程中谁都会有无力感。此时最重要的是,寻找你人生的意义和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是摆脱无力感的第一步。
3.恢复自信——155
陷入无力感的人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我也可以办到”的情感体验。
4.认知转换法——169
通过认知转换法,改变引发无力感的“自动思维”和“非理性认知”,引导人们转换思维,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情感。
5.治愈痛苦的情绪——190
自己不能给他人提供任何帮助,往往会因此陷入无力感之中。下定决心接受一切,试着宽恕,才能够成功摆脱无力感,获得新生。
6.做精通专业的人才——203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全神贯注地练习,直到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大师。这样,无力感就无法支配我们。
|
內容試閱:
|
1.无法奔跑的男人
这就是无力感
某运动场上正在进行田径比赛。八名运动员站在100米跑道上,等待着起跑的信号。运动员们一个个都非常紧张,肌肉紧绷,嘴唇紧闭。这时伴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跑了出去。但是有一名运动员起跑慢了,重要时刻的失误让他惊慌失措,仅十几秒钟,比赛就结束了。他就那样呆呆地站在起跑线上看着其他选手通过了终点。
第二天,其他项目的比赛也相继拉开了帷幕。昨天连跑都没跑的男子又进入观众的视线。大家都认为他一定能重整旗鼓,但是他今天却连起跑也没尝试,更别说跑了。之后的三天男子又出战了其他比赛。令人欣慰的是,在后三天的比赛中,发令枪响时他起跑了,但不知何故,在跑了两三步后他就慢慢地停下来了。
有一天,天空下着雨,这一天没有比赛,我在运动场上见到了那名男子,细雨中他坐在起跑线处抽泣。我走近他问了原因才知道,他之所以哭是因为他觉得冤枉,因为他连跑都没跑。
“并不是我不想跑,而是不管我有多想跑,就是迈不开腿。”
男子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想跑却迈不开脚步。他说以前在这个赛场他还拿过冠军,说完就失声痛哭。他现在无法奔跑,可在以前却是可以的,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在这个世界上,想跑却迈不开腿的人,难道就只有前面提到的那个男子吗?你难道不曾怀念曾经那些熬夜学习,或者为了新的事业埋头苦干的日子吗?难道没有过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不知要如何开始、为什么要做,或者觉得即使做了也未必成功的时候吗?难道没有过总觉得哪儿有问题,心情总是不能平复的时候吗?难道没有过刚想试着努力,就忽然觉得力不从心、浑身乏力的时候吗?
如果你像故事当中的那名“无法奔跑的男子”一样,一件事连开始都不能,或者做着做着就放弃了,那你就有可能是陷入了“无力感”的沼泽,你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可能都源于“无力感”。
“想做什么都做不了的状态”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了现有处境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之为无力感(helplessness)。那么,被无力感困扰的人是哪种人呢?
假定有个人自知天赋不足,放弃了他的事业,随后就去商店就职并且努力地工作,那他就不属于陷入无力感的人。因为他学习了新的技术,开始了新的工作。有问题的人是那些想重新开始,心意坚定如石,但是却因为以前失败的经历和不可知的外力而放弃的人,这类人和虽然去参加比赛但仍旧无法奔跑的男子一样。
“这次我一定跑,一定拿第一。”
无法奔跑的男子尽管每次都信誓旦旦,但却每次都以失败草草收场。接连的挫败让失败的经历越积越多,最后失败的伤口也会越来越深。随着失败次数的累积,他就慢慢变成了一个不能跑的运动员。什么都做不了,越来越自责,慢慢地,他就会变成一个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的废人,或者一辈子被困在无力感的沼泽。这些全都是因为可怕的心病——无力感。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者马斯洛认为:“人类要想积极地和他们自己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音乐家就要创造音乐,美术家就要画画,诗人就要写诗。”这句看似很浅显的话,实际已经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对待生活,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做事的原则。把自己的义务都尽到的人是会得到祝福的人。这样的人,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成功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幸福和自由。但是陷入无力感的人连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到,连开始都不能,当然也不可能行动起来。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
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纵观历史英雄人物的一生后,在其著作《历史上的英雄》中这样写道:相信不论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拼搏了一天之后尽管很累,但睡得却很香。有的人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的人比谁都幸福。发展心理学的学者们也同意威尔·杜兰特的观点。这些心理学者称:“人只有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才可以安享晚年。”也就是说,人只有把各个年龄阶段应该做的做好了,才能够安享晚年。
到了某个年龄,把这个年龄应该做的都按部就班地做了的人,是非常健康的人。十几岁和四十几岁要做的事情尽管不同,但当履行了自己的义务的时候,人生就从此绽放开来了。而如果该做的却不去做的话,等待你的将是灾难。因此学生就应该学习;推销员就应该每天跑业务;运动员每天不光要锻炼身体,还要在训练场上训练。只有生活健康的人才能有收获,才能在生命中留下痕迹。
那么怎么做才算是尽自己的义务把应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好了呢?答案是,用成功引领每一天,度过令自己满意的一天。想想看,一生是由一天一天累积起来的,如果你想要度过有意义的人生,每一天就都应该用胜利来点缀。每天都和自己比赛,当你战胜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说你的人生成功了。
如果你没有把精力投入到你想做的事情上,虚度光阴的话,未来就会变得不确定,绝望就会慢慢地吞噬你自己。如果当天应该做的事情总是不去做,就会得懒病;一个月都没做,懒病就会加重;要是虚度一年的话,说不定会发展成慢性病。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真的有些人会十多年什么都不做,无所事事。虽然你可能不信,会怀疑真有这样的人吗?但是什么都不去做、就这么活着的人真的不少。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工作得心应手,小店也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些人每天都被不安和罪恶感包围着,夜夜失眠。他们只能期盼明天会更好,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入睡,但是类似的情况仍旧反复出现。
其实在比赛中只要去跑了,名次并不重要。人生中怎么可能每一次都是你拿第一?即使输了三十次,在第三十一次的时候也有可能翻盘,这就是人生。即使一次第一都没拿过也不要紧,只要用心准备,加上坚定的意志,持之以恒,即使跑了最后一名,你也不会后悔。
可如果是无法跑呢?尽管想跑的愿望是那么强烈,却怎么也迈不开腿,这所谓的不能实现梦想不是因为跑得慢,而是因为迈不开腿,那就有问题了。
无力感的简单测试
在了解无力感之前,先来测试一下你无力感的程度。以下是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弗兰克·密诺斯(Frank Minirth)博士列出的无力感的早期症状。测试一下,看看下面24个情况中有几个与你吻合。弗兰克·密诺斯博士认为如果你符合其中12项,就是存在无力感症状了。
·最近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感兴趣,想法很消极。
·只是在等待着下班。
·总是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不适合自己。
·对每件事情都很焦虑。
·想换工作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头疼(腰疼,或者其他疾病)越来越严重了。
·觉得失落,认为没有人关心自己。
·最近常喝酒,酒量也变大了。
·每天都感觉压力很大,需要吃安定药丸。
·与以前相比没什么精神,一整天都觉得累。
·觉得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记忆力下降,不如以前能集中注意力。
·晚上睡不着觉,就算睡着了凌晨也会醒来,醒来之后就很难再入眠。
·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
·觉得自己没有一件事情是做得完美的。
·不像以前做事那么有热情。
·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意义。
·以前做事很果断,现在总是犹豫不决。
·自己以前喜欢并且做起来很有自信的事情,现在觉得没什么了不起。
·常把“费那么多心干吗”“和我又没关系”这些话挂在嘴边。
·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和足够的关心。
·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无能。
·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太理想化了。
·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前途。2.无力感的各种症状
我们身边的无力感
“厌烦症”是不久之前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的,现在作为新词被广泛地使用。这个词原本是网络用语,用来形容觉得所有事情都很烦人、很懒散的一种状态。因为这个词是形容对厌烦的事情的一种讨厌的态度或者思考方式,所以在男女老少中间被广泛地使用。虽然这个单词的组合很奇特,但是却让很多人深有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