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老子道德精神透视》主要内容包括:乌托邦式的小国寡民、世界并不是一盘可以操控的棋、也论老子的军事思想、作为万物运演规律的道、作为规律之“道”的二律背反、“道”只以暗示,并无引领、对“道”的体认是为了落实到生活的准则和方法上去、特殊时代中对老子的批判、儒家学派对老子的批判、老子哲学兴起于文明的变异和对现代的反思等。
|
目錄:
|
导论
一、老子哲学的理论归宗
二、“和”——对宇宙、自然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三、以老子思想反观现代文明
四、被误读的老子
(一)先秦时代的误读
(二)民间百姓对老子的误解
(三)特殊时代中对老子的批判
(四)儒家学派对老子的批判
五、老子哲学兴起于文明的变异和对现代的反思
释“道”
一、作为宇宙万物创生本原的“道”
一、“道”不可“道”——论“道”的不可言说性
三、作为万物运演规律的道
四、作为规律之“道”的二律背反
五、“道”只以暗示,并无引领
六、对“道”的体认是为了落实到生活的准则和方法上去
七、以“道”来破解生死迷局
八、“道”发端于时人对规律的背叛
解“德”
一、道为体,德为用
二、道昭变,德求守
三、“德”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四、“德”的核心内容是:无为不争
五、德是对人的主体精神的一种消解
六、“圣人”是“德”的集中体现
七、秉“德”而行的主要途径在于“修”
八、以“道”观之,人性“善”“恶”均是伪命题
九、体“道”之“德”与中“和”之治
十、“德”来自对社会制度的考量
论“治”
一、对社会制度的叩问
二、应该由谁来充当治者
(一)圣人之治——治理国家的最理想境界
(二)君王之治
(三)诸侯之治
三、乌托邦式的小国寡民
四、世界并不是一盘可以操控的棋
五、也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六、再说愚民政策
七、老死不相往来与现代社会孤独
八、“治”源自于文化的赘痈
老子道德哲学批判
一、以固守的观念来否定变化的衡定律,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第一个悖论
二、以单面的坚持来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律,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第二个悖论
三、以纯朴的修为来否定文明进化的发展律,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第三个悖论
四、以圣人的治理来否定先进制度的演进律,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第四个悖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