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实用对联大全
》
售價:NT$
225.0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的内容围绕网络连接中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涉及的常用知识点展开 ,以一个虚拟网络公司 ———联创公司 “网络规划设计项目 ”为课程项目贯穿始终。
教材首先以一个三级项目为引导 ,使学生全面了解为实现网络连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框架。接下来 ,把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其余各章节来讲解 ,每一章通过构思以及分析项目涉及的技术 知识点 来设计实施步骤 ,并开始项目实施和运行。在每章课后还设置了实践环节 ,作为本章节的五级项目 ,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并检验学习效果。第 5章和第 10章的综合项目作为两个四级项目 ,分别实现三级项目中路由部分和交换部分的知识点。
|
目錄:
|
第1章项目导学 1
1.1项目构思 1
1.1.1项目背景描述 1
1.1.2项目细节构思 1
1.2项目设计 2
1.2.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
1.2.2网络 IP地址设计 3
1.3项目分析 4
1.4项目知识点与章节对应关系 7
交换篇
第2章生成树协议 11
2.1生成树项目 12
2.1.1生成树项目构思与设计 12
2.1.2生成树项目目标 12
2.1.3生成树项目分析 13
2.2汇聚层的 STP 14
2.2.1 STP协议概述 14
2.2.2 STP配置实现 16
2.2.3 STP配置测试 19
2.3接入层的 STP 21
2.3.1接入层 STP基础 21
2.3.2接入层 STP配置实现 23
2.3.3接入层 STP配置测试 28
2.4增强保护 STP 30
2.4.1增强保护 STP基础 30
2.4.2增强保护 STP配置实现 32
2.4.3增强保护 STP配置测试 33
2.5快速 STP 35
2.5.1快速 STP配置实现 35
2.5.2快速 STP配置测试 36
2.6本章小结 36
2.7实践环节设计 36
第3章交换机链路聚合 38
3.1链路聚合项目 39
3.1.1链路聚合项目构思与设计 39
3.1.2链路聚合项目目标 39
3.1.3链路聚合项目分析 40
3.2链路聚合 40
3.2.1链路聚合基础 40
3.2.2链路聚合配置实现 41
3.2.3链路聚合配置测试 42
3.3负载均衡 44
3.3.1负载均衡技术 44
3.3.2负载均衡配置实现 45
3.3.3负载均衡配置测试 45
3.4本章小结 45
3.5实践环节设计 46
第4章多层交换中的网络冗余 47
4.1网络冗余项目 48
4.1.1网络冗余项目构思与设计 48
4.1.2网络冗余项目目标 48
4.1.3网络冗余项目分析 49
4.2 HSRP 49
4.2.1 HSRP原理 49
4.2.2 HSRP配置实现 51
4.2.3 HSRP配置测试 54
4.3扩展知识 VRRP 57
4.3.1 VRRP概述 57
4.3.2 GLBP 58
4.4本章小结 60
4.5实践环节设计 60
第5章交换网络配置与实现 62
5.1交换网络分析 62
5.1.1项目背景描述 62
5.1.2网络拓扑规划 62
5.1.3网络项目分析 63
5.2交换网络实现 64
路由篇
第6章路由协议 ———EIGRP 71
6.1 EIGRP路由项目 72
6.1.1 EIGRP项目构思与设计 72
6.1.2 EIGRP项目目标 72
6.1.3 EIGRP项目分析 73
6.2实现 EIGRP路由 74
6.2.1 EIGRP路由建立 75
6.2.2配置实现 EIGRP路由 76
6.2.3 EIGRP路由测试 77
6.3实现 EIGRP路由汇总 85
6.3.1 EIGRP路由汇总介绍 85
6.3.2 EIGRP路由汇总实现 86
6.3.3项目测试 87
6.4实现 EIGRP身份认证 87
6.4.1 EIGRP身份认证技术 87
6.4.2 EIGRP身份认证实现 88
6.4.3 EIGRP身份认证测试 89
6.5本章小结 89
6.6实践环节设计 89
第7章路由协议 ———OSPF 92
7.1 OSPF路由项目 93
7.1.1 OSPF路由项目构思与设计 93
7.1.2 OSPF路由项目目标 94
7.1.3 OSPF路由项目分析 94
7.2实现区域 0的 OSPF路由 94
7.2.1区域 0的 OSPF路由 94
7.2.2区域 0的 OSPF路由实现 95
7.2.3区域 0的 OSPF路由测试 96
7.3实现 OSPF多域 97
7.3.1多域 OSPF中的 LSA 97
7.3.2项目实现 98
7.3.3项目测试 98
7.4 OSPF区域类型 100
7.4.1 OSPF区域类型基础 100
7.4.2项目实现 101
7.4.3项目测试 102
7.5 OSPF区域认证 105
7.5.1区域认证分类 105
7.5.2区域认证实现 106
7.5.3区域认证测试 106
7.6虚链路中的 OSPF 107
7.6.1虚链路基础 107
7.6.2虚链路中实现 OSPF路由 107
7.6.3虚链路中 OSPF路由测试 108
7.7帧中继中的 OSPF 110
7.7.1帧中继中的 OSPF链路 110
7.7.2帧中继中的 OSPF实现 111
7.7.3帧中继中的 OSPF测试 112
7.8本章小结 114
7.9实践环节设计 114
第8章路由重发布 116
8.1路由重发布项目 116
8.1.1项目构思与设计 116
8.1.2项目目标 118
8.1.3项目分析 118
8.2实现直连路由重发布 118
8.2.1直连路由重发布基础 118
8.2.2直连路由重发布实现 118
8.2.3直连路由重发布测试 119
8.3实现 RIP路由重发布 120
8.3.1在 RI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 120
8.3.2实现在 RI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 120
8.3.3在 RI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测试 120
8.4实现 EIGRP路由重发布 121
8.4.1在 EIGR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 121
8.4.2实现在 EIGR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 121
8.4.3在 EIGRP协议中重发布路由测试 122
8.5实现 OSPF路由重发布 123
8.5.1 OSPF协议中实现重发布 123
8.5.2 OSPF协议中重发布实现 123
8.5.3 OSPF协议中重发布测试 123
8.6本章小结 124
8.7实践环节设计 124
第9章路由优化 126
9.1路由优化项目 126
9.2使用分发列表进行优化 128
9.2.1使用分发列表进行优化实现 129
9.2.2使用分发列表进行优化测试 129
9.3使用 Route-map进行优化 130
9.3.1使用 Ruemaot-p进行优化实现 130
9.3.2使用 Route-map进行优化测试 131
9.4基于数据报文的优化 132
9.4.1基于数据报文的优化实现 132
9.4.2基于数据报文的优化测试 133
9.5基于特定应用的优化 135
9.5.1基于特定应用的优化实现 135
9.5.2基于特定应用的优化测试 136
9.6本章小结 139
9.7实践环节设计 139
9.7.1项目拓扑 139
9.7.2项目需求 140
9.3项目 IP地址划分 140
第10章路由网络配置与实现 142
10.1路由网络分析 142
10.1.1项目背景描述 142
10.1.2网络拓扑规划 142
10.1.3网络项目分析 143
10.2路由网络实现 146
附录 Ⅰ:各章命令汇总 153
附录 Ⅱ:教学建议 156
参考文献 162
|
內容試閱:
|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互联网规模的日益壮大 ,越来越多的路由设备和交换设备加入网络连接中。在此背景之下 ,对于通信而言 ,网络中的路由交换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教材以网络搭建为主线 ,介绍了网络互联技术中的高级路由交换内容。教材结合 CDIO工程教育理念 ,以一个网络拓扑实例为项目驱动 ,逐步分解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使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网络搭建中所用到的相关路由和交换的知识。
本教材的基本信息如下 :
1.适用对象
本教材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以及希望学习和掌握高级网络技术与管理知识的读者。
2.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最好先修过 “计算机网络 ”课程和 “网络互联技术 ”课程。具体知识点和内容可参看大连东软电子出版社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互联技术与项目实战》。
3.教学总体目标
学习本课程之后 ,将为组建和维护复杂的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1知识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 ,并能熟练利用 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 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校园 企业网络。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的能力 ,具有中小型网络项目设计以及路由器和交换机高级配置和调试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参与编写本教材的人员来自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网络工程教育管理团队 ,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 ,具有讲师以及副教授职称。本教材主编为苗强 ,负责第 5、6、7、10章的编写和最后的审校工作 ;杨英鹏负责第 8、9章的撰写工作 ;赵振国负责第 1章的撰写工作 ;靳海轶负责第 2、3、4章的撰写工作。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 ,但因水平有限 ,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