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当代文坛重量级的小说家。
他的成名作《蝇王》体现出大家风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于1980年凭借《越界仪式》摘得英国布克奖,于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的创作题材多变,视野宽广,技法精湛,既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又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沈雁编著的这本《威廉·戈尔丁小说研究》的研究内容涵盖作家自《蝇王》到《海洋三部曲》等11部重要作品,力图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评介戈尔丁的小说创作,勾勒其整体创作脉络,并对作家的主题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解读和剖析。《威廉·戈尔丁小说研究》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戈尔丁小说研究”(09YS351)的研究成果。
|
關於作者: |
沈雁,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参与撰写《英国短篇小说史》,著有《戈尔丁后期小说的喜剧模式》。
|
目錄:
|
第一章 《蝇王》及《蝇王》之后
一、开端
二、内心的陌生人
三、寓言、小说和神话
四、彼得金的两面
五、《蝇王》之后
第二章 《继承者》:失落的乐园
一、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从威尔斯到戈尔丁
二、关于尼安德特人的历史编纂和文学想象
三、《继承者》的语言风格
四、黑暗中的他者,黑暗中的自我
五、失去乐园的继承者
第三章 《品彻·马丁》:死亡的谜语
一、戈尔丁的“把戏”
二、谁是品彻·马丁
三、作家的织毯
四、马丁的文本
五、谜面里的线索
六、余音不绝的提问
第四章 《自由坠落》:理性和宗教的诘问
一、不同以往的小说
二、“自由坠落”的多义性
三、叙述和时间:发现的过程
四、但丁文本的戏仿
五、人物的两极化设置
六、理性和宗教
第五章 《教堂尖塔》:恶的知识
一、《教堂尖塔》的不确定性
二、历史上的尖塔
三、尖塔的攀升和认识的演进
四、建筑空间的隐喻
五、意象的图谱
六、意象的绵延
第六章 《金字塔》:阴郁的社会喜剧
一、“退后一步,以期向前一跃”
二、奏鸣曲和金字塔
三、《金字塔》的社会喜剧模式
四、《金字塔》中的“揭露”母题
五、喜剧人物群像
第七章 《黑暗昭昭》:宗教的现代诗学阐释
一、《黑暗昭昭》的创作之谜
二、当代英国社会图景下的善恶寓言
三、戈尔丁的神学立场
四、《黑暗昭昭》的《圣经》戏仿
五、麦蒂:圣徒,还是愚人
六、十字架上的麦蒂
七、使徒的困惑
八、超越语言的神秘
第八章 《纸人》:纸人的闹剧
一、谁是“纸人”
二、《纸人》的闹剧形式
三、追逐和逃逸
四、追逐者与逃逸者的双体结构
五、“纸”意象
六、艺术家的脱冕
第九章 《越界仪式》:认识的穿越
一、解谜历史留白
二、叙述的悬疑
三、“海神袋”之谜
四、延迟的真相与舞台的隐喻
五、穿越文类的边界
第十章 《近距离》和《甲板下的火焰》:狂欢与颠覆
一、再续航程
二、悲喜交集的旅程
三、从奥尔赛尼号到奥尔塞尼号
四、《近距离》和《甲板下的火焰》的节庆喜剧模式
五、理性未及之处
附录一:威廉·戈尔丁传记作者约翰·凯瑞访谈录
附录二:威廉·戈尔丁年表
附录三:参考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