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已经广为学术界重视。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
內容簡介: |
20世纪初,梁启超首倡“新史学”,主张扩张史学范围,为国民著史,为今人著史,由此引发的学术震荡,在现代中国学界影响深远。本书收录了梁启超在1902年前后提倡“新史学”、“史界革命”时期的史学著述四种,即《中国史叙论》、《新史学》、《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国地理大势论》。此次整理,本着兼顾原刊本与校录本的原则,精编精校。并附有专业导读,解读梁氏“新史学”的学术渊源与改易情形,以助于重现经典的光泽。
|
目錄:
|
导读一:中国学术史上的垂范之作——关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导读二:梁启超“新史学”的外来资源与经学背景
校订说明
中国史叙论
第一节 史之界说
第二节 中国史之范围
第三节 中国史之命名
第四节 地势
第五节 人种
第六节 纪年
第七节 有史以前之时代
第八节 时代之区分
新史学
中国之旧史学
史学之界说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
论正统
论书法
论纪年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胚胎时代
第三章 全盛时代
第一节 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第二节 论诸家之派别
第三节 论诸家学说之根据及其长短得失(阙)
第四节 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
第四章 儒学统一时代
第一节 其原因
第二节 其历史
第三节 其派别
第四节 其结果
第五章 老学时代
第六章 佛学时代
第一节 发端
第二节 佛学渐次发达之历史
第三节 诸宗略记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特色及其伟人
第七章 (阙)
第八章 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
第一节 永历康熙间
第二节 乾嘉间
第三节 最近世
中国地理大势论
梁启超先生学术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