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赵建民编著的这本《晴雨耕耘录--日本和东亚研究交流文集》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把中国作参照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来探寻日本史。全书共设七个专题,包括:中日文化差异因果择释;中日两国摄取欧洲近代文化之比较;兰学:日本近代化的胚胎;传日儒学的逆输出;教育交流求变革;战争胜负察损益;东亚视域观日本。最后是访日感怀与书评,日本和东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內容簡介: |
赵建民编著的这本《晴雨耕耘录--日本和东亚研究交流文集》以“晴雨耕耘录”命名,一语双关。
书中的自序,所选的论文和访日感怀与书评、日本和东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两辑的文章,以及40余张珍贵的资料印影与照片,加上详尽的“附录”,显示了著者30余年来从事在日本和东亚的研究交流征程中求索的心路历程。
学术研究贵在有“问题意识”。本书所选论文,依“问题意识”设立了七个专题:中日文化差异因果择释、中日两国摄取欧洲近代文化之比较、兰学:日本近代化的胚胎、传日儒学的逆输出、教育交流求变革、战争胜负察损益、东亚视域观日本。其中数篇论文系开国内学界研究的先河之作,颇获好评;在专题研究进程中,作者秉持对所作课题研究的纵向考察、横向探索,注重“在宏观视野下的实证和比较”,并把历史研究与现实紧密联系,呈现了富有个性化的研究特色。
从作者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中,透视出其治学风格: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拥有忧乐情怀和宽和态度,遵循科学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面对现实从事认真的学术研究。无论是认识历史,把握现实,还是作课题研究的视域、路径和方法,《晴雨耕耘录--日本和东亚研究交流文集》所作的阐释都可供读者深入思考。
|
關於作者: |
赵建民,1938年1月5日生,上海市宝山区人。1959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求学,1964年毕业即留校任教。历史学系教授,从事日本史、中日关系史、东亚地区文化交流史的教学和研究。开设“世界中世纪史”、“日本古代中世纪史”、“日本史”“中日文化关系史”“中日文化交流专题研究”、“日本史文献导读”、“日本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等8门课程;1989年主编《日本通史》、译校《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出版;发表论文100余篇(另有20余篇发表在海外杂志),多篇论文获奖。在日本关西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鸣门教育大学从事合作研究;访问过中国香港、澳门及美国、泰国、韩国、日本的50余所名校,作过30来场学术讲演。曾获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中国社科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住友财团、美国黄兴基金会研究资助。1998年在复旦历史系退休。现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学术顾问、上海市历史学会中日关系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
目錄:
|
序言
自序 在日本和东亚的研究交流征程中求索
中日文化差异因果择释
概论中日文化关系及其思考
略论当前中日关系的文化背景
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兼论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文化传统与日本的现代化——兼析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思想之影响
加深相互理解是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根本途径
中日两国摄取欧洲近代文化之比较
中国在日本吸收欧洲近代文化的作用
中日两国摄取外来文化的历史考察——以吸收欧洲近代文化为中心
中日两国吸收欧洲近代文化之比较
中国学者对日本吸收欧洲近代文化的研究——研究现状与趋向
兰学:日本近代化的胚胎
大阪兰学的始祖:桥本宗吉的生平和业绩
江户时代杰出的町人学者:山片蟠桃
志筑忠雄的《历象新书》翻译与儒学自然观
西博尔德:日本开国的“第一诱导者”
西博尔德的日本研究及其国际影响
日本由本草学趋向植物学研究的转机——西博尔德对日本自然史研究的贡献
传日儒学的逆输出
赖山阳的《日本外史》与中日史学交流
论《日本外史》的撰刻和在中国的流传
赖山阳史学思想试论
教育交流求变革
朱舜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派遣与接纳留学生的理念和事实——中日关系史上三次留学高潮的回顾和思考
吴汝纶赴日考察与中国学制近代化
森有礼的《日本教育》在中国的翻译及其影响——兼论异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战争胜负察损益
壬辰卫国战争的胜利与韩文化东渐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文化财产的破坏和掠夺
略论“南京大屠杀”中的图书劫掠
侵华日军在浙江地区的图书文物掠夺
占港日军劫掠冯平山图书馆之始末
要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取得更多共识
从日本的社会教育看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
东亚视域观日本
从“正仓院宝物”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若干特性
17—19世纪初东亚文地区的文化交流——朝鲜通信使访日与朝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
上海与长崎交往史实撮要与现实思考
评析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的“一体性规划”
“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日本“国际化”历程的回顾与前瞻——日本文化时代性、民族性研究的思考
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
访日感怀与书评
墙内开花墙外香——记“汉简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交换研究者滞在记
丰富多彩的学术盛会——参加中国现代史研究会年会的体会
学术进步益无究
一部研究日本和中国的日文版重要书目——检索《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有感
富有开拓创新的精品力作——读《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有感
中日文化交流研究的新展现——略谈参会后的感受与思考
破解日本现代化成功之谜——读杨栋梁主编《日本现代化历程研究丛书》
简评《日本家训研究》
日本和东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怀念周谷城教授
我所孜孜以求而未遂的导师——深切缅怀吴廷璆先生的清风亮节
身在异乡 心怀故土——忆唐德刚教授与复旦历史系交往二三事
积极推进中国日本史纵深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国的日本史研究要在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1989年复旦版《日本通史》编著出版后的体悟
一幅近世近代中日交流的文化地图——从《日本外史》、《日本教育》中窥探跨文化传释
敬仰周一良先生的治学和为人——重读《扶桑四周》的点滴感悟
附录:日本和东亚研究论著和讲演题名总目(1982—2013)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