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财会文库·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治理》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首先,作者围绕研究问题,采访了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高级经理和上市公司董事。然后,作者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投资基金和证券公司的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作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2003年招商银行拟发行百亿可转换债券案例中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已经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不同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同。
《财会文库·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发现表明,中国政府努力发展金融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投资基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成效。同时,中国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增强这种治理作用,尤其是发挥证券公司的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同时揭示了在考察金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
|
關於作者: |
袁蓉丽,毕业于英国卡迪夫大学卡迪夫商学院(CardiffBusinessSchool,CardiffUniversity,UK),拥有哲学博士学位(会计和金融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司治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
2011年入选财政部第四届“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担任中国会计学会英文会刊ChinaJournalofAccountingStudies的编辑委员会成员,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CorporateGovernance:AnInternationalReview,EmergingMarketsFinanceandTrade等国际期刊的匿名评审人。
已在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BritishJournalofManagement,EuropeanJournalofFinance,《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会计研究》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
目錄:
|
第1章 导论
1.1引言
1.2研究背景
1.3理论、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1.4研究方法
1.5研究意义
1.6主要研究结论和本书特点
1.7结构安排
第2章 代理理论
2.1引言
2.2代理理论概述
2.3代理问题
2.4代理理论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5代理理论的局限性
2.6代理理论的应用
2.7结语
第3章 公司治理体系及其有效性
3.1引言
3.2公司治理模式
3.3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3.4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
3.5结语
第4章 国外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1引言
4.2世界各国的主要金融机构投资者
4.3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4金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
4.5影响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因素
4.6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业绩
4.7结语
第5章 中国的制度背景、公司治理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
5.1引言
5.2中国经济和经济改革
5.3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5.4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
5.5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制度
5.6内部公司治理机制
5.7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5.8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
5.9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5.10结语
第6章 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来自深度访谈的证据
6.1引言
6.2研究问题
6.3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6.4对访谈数据的分析讨论
6.5结语
第7章 金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业绩: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7.1引言
7.2研究假设
7.3研究设计
7.4实证分析
7.5敏感性测试
7.6结语
第8章 中国的股东积极主义:招商银行百亿元可转债融资案分析
8.1引言
8.2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8.3研究方法
8.4案例分析
8.5结论和建议
第9章 结论和启示
9.1引言
9.2研究问题和研究结论
9.3本书特点
9.4对代理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9.5对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的启示
9.6局限性
9.7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