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編輯推薦: |
少年子弟江湖游,说不尽的岁月悠悠。大师女人和美酒,道不完的旖旎风流。
魏邦良编著的《才子佳人多不贱(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下午茶)》分三章节,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
|
內容簡介: |
《才子佳人多不贱(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下午茶)》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为线索,着力展现民国文人和而不同,既坚守自我又包容异见的特有风度。
第二章,立足女性视角,描绘民国女人在传统和现代夹缝间,爱情的追求,婚姻的悲剧。她们对真爱矢志不渝的追求感人肺腑,她们婚姻上的种种遭遇又令人唏嘘不已。
第三章,以生动的细节、严谨的叙述再现民国期间,青年学子们为求学而付出的艰辛和无畏。为走入校门,他们不惜以死抗争;为学业有成,他们青灯黄卷,孜孜不休。他们苦读的生涯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才子佳人多不贱(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下午茶)》由魏邦良编著。
|
關於作者: |
魏邦良,男,毕业于安徽大学,现供职于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曾任文学艺术教研室主任。在《开放时代》《社会科学论坛》《书屋》《博览群书》《文史天地》等杂志发文多篇。文章曾被《新华文摘》《读者》《读书文摘》转载;近年出版著作如下: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2006年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2008年 《胡说:胡适的智慧》2010年
《名人做人与处世》2011年 《民国风骨:时代激流中的文化人》2012年
|
目錄:
|
第一章 转益多师是汝师:民国交游
“君子和而不同”
——胡适与周作人
“多识不能益智”
——周作人和张竞生
“穿袈是你我穿裟”
——周作人与钱玄同
“为了友情,批评我吧。”
——周作人与刘半农
许倬云·胡适·傅斯年
第二章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
你见过徐志摩吗?
——馀志摩身边的女人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胡适身边的女人
戴望舒:“温柔的是缢死在你的发丝上”
徐訏:“你的影子,填补我心头的残缺”
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丁玲:“和风送来紫丁香之气味”
萧红:爱情,成了昨夜的梦
苏雪林:身世依然是落花
苏青:谋生之外也谋爱
白薇:“我是深深悲哀的命名”
赵清阁:此恨绵绵无绝期
王右家:人生只有一个春天
第三章 虽九死而犹未悔:民国苦学
苏雪林:拼命为读书
刘大杰:“好胜的心理,
给我一种挣扎的向上的力量。”
张竞生:状告父亲为读书
马寅初:灯芯一根心中亮
沈宗瀚:尝尽苦学味
萧红:为升学,向家庭施行了骗术
钱穆:寂寞不耐亦得耐
陈寅恪:“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谢冰莹:为读书,下了自杀的决心
|
內容試閱:
|
“君子和而不同”——胡适与周作人 周作人曾将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与谢野晶子此文,因对道德、贞操的思考尖锐而发人深省。她认为,道德应是历史的观念而不能成为束缚人的教条。
当时的日本也是封建国家,社会对男女的贞操要求完全不同,女子不能失贞,男子却可以纵欲。对此,与谢野晶子提出尖锐批评: “倘这贞操道德,同人生的进行发展,不生抵触,而且有益;那时我们当他新道德,极欢迎他。若单是女子当守,男子可以宽假;那便是有抵触,便是反使人生破绽失调的旧式道德,我们不能信赖他。”“又听有人说,贞操是只有女子应守的道德;男子因生理的关系,不能守的。照这样说,岂不就是贞操并非道德的证据,证明他不曾备有人间共通应守的道德的特性么?” 在译后记中,周作人说:“我确信这篇文中,纯是健全的思想。” 胡适读了《贞操论》,感触颇多,一口气写下数千字长文《贞操问题》。胡适说,家庭专制最厉害的日本能有这样大胆的议论,“是东方文明史上一件极可贺的事。”与谢野晶子在文中有这样的疑问: “贞操是否单是女子必要的道德,还是男女都必要的呢?”胡适认为,这个疑问,在中国更为重要。胡适批评了中国“ 贞操观”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中国的男子要他们的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他们自己却公然嫖妓,公然纳妾,公然‘吊膀子’。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的资格;再婚的男子,多妻的男子,却一毫不损失他们的身份,这不是最不平等的事吗?” 胡适最终的结论是:“男子嫖妓,与妇人偷汉,犯的是同等的罪恶;老爷纳妾,与太太偷人,犯的也是同等的罪恶。
” 胡适此文是对周作人译文的回应,并且,胡适还把译文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贞操问题”,胡适和周作人的观点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子女的孝顺问题,胡适和周作人的观点也近乎一致。
1919年3月,周作人发表《祖先崇拜》一文,提出父母于子无恩的观点:“父母生了儿子,在儿子并没有什么恩,在父母反是一笔债。”周作人说,如果非要报父母的恩不可,那就应该努力做人,使自己比父母更好,“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子女的债务—— 使子女比自己更好。”周作人在文中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你们不要爱祖先的国,应该爱你们子孙的国……你们应该将你们的子孙,来补救你们自己为祖先的子孙的不幸。你们应该这样救济一切的过去。”据此,周作人亮出自己的口号:“子孙崇拜。
” 或许是受到周作人这篇文章的影响,胡适在儿子出生后,赋诗一首,其中也表达了“父母于子无恩”的观点:“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周作人和胡适都不主张儿子孝顺父母,但具体理由却不同。周作人认为,儿子本身就是讨债的,“父母倒是还债—— 生他的债——的人。”胡适则认为,古人把一切做人的道理都包在“ 孝”字里,结果流弊百出,所以,他干脆就将“孝”字驱逐出境了。
对日本的新村运动,周作人非常关注,也很推崇。他曾去新村访问过,还写了好几篇文章向国人介绍。
胡适看了周作人介绍新村的文章,对日本的新村生活颇为不满。
在《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一文中,胡适从四个方面批评了新村运动。其一,新村生活是“避世”的;其二,“在古代,这种独善主义还有存在的理由;在现代,我们就不该崇拜它了。” 其三,新村人信仰的“泛劳动主义”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这种生活 “根本上否认分工进化的道理”。其四,针对周作人所说,新村人的根本观念是 “改造社会还要从改造个人做起”,胡适指出,这是把“改造个人” 与“改造社会”分成两截,不妥。总之,胡适认为,新村运动宣扬的是一种“独善的个人主义”:不满社会,又无可奈何,最终选择过山林隐逸的生活。
对胡适的批评,周作人在《对于胡适之先生的演说》中作了回应。
关于“改造社会还要从改造个人做起”,周作人强调,这不是如胡适说的那样是把“改造个人”与“改造社会”分为两截;而是改造社会先从改造自己入手。胡适说新村是“独善主义 ”,周作人也不承认,他认为,新村是想用和平的手段做到以前非用暴力才能做到的事。至于胡适所说“泛劳动主义”,周作人说,新村的劳动是有分工的,所以并非如胡适所说是“很不经济”的。P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