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1.树立榜样,让父母成为孩子心中的学习典范!
★父母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
★父母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
★父母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
★父母认真,孩子就会学会方法;
★父母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
★父母宽容,孩子眼里计较的事就少了;
★父母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
★父母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的。
2.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李嘉诚
3.本书被教育部电教办列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定实践教程
|
內容簡介: |
研究表明,能够保持良好夫妻关系的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指数更高,孩子也更加聪慧和优秀。
“家庭”在人们的心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为自己和孩子创造“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氛围,是父母们的首要重任。家庭和谐离不开所有家庭成员的经营,良好的家庭气氛会令父母的事业畅达、孩子的学业顺利。家是责任的代名词,每位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父母做得好,孩子就能从中体会到做人的真谛。中华传统美德和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就会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本书包括四大部分,十个单元,首先讲述父母如何保持家庭的和谐,再说夫妻相处之道,进而探讨家庭幸福的“秘诀”,最终将着眼点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书的每一小节都通过案例,列举出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错误,防患于未然。通过阅读这些案例,相信父母可以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本书还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场景,深入浅出地分析,诠释具体案例,把家庭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让父母掌握更多的妙招,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最终成为“家教高手”。
|
關於作者: |
汪园黔,中国智慧通体验式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教育部中央电教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管理中心高级教师,北京大学全国青少年成长国学训练营特聘导师;是活跃在当今培训界既被政府又被学校认可的智慧训练导师之一。受训单位涉及数百家国内知名企业,培训对象包括管理者、员工及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军警干部、教官及学校教师等。他所设计的长达1120课时的《爱家和谐之道》和《和谐企业》培训课程已成为学校、企业、家庭教育的主流课程。
|
目錄:
|
序言 成就孩子的不是学校而是父母
PART 1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
第一章 想让孩子幸福成长,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幸福指数评估
父母行为测试
和谐是一种能力
写下影响家庭和谐的事
好父母不能“一本书看到老”
改变影响家庭和谐的三种心态
给自己、爱人和孩子各写一封信
第二章 孩子道德品质如何,首要责任在父母
什么是道德?
恭、宽、信、敏、惠,你做到了吗?
仁义礼智信与人的身心健康
做人的根本——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做事的根本——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第三章 父母有怎样的价值观,孩子就有怎样的人生
思想决定命运
你的一生到底要什么?
梦想是人生命的源泉
实现目标,无须等待
一生要实现多少价值才够用?
事业必经的四个阶段
第四章 1mm的改变让你拥有“榜样的力量”
改变使你成为最大的赢家
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十大步骤
成功需要持久动力
PART 2 美满婚姻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第五章 揪出不幸福的“细胞”,尽早排除离婚隐患
为了金钱分分合合
精神空虚,幸福感无处寻觅
感情不和,难以继续
经济独立,不想再受约束
婆媳不和导致婚姻破裂
走到中途变了心
第六章 成就幸福婚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真情: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真心:心真一切真,心假一切假
真诚:至诚无息
互敬:敬人是被爱的前提
配合:做TA背后的那个人
包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感恩:心存感恩天地宽
修养:做好五伦八德
齐家:家是齐的,而不是治的
PART 3 做成功的父母,培养优秀的孩子
第七章 成功其实就这么简单
正直:成就大业的根本
教养:高素质带来好环境和好家教
支持:家永远是你停靠的港湾
努力: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
交际能力:成功90%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
第八章 平衡多重关系,成为交际高手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重在吸收他人优点
如何得到领导赏识?
如何得到部下的信赖?
如何让家庭幸福?
与兄弟姐妹如何相处?
交有益之友,绝无益之朋
PART 4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第九章 把握教育的四个阶段,让孩子赢在起点
0~3岁写剧本——替他做
3~7岁改剧本——教他做
7~12岁做导演——陪他做
12岁以后上台演——让他做
第十章 培养高效能的学习生活习惯,给孩子美好未来
让孩子主动做功课
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点燃孩子学习热情
消除孩子心中迷惑
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不要把爱变成自私
犯错要及时纠正
教育孩子爱人、宽容、行善
|
內容試閱:
|
培养高效能的学习生活习惯,给孩子美好未来
让孩子主动做功课
许多父母面临这样的难题:孩子不愿意做功课,回到家总是先玩,哪怕爸爸妈妈督促他去做,他也总是拖拖拉拉,加之做功课的时候思想不集中,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去喝点水,直到休息时间到了,功课也没能完成。就像下面这位小朋友一样。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正巧他儿子刚刚放学,回到家后,孩子并没有马上去写作业,而是找出很多玩具,一个人躲在房间玩起来,我问他:“今天没作业吗?”孩子说:“作业不多,我吃了晚饭再写。”
晚饭后,孩子在客厅走来走去,似乎不情愿去写作业,朋友问了好几遍,孩子不是说在“吃水果”,就说“在散步”,直到他爱人训斥孩子,孩子才拖着书包走进房间。
一个小时后,我去看了看孩子,好家伙!作业一个字没动,草稿纸上倒是画了不少小动物图案。
我制止了正要发火的朋友,对孩子说:“你画得很逼真嘛,我比你差远了。”听到这些,孩子有些得意,我接着说:“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我和你比赛写作业的话,我肯定也得落后。”
孩子笑了,拍着胸脯说:“我马上就能写完作业!”
就这样,孩子没有再玩,真的开始写作业了……
很多父母说孩子难教育,却没有想到过孩子也有听话的一面,关键在于你如何引导。即便性格再温顺的马,也有尥蹶子的时候,更何况你的孩子是一匹性格温顺的“小马”。想要解决“把马带到河边,它们却不喝水”的难题,其实一点都不难,就是要让“马儿”意识到自己很渴。
引导孩子主动做功课,和“牵马去喝水”的道理一样,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写作业并不是痛苦的事情,甚至是快乐的。
如何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呢?不妨借鉴我的妙招,很可能对你有帮助。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是非常科学的,每节课中间有休息时间,并且上课时间不超过45分钟,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某件事情的注意力只能保持45分钟左右,时间过长会让孩子觉得疲乏。
由此看来,写作业的时间也不能太长,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例如:先写什么科目的作业?语文作业用多久?数学作业用多久?还要适当提醒孩子,写40分钟作业,就休息一下。这样做的学习效率明显较高。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孩子需要鼓励和肯定。但有些父母因为“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所以恨不得孩子毫无缺点,是非常完美的,以至于忽视了他们的优点,甚至要求孩子将缺点变成优点。
父母应当意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多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并适当“放大”他的优点,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适当放大孩子的优点,可以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心情舒畅了,孩子自然就愿意去写作业了。
第三招:父母要有意识:学习不能操之过急。
尽管学习非常重要,但父母不能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这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与其匆匆忙忙地写作业,不如先让他的心情平静一些再做,这样,孩子学习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孩子刚放学到家,不妨让他先休息一会儿,再去写作业。白天的课程已经消耗了他一部分精力,加上放学路途中,体力也有所损耗,短暂的休息后,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
此外,“操之过急”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总是处于“着急”的状态,心思就无法沉浸在课业中,时间久了,就会厌倦写作业。
第四招:让孩子把喜欢的异性朋友带回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异性朋友”较为敏感,甚至狭隘地认为,他们不应该与异性朋友过多接触。
实际上,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他们只是对异性朋友产生好感而已,觉得和那个人在一起,是很开心的事情。如果父母过多干涉,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很神秘,好奇心越强,就越想探个究竟。
鉴于这种情况,父母不妨让孩子大大方方地与异性朋友接触,允许他们把对方带回家,让孩子们在一起写作业,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孩子天性爱玩,如果父母过于压制他们的情绪,就会起反作用。当玩耍超过一定时间,孩子同样会产生厌倦心理。
如果发现孩子此时对学习毫无兴趣,不妨先让他玩个痛快,而不是斥责他。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引导孩子选择比较安静的娱乐方式,像拼图游戏之类,尽量不要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以免过多地消耗孩子的体力。
第六招:刺激孩子,使其全力以赴。
当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刺激,促使孩子全力以赴。例如:你告诉他,某某同学早就写完作业了,他要是知道你还没完成一半,一定特别得意。
听到这些,孩子内心的斗志就会被激发,但不要过于刺激孩子,父母应当把握好“度”。
第七招:切忌正话反说。
很多父母为了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喜欢“正话”“反说”,这种方式不可取,会搅乱孩子的思绪。
例如,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主动写作业,偏偏对他说:“我就知道你肯定把玩放在第一位,不会先写作业的。”
我能够理解这些父母的心情,他们太希望孩子能自觉,所以才说出这番话。但孩子不一定懂,甚至会觉得,他贪玩已经得到了你的默许,或是认为你对他不再抱有希望,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用正面语言表达感情,多鼓励孩子,他们的潜力才有可能被激发。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很多父母忽视了一点:当孩子长时间在相同的环境下学习,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心理依赖。如果他的情绪尚可,环境对他的影响还不会很大,但如果某天孩子的情绪比较低落,就需要用不同环境所带来的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致。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没有列计划表习惯的孩子,容易陷入混乱,面对繁多的课业,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情绪也因此变得很糟糕。
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养成列“功课计划表”的习惯,他们就能独立安排好课业,知道自己先做什么,再完成什么,有助于消除焦虑情绪,更有效率地完成课业。
计划表要让孩子自己完成,父母只需给予提示,例如:告诉他先完成擅长的科目,再做需要思考的科目,或是将最难的科目放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做。
列“功课计划表”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主动写作业,父母要不定期跟进孩子的完成情况,以免让“计划表”形同虚设。
第十招:让孩子先做擅长的功课。
很多孩子一提到写作业就“头疼”,实际上,真正令他们“头疼”的是不擅长的功课,就像人们常说:“我一想起某某事情就头疼,都没心情做其他事情了。”两者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建议父母,让孩子先做他擅长的功课。
“作业”不仅能考验孩子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学会安排时间和事务,想要出色地完成某件事,心理因素占有很大比重,面对众多科目,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先做好擅长的功课,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能够令他们更好地完成其他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有些孩子说:“这些功课我都不擅长。”这让父母犯难了,该怎么办呢?
不妨和孩子做个小游戏,让他自己抽签,从而决定如何完成作业。有一次,朋友邀请我去他家玩,发现他的孩子怎么都不肯写作业,于是我问道:“你最喜欢什么老师?”孩子说:“语文老师。”我说:“那你一定很擅长写语文作业,不如就从它开始吧。”没想到孩子“不领情”:“不,我觉得语文作业很难。”我再问:“那其他的呢?你觉得什么功课最简单,就从什么功课做起。”孩子却说:“我觉得每一门功课都很难。”朋友正准备发火,我制止了他。
我将纸叠成小时候常玩的“四个角”,向上的一面标号数字,看不见的一面写上不同科目名称,和孩子玩了起来。几分钟后,我见孩子有了兴趣,便和他约定,如果“四个角”转到哪一边,你就要先做哪一门功课,就这样,孩子高高兴兴地去写作业了。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与很多父母接触后发现,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并不十分注意,甚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时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传达了错误信息。
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在不能完全理解老师为什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会单单因为繁重的作业而对老师产生“意见”。其实,孩子只是在表达对作业的“看法”——他不喜欢。
此时,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我认为某某老师在某方面做得不好”,就会加重孩子对“作业”以及老师的“看法”,在他们的简单世界里会认为:我的父母都觉得老师不好,那么他布置这么多作业一定是错的。这样一来,孩子会更加厌倦做功课,甚至对学习也产生厌恶。
我给父母的建议是:不要在孩子前面评判老师,因为小孩与大人的思维模式有差异,在他不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误解老师和父母的用意。
总的来说,孩子是需要鼓励和积极引导的,如果父母能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多输入一些正能量,他们就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其中就包括主动写作业。
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除了婴幼儿阶段,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父母也应当重视他们自觉性的培养,以免产生惰性,对他今后的成长不利。
经常听到父母的抱怨:“我家的孩子就是不自觉,做什么都需要大人督促,有时候用尽一切办法,他才不情不愿地去做功课,好像是在替我学习一样。”
这种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出现,但父母并不理解其中原因。有一种饱和原则,能够解释孩子惯有的厌烦心理,虽然他们有强烈的意愿,要实现某个愿望,也能从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但是因为繁多的课程在内心产生了阻力,以至于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完成事情。父母不妨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就会加快孩子做事的速度,培养他们在低谷时期的活力,等到这个阶段过去后,他们又会升起责任心,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我们来看看这位父母是如何引导孩子的:
新学期开始,小A的女儿就要上初中了,她向来对孩子很有信心,女儿也一直没让她失望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于是,母女俩约定:到了新学校,再多拿几个第一名。
没想到,第一次数学测验,孩子就没考及格。小A不但没有责怪女儿,还认真分析了原因,最终决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从小学到初中,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在孩子没有摸索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前,可能会出现成绩大幅下滑的情况。这时候,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成绩一向良好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能在其低谷期给予适当的帮助,孩子很有可能“爬不起来”,这就是小A决定降低要求的原因。
她经常鼓励女儿,告诉她:“你在爸爸妈妈心中永远是最棒的,但初中和小学有很大不同,需要你慢慢摸索学习方法,不要着急,我们下一次考试的目标是六十分。”
结果,第二次考试女儿得到了72分,孩子非常高兴,小A也替她开心,因为女儿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渐渐地,小A与女儿约定的目标分数越来越高,孩子也几乎每一次都能达到,这让孩子的信心恢复了不少,后来,孩子的成绩就一直处于班级上游。
可见,想要让孩子保持自觉性,就必须让他“尝到甜头”,自信才得以建立,如果他总是遭受“打击”,就不会主动去学习。
此时,帮助孩子寻找信心是最重要的事情,父母可以采取任何办法,让孩子体会胜利的喜悦,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以下是我总结的“招数”,你不妨一试。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从案例中看出,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能够让他们及时调整目标,将在短时间里无法实现的“大目标”,分成可行的“小目标”。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就得让他喜欢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进步状态”,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也会有不错的收效。
很多父母担心,一味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会不会使孩子落后于别人。其实,这个“招数”意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而不是不鼓励孩子进步。相反,这会令他们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等到孩子的状态“恢复如初”,就可以逐渐增加对他们的要求,曾有父母问:“什么才是好的状态呢?”我告诉他:“就是孩子主动要求学习。”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喜欢的科目。
这么多课业里,总有一两科是孩子喜欢的,鼓励他们说出来,写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先完成喜欢的。
我遇到过这类父母:要求孩子喜欢所有科目,“不允许”出现“中意”或是“不中意”的科目。
我完全理解父母的心情,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但你无法强行让孩子喜欢所有科目,否则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既然孩子已经说了他喜欢什么,就从他喜欢的科目下手,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是让他们主动学习的前提。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性。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考试取得第一名,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但很少有父母询问过孩子: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这就造成了你和孩子无法形成统一的步调,你越给孩子“加油”,他越不感兴趣。
为了增强孩子的主动性,不妨和他保持“统一步调”,静下心来和孩子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例如,即将面临期末考试,孩子制定了什么目标?打算如何复习迎考?如果他的目标和你的预想有差距,不要将你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鼓励他按照自己的计划走,从而保持孩子的自觉性。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有一次,我去某学校考察,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班主任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发现同学们久久不能安静下来,似乎并不愿意听课。这位班主任没发火,转身面向黑板,写下一道数学题,让同学们解答,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赶忙拿起笔……二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位同学得出答案。这时候,班主任说:“我们开始上课吧。”全班都聚精会神地听起来……
可见,“让孩子先吃点苦”并不是坏事,当他们过于自信的时候,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自觉性就会降低。父母适当给孩子“吃点苦头”,有助于他们平复情绪,回归到正常的学习模式中。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几乎成为教育“名言”,想要让孩子主动做某件事,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它,学习亦是如此。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例如:鼓励孩子说说自己喜欢的老师;带领孩子做实验;全家人一起学英语;等等。兴趣一旦建立,孩子就会主动学习了。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很多家庭属于“严父慈母”模式,母亲总是温柔的,会令孩子感受更多温暖,这也是大部分孩子觉得母亲“很体贴”的原因。
正因为母亲在孩子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也是孩子心中最柔软的位置,所以来自母亲的激励,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激励孩子的目的,是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们,而不是一味“溺爱”,尽量不要用哄的方式,而是保持坚定的态度: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到。
第七招:父母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在模仿父母,想要令他们保持自觉性,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态度。你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有些家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妻子做好了一桌子菜,丈夫还在房间上网,结果妻子在客厅喊了不下十遍,丈夫才慢悠悠地走出来……
孩子心中便会产生疑惑:爸爸也没有自觉地吃饭啊,为什么要求我自觉地学习呢?
所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只有当父母做到“自觉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才会模仿你的好习惯。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语气与孩子说话。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偶尔“示弱”,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长期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他们,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忽视了父母同样需要来自他们的“保护”,偶尔“示弱”意在提醒孩子,他们所肩负的责任,鼓励他们做“小大人”。
例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太累了,也喊不动你了,自己去写作业吧。”这句话比任何督促都有效,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喊:“小子,快去写作业。”孩子认为你很有劲儿,他就能和你“对着干”,如果你偶尔表现得比较“虚弱”,孩子就会反过来心疼你,他知道你已经没有力气再去督促他了,他必须像个“大人”。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责骂他。
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会因为各种问题被父母责骂,但不要在他们遇到挫败时责备,因为在“伤口上撒盐”是痛上加痛的事情。
例如,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的心情也非常不好,可能会出现不想写作业、不想上补习班的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父母要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多说些安慰的话,或是让他静一静,不去打扰,等到坏情绪散开,再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如果他们在遭遇挫败时,再听到父母的责备,坏心情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很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再想建立主动性就难了。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
这个招数在很多家庭被使用,孩子完成了某件事情,父母给予一定奖励,只要你说话算数,孩子一定会开开心心去做这件事,并且能有很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奖励只是手段,意在鼓励孩子主动去完成某些事,所以父母要把握好“度”,一旦奖励过度,就会起反作用。
还有,可以奖励孩子的东西有很多,不一定是钱。例如,带他去一次游乐园,或是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是某个孩子心仪已久的玩具等等。
第十一招: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不光为了让他保持良好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令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如果不努力去探寻它,就无法领略这些美景。
这个招数对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也非常重要,能够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感悟,父母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而不是主动将答案告诉孩子,保持好奇心会让孩子变得积极主动。
第十二招:让孩子意识到:成功并非比登天难。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成功”二字就像两块巨砖,或是一座永远无法攀登的高峰,你应该让孩子知道:成功并非他们想象中这么难。
以为“前路难”,孩子就会产生胆怯心理,导致不知从哪里开始行动。你可以告诉孩子:“成功的人,都是一点点做出来的,并且是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成功了。”
不妨将人生分为几个阶段,并标好每个阶段都需要做些什么,然后找到孩子正处于的阶段,看看他做到了哪些,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别忘了和孩子说:“你已经在慢慢靠近成功。”这些充满温情的鼓励,会激发孩子的信心和主动性,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第十三招: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激励。
光由父母激励孩子远远不够,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激励,允许他们将“偶像”贴在房间,或是在书桌前、床头分别贴上鼓励的话。每天都能看见这些,会令孩子信心大增,主动带着积极的情绪做事。
此外,我还教不少孩子这样一个妙招:每天早晨对镜中的自己,说出鼓励的话,有助于建立好心情,只有当孩子的情绪高涨,才会主动学习。
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乐趣。
很多父母对我说:“不得了,我的孩子很厌学。”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化愤怒为学习的乐趣,把不容易记住的知识点当成“假想敌”,并给孩子加油鼓劲,帮助孩子打败“敌人”。
例如,你的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一门功课,而对此失去信心,甚至连相关作业都不想碰。这时候,你可以鼓励他,集中全部力气去打败这个“敌人”,把它让孩子产生的所有不良情绪转化成动力。
想要让孩子保持主动性,就必须让他意识到:学习是你的责任,并且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给予安慰或是激励,使得他们拥有更多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