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老田侃戏:京剧戏迷60年看戏记忆

書城自編碼: 238877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作者: 古振威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741759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0/41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本百鬼画谱
《 日本百鬼画谱 》

售價:NT$ 322.0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售價:NT$ 302.0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售價:NT$ 2590.0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售價:NT$ 458.0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NT$ 458.0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NT$ 354.0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NT$ 354.0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NT$ 56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13
《 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套装共2册) 》
+

NT$ 398
《 京剧名宿访谈叁编 》
+

NT$ 378
《 听歌想影话梨园——马连良长子马崇仁口述实录 》
+

NT$ 391
《 刘曾复京剧文存 》
+

NT$ 800
《 京剧老照片·第1辑 》
內容簡介:
《老田侃戏--京剧戏迷60年看戏记忆》约40万字,分为"观剧漫忆"(主要是1952-1964年作者在北京看戏的回忆)、"剧场观剧速记"(2009年以后作者在剧场看戏的记录)、"荧屏观剧后记"(2009年夏以来作者看中央电视台11频道"空中剧院"节目和音配像后的随笔)三部分,时间跨度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是一个草根京剧戏迷60余年的观剧记录,内容翔实,描摹生动。
本书所记录的是一个草根个体的观剧记忆,作者并不过多关注宏大叙事,除了必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介绍,所记所忆,多是一些琐事和细节,诸如京剧名伶一句经典的唱腔、一个曼妙身段,一段有趣的现场见闻,乃至伶人一场演出收入、当日的票价、剧场上座几何,以及买票的艰辛、看戏的心情等等,然而也正是这些琐事和细节,还原了场景,使得这段记忆变得鲜活和生动,更留下了难得的历史信息。
60余年,是一个历史的维度,透过书稿,其间剧场的变迁、剧团的流变、流派的传承,等等,具体而微;管中窥豹,可隐约看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京剧发展的轮廓和剪影。
關於作者:
作者古振威,年逾七十。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中历史和语文教师(已退休)。京剧戏迷。从2009年起陆续在"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京剧论坛发表剧评和观剧回忆文章,颇受戏迷网友追捧。
目錄
观剧漫忆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观剧漫忆
且说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三大露天剧场
忆长安戏院
忆进康剧场
且说二路老生
且说剧场的掌声和叫好声
回忆在前门一带的老剧场戏院看的戏
纪念著名铜锤花脸王泉奎先生诞辰100周年
我所看到的陈少霖先生
我看的《龙凤呈祥》
我看的《四郎探母》
想起《蜡庙》
绝唱《战宛城》
1957年初北京梨园界的一次盛会
一场很冷的戏
我看筱翠花的几场戏
我看梅、尚、荀
为纪念景荣庆先生而作
我看杨、奚
我所知道的雪艳琴
我最喜欢的北京市京剧二团
我看到的李万春
我看过的马连良剧团的四出戏
北京市京剧三团的几场戏
北京市京剧四团印象
我看"小孩儿戏"
1955年的北京菊坛
北京京剧团的小班
从1957年夏言慧珠来京说起
1957年的北京京剧团(上)
1957年的北京京剧团(下)
北京京剧团的两出立住了的大戏
由《官渡之战》说起
被称为"疯狂"的1958年春节观剧简忆
50年代末60年代初看张先生的戏
我看裘盛戎先生的演出
从"燕鸣"到"北京京剧团"
1954年中国京剧团观剧印象
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京剧院(一)
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京剧院(二)
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京剧院(三)
我看过的北京京剧团、中国京剧院两大院团以外的一些京戏(一)
我看过的北京京剧团、中国京剧院两大院团以外的一些京戏(二)
"文革"前最后一次听的传统京剧
"文革"磨难后重进京剧剧场
"文革"后看"马、谭"
回忆纪念梅先生逝世20周年的演出
杨荣环的《乾坤福寿镜》--兼谈1981年天津京剧团的阵容
告别北京的老戏园子
剧场观剧速记
张建峰《焚绵山》
杨少彭《三家店》
五十年后再看《水淹七军》
看奚中路《长坂坡》、《状元印》
一年一度赏菊声
"五一"期间看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四郎探母》
看唐禾香专场《痴梦》、《穆柯寨》
张建峰《范进中举》
看穆雨《四进士》的杂感
看《翠屏山》
看"纪念郝寿臣先生专场"
纪念赓扬集演出999场
"麒韵高扬"小麟童先生专场
纪念李万春先生百年诞辰专场
看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演出
再看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演出
"七夕"之夜在长安看"戏结良缘"
看姜亦珊《状元媒》随想
2011年8月17日纪念马连良演出第一场
看周利的《绿衣女侠》
2011年8月21日看青年擂台赛武生折子戏专场
看张建峰的《白帝城》
魅力春天擂台赛圆满结束
谭、程两派奏佳音--看吕洋、谭孝曾《牧羊卷》
霜叶红于二月花--记第五届京剧老艺术家重阳演唱会
2011年国庆期间看《法门寺》
11月5日看詹磊的《秦英征西》
2011年11月9日在长安看武生擂台赛收关之作
看刘铮《天女散花》、《二进宫》随想
在长安看青年丑角演员刘宸的三折戏
"百年风华"--记昆曲大师侯永奎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
菊声今岁放三葩(一)--奚中路专场
菊声今岁放三葩(二)--难得一见《走麦城》
菊声今岁放三葩(三)--赵永伟的《长坂坡汉津口》
长安戏院看谭正岩的《四郎探母》
岁末再看《群借华》
2012年首次剧场观剧--封箱大戏
在梅兰芳大剧院看王璐、刘大可《通天犀》
3月18日在长安看《潞安州八大锤断臂说书》
泪眼模糊看程婴
杨少彭《杨家将》
3月29日看魏学雷《小商河》、《恶虎村》双出
青春魅力盈满园
看朱强的《二堂舍子》和《胭脂宝褶》
看第五届青研班武生折子戏专场
好一个《奇双会》
5月7日看《三击掌》、《游龙戏凤》和《悦来店》
看梁谷音、计镇华《烂柯山》--一场《痴梦》使人痴
看梁谷音、计镇华《琵琶记》
5月里看三场昆曲引发的联想
端午节看杜镇杰《春秋笔》
看上海昆剧团的新编昆剧《班昭》
纪念李盛藻先生诞辰100周年--看全本《庆顶珠》
9月23日看詹磊《十一郎》
《大破铜网阵》
10月3日梅兰芳大剧院看《大探二》
11月17日看中国昆曲名家雅集
12月8日在长安看京韵专场
第七本《戏迷家庭》和《十演九龙杯》观后
2月12日(正月初三)在长安看张建峰《杨家将》
2013年"五一"前夕在长安看老生专场
端午节在国家大剧院看"看戏话三国"专题的《失空斩》
2013年6月26日看薛亚萍在长安大戏院演出《望江亭》
荧屏观剧后记
看电影《荒山泪》随想
看宋奕萱《辛安驿》及引发的联想
从《失印救火》中的金祥瑞看今日丑角人才的衰微
看"空中剧院"播《春秋笔》随想
我看到了一出好戏--全部《三娘教子》
2009年11月看穆宇前部《赵氏孤儿》
2010年1月看唐禾香《鱼藻宫》
2010年3月看张克《洪羊洞》
2010年3月看音配像老侯爷之《法门寺》
2010年3月看音配像张君秋《凤还巢》"洞房"一场随想
2010年4月看"空中剧院天津行"最后一场
2010年4月看"纪荀"专场
听金福田先生音频所想
难得一见的《南天门》
喜看高盛麟、裘盛戎《连环套》音配像
看天津两团《沽水流芳》演唱会随想
2010年端午节看张火丁《白蛇传》
2010年7月看黄桂秋先生音配像
看"空中剧院"转播杨少彭折子戏专场
2010年8月看张建国、邓沐玮《杨家将》随想
2010年9月看音配像《摘缨会》
2010年9月看音配像《二堂舍子》
2010年9月看"空中剧院"播《杨门女将》
2010年9月看音配像《朱砂井》
2010年9月看上海京剧院折子戏
2010年10月看老生专场
2010年10月看改编本《翠屏山》
2010年10月看北京京剧院四头牌折子戏首场
2010年10月看北京京剧院四头牌折子戏第二场
2010年10月看北京京剧院四头牌折子戏第三场
"学京赛"大专组第一场观后
冬寒室暖赏梅音
喜看老树泛碧青
看"空中剧院"播出的两折好戏
2011年1月看"空中剧院"播《白帝城》
看"空中剧院"播《白水滩》、《三岔口》
看音配像《球山》兼谈音配像发展的余地
看音配像《定计化缘》随想
一轮明月照窗前
看李阳鸣《九江口》
看音配像《青梅煮酒论英雄》
看"空中剧院"播出《黄一刀》随想
且说《樊江关》
2012年2月4日看唐禾香《狮吼记》
看王瑜《桑园寄子》
看王瑜《问樵闹府打棍出箱》所想
看杜、叶、袁合演《凤还巢》的音配像
四天大戏后的思考
2013年2月2日晚看"空中剧院"直播的《龙凤呈祥》
看魏海敏领衔主演的《梅玉配》录像
2013年6月19日看"空中剧院"播出刘桂娟、刘淑云的《碧玉簪》
內容試閱
且说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三大露天剧场
上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三个露天剧场,每年仲春到深秋后的半年多时间常有京剧演出,是戏迷们特别熟悉的地方。其中资格最老的是位于中山公园内的音乐堂,其次是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劳动剧场,还有就是1954年才出现的苏联展览馆剧场(后改称北京展览馆剧场)。先说说音乐堂。
音乐堂始建于日伪时期。日寇想在北京建一个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基地,于
1942年初冬在中山公园社稷坛东南建成竣工。当时很简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整,初具规模。由于地处市中心,许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这个露天剧场呈扇形,可容纳三千余人,起初只是灰色木质长条椅,虽也对
号入座,但临时硬挤进一位也是常有的事。我最早在音乐堂看戏是50年代初八一建军节招待军属,由部队京剧团演员李鸣盛、郭元汾、班世超等演出的《唐赛儿》。1954年以后,在这里看戏次数逐渐多起来。1955年春末夏初,北京市京剧三团在音乐堂演出全部《四郎探母》,因久未露演,观众满坑满谷。我们的座椅上就挤了一位看客,还引得母亲、伯母的不高兴。因为是露天剧场,所以只要一下雨,演出就无法进行。1955年秋开始动工加顶盖,座位也换了单座折叠椅。那么大的剧场,场中无一立柱,仅在最后由一排大圆柱支撑。1956年春翻修竣工,此后许多重要的京剧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像1956年9月为庆祝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的《蜡庙》、《锁五龙》、《四郎探母》,1957年春末梅兰芳、谭富英合作《御碑亭》,裘盛戎、李和曾合作《逍遥津》,裘盛戎、李万春合作《连环套》,梅先生的《醉酒》,1958年挖掘传统剧目折子戏展演,全选择此处。由于这里三面都没有围墙,盛夏时节比其他室内剧场凉快得多,又有顶盖,不必担心下雨,是彼时北京戏迷最喜光顾的场所。那十来年里我在这儿看戏之多仅次于长安大戏院。
1957年7月上旬,马连良先生在这里演出《群英会·借东风》(前鲁肃后孔明)。当夜,风雨交加,雷电不断。次日晨,雷击配电室,引发了一场大火,舞台和观众厅均被殃及。有人笑称,马先生真把东风借来了。那次损失不小,后台没来的及运走的戏箱被烧坏不少,北京京剧团单是大靠就烧毁了八件。筱老板的戏装因演出后没及时运走,也有不少被烧毁。当时正值建军30周年,不少重要活动要在这里举行,所以连彭真市长也亲临现场,要求尽全力抢修。经过工人努力,纪念建军节30周年的各项活动终得照常进行。8月2日,我在这里看北京京剧团的《龙凤呈祥》时,天花板尚是一片焦黑。
露天剧场容纳人多,票价也比室内剧场便宜。比如一般剧场卖1元的票,这
里卖8角。但因容纳观众远多于一般剧场,所以票房收入也多得多。1956年以前,民营或民营公助剧团在这里演出后,分配会多些。比如马剧团或市二团在这里卖个大满堂,都会开双份。
在这里岔开话题,聊几句当年民营、民营公助剧团的一种分配方案。以市二
团为例,每个演员都根据他的能力、人气、在团里的位置,定下基本的"分",按每场实际收入以"分"折算。谭富英先生定55分,裘盛戎先生定50分,这是二团两位头牌。以下最高的也就是14分,像多爷、杨盛春都是14分。后来谭元寿来了,也是14分。硬里子李世琦只有9分,武丑翟韵奎只有2.7分。二团排第六位的丑角,一位姓陆的演员是1.8分。龙套、武行一般是1.5分。那时剧团对非演出的职能人员控制得很少,联系剧场的、联系戏票的、管账的包括后台大管,不过七八个人(不像现在,非演出人员多达几十谁甚至上百人,比登台的人还多)。这样,把全团的分加在一起,比如是500分,一场戏下来,和剧场分账后(一般是三七分),剧团收入(当然还得留一些基金)比如说是1000元,那么,一分就合2元。谭先生就得110元,裘先生就得100元,多爷得28元,翟韵奎得5.4元。别看龙套只得3元,也比一般工人高得多。因为那时天天有戏,星期日还有白天场甚至早场。这种分配制度,我看还是挺合理的,多劳多得,按贡献大小分配,比吃大锅饭、演出不演出一个样强多了。但是现在京剧市场的状况,也很难再实行这种方案。所谓"开双份",就是在票房收入多的时候,把"分"翻一番。
当然,露天剧场也有局限性,从秋末到仲春天冷,就没法演出了,只好是"半
年闲"。50年代初,春节期间为招待军属,河北省京剧团以孟幼冬领衔在劳动剧场演出《三打祝家庄》,我去看戏,穿了双球鞋,三个多小时,把脚冻坏了,这是露天剧场的不足。
音乐堂在我的记忆中极为深刻,盛暑时节坐在剧场里,晚风徐来,欣赏着那
些大腕精湛的艺术,真是至高无上的享受。现在音乐堂完全封闭了,也比过去豪
华多了,可是那种令人惬意的感觉全然没有了。看到网上前几天讨论吉祥重建的
问题,我比较倾向别再建豪华剧场的观点,给我们平民百姓建个平民剧场吧!
劳动剧场在太庙(今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西侧,南北长,东西略窄,呈
长方形。可容纳的观众较音乐堂还要多些,有54排。我首次看梅先生、荀先生演出都是在这里,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最早在这里看戏是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什么剧团、什么剧目,都忘却了。只记得上场四员大将,有净脸的也有勾脸的,都扎着靠,起霸后报名,都是人民军队后来元帅级的大人物。是当时为了宣传抗美援朝临时编演的。
1955年梅先生为北京工人举行了连续几天的演出,剧目都是全本《宇宙锋》,
前头有王世续、徐元珊、罗荣贵的《阳平关》。我父亲从单位得到三张票,一张前排的,他自己坐了。两张54排的,由我陪伯母坐。那么远的距离,连台上人的眉眼都看不清。好在带了个望远镜,凑合着看了这场戏。不过怎么说也算是看了梅先生的戏了。剧场两边的红墙上挂着许多扩音箱,台口有不少麦克风,没有这些设备,不管演员嗓子多冲,后边的人也没法听清。场子太大,自然难以拢音,声音有些失真,也是个缺憾。
1956年盛夏,市四团在这里演出《十五贯》。那天刚下10路汽车,就见乌云滚滚,从西北往东南卷去。不管那一套,还是进场听戏。开场后不久,只见乌云又从南翻滚回来,瞬间大雨倾盆,戏没法演下去了,人们都挤到剧场外的公厕里避雨。时间不是很长,雨住了。但那天的雨量太大了,长安街上小轿车都被水没了轱辘,抛锚了。这也是露天剧场的不足,"雨来散"。剧团也蒙受一定损失,因为还要重演一次。
那年秋天,赵荣琛组织大风京剧团,在劳动剧场演出《荒山泪》。前头是特约二牌余派名票赵贯一的《失·空·斩》。赵先生在北京公开演出的机会不多,难得看到这得过余先生真传的戏,可真是韵味十足。
1957年挖掘传统剧目,我不但在这里看了马先生的《一捧雪》,张春华、景荣庆的《三盗九龙杯》,还听了北京市曲艺三团的传统相声大会。其中如《栓娃娃》、《托妻献子》、《梦中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未演出过的段子。高德明老先生蹲底,其他像王世臣、高凤山、罗荣寿、王长友,都是我们这些学生戏迷也熟知的优秀相声演员。单说王长友先生一段《哭的艺术》,就能让人记一辈子。尽管他嗓子哑,但我们还就爱听他那哑味儿。我们同宿舍的几个人,常拿相声里的哏互相闹着玩儿,什么"慈心泪"、"净肠屎"都成了我们的口头语了。
1960年暑假期间,我在这里看了北京京剧团马谭裘三位仅演几场的《官渡之战》。关于这出戏,在"观剧漫忆"的另一篇中会专门谈到,就不重复了。打那往后不用说劳动剧场,就连文化宫我也仅在80年代同学聚会时去过一次。劳动剧场荒废多年,怪可惜的。近日在网上见到重建新劳动剧场的传闻,不知建成个什么样子。
北展剧场因为离家很远,去的机会很少。那是个近乎椭圆形的剧场,也可容
纳近三千人(加顶后有两千多座位)。在师院读书的时候,学校离剧场不太远,晚饭后遛着弯就去了,也就去过一次:是1957年夏,正赶上北京京剧团张君秋、陈少霖演的《红鬃烈马》。那天天气也不好,戏演到《大登殿》带王允上殿时,雨终于下了来。如果开戏前下雨,当然会改期。如果刚演不多,也会改日重演;但这戏演了一多半了,只好继续演下去。观众有少部分提前退场了,大部分都跑到剧场的圆形回廊里接着看。这时台上的台口处也有雨淋到,急得王允一个劲地把下跪的垫子往里挪,都快挪到薛平贵的脚底下了。我们也浑身湿透地看完戏才回去。到50年代末,这里也加了顶。国庆节前后,我们在这里又一次看了张君秋先生的《望江亭》。再进北展剧场,则是80年代初的两场纪念梅兰芳先生的演出了。
露天剧场简朴、经济,夏天凉快,有不少优点。今后不知还会不会有露天剧场出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