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风般飘过》是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写的诗集,收录其中的诗,既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对于我们这位年轻的作者来说,这种文体之间的转换好像丝毫不费力气。更多的时候,文体的选择并不掺杂技巧方面的考量,她只是将它们视作承载情感的容器。不同状态的情感应该用不同的容器来盛放。陶罐与瓷瓶,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该选择哪个,我们的作者显然得心应手。古体诗婉丽、幽邃,现代诗明艳、清洌,它们就像两个不同的房间,点着不同的灯,摆着不同的花,燃着不同的香,有着不同的氛围。然而,这两个房间又是比邻的,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我们在古体诗里能读出一些现代气息,而在现代诗里又能找到几分古意。古意与现代气息很自然地融为一体。
|
關於作者: |
赵若凡 2002年生,北京市七一小学六年级学生。8岁曾出版诗集《月亮生锈了》
|
內容試閱:
|
十二岁是一个复杂的年纪。女孩开始步入她的少女时代,然而孩子的蛹衣尚未完全褪去。细密的思虑像新发的枝桠,氤氲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忧伤。但这忧伤还不至于沉重到将枝桠压断,孩子的灵动赋予了它一种轻逸的特性,质地近乎是透明的,就像天空中最隐约的一朵云。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几乎不可能描摹出它的形状。所以属于这个年龄的珍贵而微妙的情感,总是稍纵即逝的,并且消失得不留痕迹。
赵若凡无疑是格外敏感的女孩,她用心地去感知着那些心情的变化。同时,她又有非常难得的理性,可以让自己从那种浸没的状态里跳脱出来,隔开一段距离去审视它们。那些瞬间的情感,被她视作璀璨的珍珠、耀眼的水晶以及灼艳的花朵,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她将它们串结成珠链,编织成花环,存放进自己的妆匣里。一切自然而然,如同蜜蜂造蜜,似乎是出于一种本能。她毫无炫耀之心,甚至没有分享的意愿。这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秘密。然而有一天,妆匣偶然被打开,当那些细软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的时候,我们不禁惊讶于它们的光芒夺目。精巧、特别,引人入胜……一种慵懒的、漫不经心的天赋与才情展露无遗。
收录在《风般飘过》中的诗,既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对于我们这位年轻的作者来说,这种文体之间的转换好像丝毫不费力气。更多的时候,文体的选择并不掺杂技巧方面的考量,她只是将它们视作承载情感的容器。不同状态的情感应该用不同的容器来盛放。陶罐与瓷瓶,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该选择哪个,我们的作者显然得心应手。古体诗婉丽、幽邃,现代诗明艳、清洌,它们就像两个不同的房间,点着不同的灯,摆着不同的花,燃着不同的香,有着不同的氛围。然而,这两个房间又是比邻的,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我们在古体诗里能读出一些现代气息,而在现代诗里又能找到几分古意。古意与现代气息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所以将这些不同文体的诗放在一本书里,读起来也觉得很自然,没有丝毫的突兀。
正如现代气息与古意的并存和交融一样,在这些形式多样的诗里,--几乎每一首,我们总是能感觉到一些彼此矛盾、互相对立的特质。这种奇妙的现象当然与所处年龄的状态有关,不过也是作者身上天性的呈现。她的显耀才华正是植根于这样复杂的天性的。质朴与华丽、理性与抒情、疏离与沉浸、沧桑与纯真、稚拙与精巧。它们的并存和对峙构成了诗歌内在的张力。悉心甄选的词语灵巧地在这些对立特质之间跳跃,创造出奇特的语境,而词语本身也被赋予了巨大的力量,常常会有让人心头一震,微感惊愕的感觉。如何能让一个词语发挥出它最大的并且是全新的效能,显然已经成为作者开始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在词语方面,作者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觉性,那么在节奏方面,作者则完全是出于本能。如何停顿,怎样转折,什么地方终止,都是凭借直觉来作判断的。令人赞叹的是,在大多数时候,它们都显得自然而准确。重复也是作者多次用到的修辞方式,在其中我们同样能感觉到对韵律的控制,然而又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表面,它同时使情感表达得到升华,有一种怅惘、呓喃的感觉。
鲜明的、令人难忘的意象常常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在这本小诗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比如"梦"。"梦"喻指的也许是飘渺的情感,也许是致幻的体验,又或者是一切无法抓住的美好事物。然而,在这些作者最初创作的诗歌里,"梦"可能是更大的东西,它也许就是诗本身。正如诗人保罗.瓦雷里所说的那样,界定诗的世界与梦的世界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就是说,做梦与诗在我们心中形成、展开、最终消失的过程很像,"它们都是不稳定的、变化无常的、不由自主的、易消逝的,我们会偶尔失之,正如我们会偶尔得之那样。"所以,当"梦"的意象一次又一次出现,作者似乎是在邀请读者走进她的"梦"里,而梦境即诗境,
其实也是她此刻所处的创作状态。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梦"的意象显得格外特别,充满感染力,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这些诗里还有许多别的意象,它们和"梦"一样,对描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都是向内的,指向作者本人的。事实上,通过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将世界隔绝在外,完全无视它的存在"的姿态,或许正是这些诗的一个迷人之处吧。
我猜想或许要到很多年以后,若凡自己才能真正意识到这些心情的细软是多么珍贵的财富。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创作的过程或许比这些诗歌本身更有价值。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读到这样一些神采飞扬的诗作,能够如此真切地体会到"梦"的状态,实在是非常美好的经验。
那么,你准备好了吗,现在就打开若凡的妆匣吧--
《心情的细软》张悦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