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由周振华、张学良编著的《大转型时代的中国城市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八位国内外学者在上海中青年区域经济学者论坛的演讲集,是上海中青年区域经济学者论坛公开出版的第二辑。与第一辑《处于转型关口的上海发展与改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同的是,本书邀请的专家不仅仅局限于上海,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密西根大学与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内外的研究机构,演讲的主题涉及城市化研究框架、城市化内生机制、中国城市化陷阱、中国可持续城市化、城市化与工业化、中美城市化对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2030年中国城市化预测、城市化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平台,等等。各位学者就中国城市化主题不仅做了精彩的演讲,而且在书稿的整理过程中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学者们的认真既反映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了他们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
關於作者: |
周振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国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跨世纪百千人才,国家社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从事经济增长、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等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出版《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优化论》、《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增长方式转变》、《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
张学良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青年区域经济学者论坛召集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年度2011年“社科新人”,美国密歇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青年学者工作部主任。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期刊。
|
目錄:
|
第一讲 中国城市化:三个视点的散论与综合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城市化:三个经济学分支视点及其缺失
三、城市化:一个劳动者自选择理论视野
四、中国城市化:一个经济全球化视野
五、中国城市化:一个“泛”核心一外围视野
六、中国城市化:一个综合视野
第二讲 中国城市化的内生机制及其深层挑战.
一、怎样观察中国城市化
二、中国城市化的十大悖论
三、简短的结语
第三讲 中国城镇化发展陷阱: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
一、为什么要关注城镇化
二、老问题新故事:农村空心化与消逝
三、城镇化与城市化:政府还是市场
四、转户与土地农转非运动:被误读的市民化
五、土地与户籍制度:优势与未来挑战
六、回答如何破题城镇化建设运动
第四讲 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与可持续城市化模式
一、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与主要矛盾
二、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
三、未来10年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制度与城市化融资体制改革
第五讲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其服务经济发展
一、在更大的背景下考察我国城市化滞后问题
二、工业化挤占城市化对服务经济发展的抑制效应
三、发展转型与新型城市化
第六讲 城市不死:全球视角中的中、美城市发展
一、三个误解
二、城市和区域发展的3D和3M
三、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
四、中国城市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第七讲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2030年城市化目标
一、引言
二、挑战在哪里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必要性
四、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80%的可行性
五、小结:2030年的中国
第八讲 中国的城镇化战略与城市群的形成
一、城镇化与城镇化战略
二、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三、农民工:中国城镇化的主体
四、城市与城镇:城镇化的载体
五、城市群: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第九讲 关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几点思考:研究误区、研究方向与研究平台
一、城市发展存在问题
二、城市研究存在问题
三、城市诊断研究
四、城市诊断决策咨询系统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