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編輯推薦: |
“共生互补”理念是许宪隆教授首先提出并倡导的,他把“共生互补”作为构建我国散杂居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经过许宪隆教授及其率领的散杂居民族研究团队的多年研究,“共生互补“理念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认知正在日趋成熟和完善,得到了民族学界的广泛认可,标志着构建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话语体系逐步走向完备。历史上我国每个朝代的民族关系都经历过从失序到有序的调适,都是在“互补”中实现“共生”的。我们现在在建设散杂居地区多民族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倡导“共生互补”理念的原因就在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可分割。按照共生互补的理念,任何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历史长短,经济、政治、文化水平高低,都是共生体系当中自主的共生单元,只有平等相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提高共生的关联度、亲近度,即民族团结,才能协调多元民族关系,减少共生阻力,加快缩小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距,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走向繁荣与富强。” “共生互补”理念“既是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每个民族都有优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元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诠释,
|
內容簡介: |
本书紧紧围绕许宪隆教授首先提出并积极倡导的“共生互补”理念,选录了24篇关于“共生互补”理念研究的精品学术论文。本书依据“从宏观的理论研究到微观的实践运用”的逻辑顺序对论文进行了布局,这些论文从内涵、思想渊源、理论构建、实践运用等方面对“共生互补”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认知体系。本书不仅为学界同仁更系统地了解“共生互补”理念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解决目前我国散杂居地区的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践思路,可以说它是应时而生、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梁润萍,1984年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市,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博士,从事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间信仰研究。已公开发表《新生代民汉农民工的差异研究》《“四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关联研究》等学术论文。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和谐稳定对策研究”和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疆维吾尔商业文化嬗变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黄贞,1981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回族,中共党员,讲师(法学专业),湖南省民族研究所主任科员,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
|
目錄:
|
许宪隆教授与"共生互补"论代序梁润萍1
共生互补:构建和谐的散杂居民族地区
--访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许宪隆《中国民族》记者10
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许宪隆沈再新15
民族共生理论:散杂居民族关系及目标范式研究袁年兴许宪隆20
民族共生关系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袁年兴31
共生互补:走向多元一体的必由之路
--重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几点认识许宪隆沈再新44
共存与共赢:民族共生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袁年兴谭晓静64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
--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许宪隆张成74
论少数民族的公民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许宪隆张龙88
民族共生理论方法论的构建
--基于社会生物学的学术共鸣袁年兴101
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
--兼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基本人文理念和
实践目标诉求沈再新程芳114
族群杂居区族际互动的结构性特征
--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研究视域袁年兴许宪隆119
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袁年兴130
民族多元共生的基本逻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袁年兴141
共生理论: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袁年兴155
从多元走向一体:民族关系演变中的共生学取向袁年兴163
试论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内涵
--对民族关系理论框架的共生学考察袁年兴172
共生互补视角下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岳雪莲182
共生视角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谭晓静189
从族际接触、多元一体到共生互补
--对湖南桑植白族"连理会"文本的人类学解读张丽剑195
论省际结合部的社会管理郭福亮许宪隆203
清真寺功能的共生学诠释袁年兴徐光有211
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共生形态及发展趋势
--以南阳回汉民族关系为例洪兵220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与各民族的共生互补
--兼论"第二代民族政策"许宪隆袁年兴225
后记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