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NT$
519.0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NT$
207.0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NT$
302.0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編輯推薦: |
“书文化”系列丛书主要从人、城、生活、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示了书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好书对人类的精神滋养:《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传承,展示经典对于人生的恒久魅力,以及灌注于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通过萃取众多作者羁旅作品中的精华,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内涵;《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通过对烹茶煮饭、莳花弄草等生活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讲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向读者呈现浓郁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艺术氛围与境界。丛书集纳了作者近二十年的读书评论和阅读感悟,并配以作者本人的国画写意小品,图文并茂。作者长于从众多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又自觉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区别开来,更注重捕捉书中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加以优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在的心得与感受,向读者呈现人文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传递从容、沉稳、专注状态下的阅读
|
內容簡介: |
《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为“书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围绕“书与生活”展开的读书随笔。全书分为“书与生活”“生活与我”两部分,通过对烹茶煮饭、养花种草等生活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讲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向读者呈现浓郁的生活之美、人文之美。
本书内所涉及图书多为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和出版人的现当代散文经典,作者包括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胡适、唐鲁孙、朱光潜、钱理群、陈平原、陈子善、黄永武、冈仓天心等,字里行间渗透着高雅的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是休闲放松的理想读物。
“生活是用来欣赏的,因为生活中有着无尽的美,生命从来不乏诗意,需要的,或许只是时时的回归,时时的在那,回到生命深处一尘不染的初心,找到生命的源头活水,那是一切快乐和喜悦的源泉——快乐常常在快乐的人的心里铮铮作响,如溪流般轻快流淌,如阳光般自然升腾——与其说那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是生命本具、与生俱来、时时都在的自然天性。——陈艳敏”
|
關於作者: |
陈艳敏,中国电子报社副总编。中国新闻学院文学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硕士,曾获全国“韬奋新苗奖”。历任教师、电视播音员、记者、编导等职,曾在北京外企在线开辟人物访谈专栏,著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4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热爱文学写作,在《中国青年报》、《每日新报》读书栏目、《中国之翼》、新华网副刊频道等有随笔作品发表。同时修习国画。
|
目錄:
|
序1第一辑:书与生活吃食,将他带回阔别已久的故土——读唐鲁孙《中国吃》3
天南海北吃遍——读梁实秋《雅舍谈吃》5
纷繁的人间烟火——读梁实秋《雅舍人生》8
及时享乐,过时不候——读梁实秋《雅舍小品》10
文化的五味,艺术的五味——读汪曾祺《五味》13
几分感慨,几分从容——读赵珩《老饕漫笔》17
那由内在映射出的光芒——读冈仓天心《茶之书》26
为茶而生,拥茶而舞——读陈平原、凌云岚《茶人茶话》34
不问风轻云淡,独慕人间烟火——读钱理群、陈平原等《北京读本》37
点滴记忆中的江南味道——读钱理群、张中等《江南读本》41
是吃食,是文化,更是性情——读崔岱远《京味儿》48
京味儿,家的味道——读崔岱远《京味儿食足》53
五行八作北京范儿——读崔岱远《京范儿》58
华丽悠闲的小资情调——读殳俏《煮妇日记》62
回家,真好——读欧阳应霁《回家真好》65
生活,从诗意中拈出——读黄永武《爱庐小品.生活》71
平静消闲,自适自足——读黄永武《爱庐小品.灵性》77
锦上添花,生活很美——读陈子善等《花》81
我独爱的那枝花朵——读江川澜《夏目漱石的百合》87
平实随性话草木——读汪曾祺《人间草木》94
“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96
“大闲适”与“小闲适”——读周作人《周作人闲话》99
原始的率真——读洪晃《无目的美好生活》103
本色的通透——读王小柔《越二越单纯》108
压在心底的妄念——读倪匡《不寄的信》113
第二辑:生活与我忙与闲119
咖啡馆121
上岛124
人间烟火127
闲趣131
玩到痴迷134
做到极致136
趣味人生138
美141
欣赏143
喜欢145
幸福147
爱149
爱与争吵151
任性153
信任155
信仰157
个性159
直觉161
性向163
习惯166
谈谈女人168
小女人的快乐174
女人逛街176
女人的小情调——一条裙子183
我的慢乐生活186
享受阳光189
生命如诗,感恩感谢193
眺望四十不惑198
不惑201
异性间的友谊203
在人间205
漫谈工作207
我的宝贝209
圣诞故事211
美丽的平安夜215
幸福的康乃馨218
傍晚的红玫瑰220
楼前的夜来香222
洋槐花开225
摸知了228
捉麻雀231
做月饼233
油炸豆腐236
我家的菜园239
我家鹦鹉242
家246
家,自由与冥想250
重庆美食253
吃在台湾256
东京的吃食260
水煮牛肉263
一顿排骨266
最爱还是家乡味268
后记272
|
內容試閱:
|
迷人的抗争--序陈艳敏"书文化"系列丛书
"读图时代"的提出,好像就是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老照片》开始的。出版之始,意气洋洋的出版者,充满了把握大众文化发展先机的自豪。应该说,在转型的中国,在不断寻觅与探索文化发展思路的中国,"读图时代"的提出确是具有挑战的一笔。当然,如同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大众文化批判"和"大众文化辩诬"之争至今不衰一样,在中国,纷争也渐渐由此发展起来。话题早已由"读图时代"扯到了"影视时代""电玩时代"以及许许多多高新科技产品"攻城略地"的现实……忧心忡忡的读书人传递出更多的不安--从大众文化的流行所掀起的"娱乐至死"风潮,从电视、网络文化的繁盛对经典阅读的挤压,从文字阅读的失缺而导致的人类想象力和情感意境的覆没……几乎所有曾经在西方文化批判浪潮中出现过的预言,似乎已毫厘无失地在中国大地上重演着。我对流行文化并无偏见,甚至对电视、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敬意。且不说传媒的进步无不意味着民主的进程。单就人的文化权利而言,那些健康无害的、娱乐身心的大众文化产品,对民族性格的养成、社会风气的引导、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铸造,功不可没。但我们又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公交车里,手不释卷的中国人,还曾成为外国记者艳羡的风景,三十年后,公交车上、餐桌前,竟已幻化出一个个沉湎于iPad或手机短信、微信的身影。这使我想起二十几年前在日本电车上看到的一幕:飘挂于车厢的漫画,车厢里的站客们,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那些漫画,时不时发出傻傻的笑声……当时就想,天天浸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难怪世界讥讽你们成了"经济动物"!看今天的中国,当然不能只看拥塞在名品店里一掷千金、颐指气使的"土豪"们,不能只看蜂拥于旅游景点,高声大嗓、举止无忌的游客,也不能因为金字塔上"到此一游"的涂刻,使我们对本民族素质的评价落入自暴自弃的深渊。但我们真的不能不为本民族越来越少的读书量而惭愧。"浅阅读"的流行,使我们不能不对本民族精神风骨、情感深度和审美格调的前景,抱以更多的忧虑。这就是当陈艳敏女士把厚厚的四摞书稿摆在我面前的时候,令我吃惊,又使我倍感欣慰的原因。一位"痴书"之人,把自己读书的感悟与大家分享。这些感悟,并不深奥,但欢喜由衷。我注意到,从1998年9月读加缪的《置身于阳光和苦难之间》,到2014年2月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再到今日四本读书随笔的结集出版,这中间竟有着十六年的时间跨度。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十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艳敏女士始终在坚持阅读,并不间断地把它写成文字。阅读和写作时那种"心怀欢喜"的境界,是不能不感染我们的。使我们沉迷的,还有她多年读书养成的思考特色,这些构成了一个阅读者和言说者的个性魅力--她长于从众多经典著作中汲取精华,又自觉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区别开来,更注重捕捉书中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加以优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在的心得与感受,向读者呈现人文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传递从容、沉稳、专注状态下的阅读体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经过了时间滴注和书籍熏染的迷人气息,在浮躁的当下,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将吸引更多人成为读书之人、迷书之人。对熙熙攘攘的当下,可谓之"迷人的抗争"。"书话"之体自古有之,辑选有鲁迅、周作人、郑振铎、阿英、唐弢等人的近代书话丛书,也曾读过。"书话"与"书评""读书随笔",虽有内容的交叉,但在文体上还是略有不同的。前者更具书卷气和考据风格,后者则更重思想的阐发、情感的共鸣,触类旁通的感喟。"读书随笔"类的书籍,近年时有所见,但成如此规模者并不多。我很欣赏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这套"书文化"系列丛书时,对大众文化时代阅读心理的关照。它从四个方面,展示了好书对人类精神滋养的不同角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传承,展示经典对于人生的恒久魅力,以及灌注于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通过萃取众多作者羁旅作品中的精华,展示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风采特色、山川景致和人文内涵;《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通过对烹茶煮饭、莳花弄草等生活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讲述居家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向读者呈现浓郁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艺术氛围与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怀和艺术特质。从总的格局不难看出,出版者既吸收了当下文化界思想论辩的成果,追求丛书的品位,又保持着此前早已呈现的对大众阅读的尊重。这恰恰从一个角度证明,思想的活跃与论争,无论对论争的哪一方,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大有裨益的。是为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文化的五味,艺术的五味--读汪曾祺《五味》
好书读起来是享受,自然就读得快,汪曾祺的《五味》我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
酸甜苦辣咸,吃食五味,谁也少不了,离不开,但写吃食如果写成食谱,我以为就没多大意思了。汪曾祺的《五味》是散文的五味,文化的五味,艺术的五味,因此读来颇有滋味。即使免不了写食物的做法,也常常大而化之,加盐,加料,但并不写加几许,如国画之写意,于不做饭的我读来刚刚好。他由五味,常常带出一些生活的记忆,想起煮豌豆,就会想起北京夏天的雨;吃烂和蚕豆,就会想起卖烂和蚕豆的七十大几的老翁。偶尔也发一些感慨:"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在评点《卤锅》时他写道:"我想不如把话挑明了:有些人总想把自己的一套强加于人,不独卤锅,不独文化,包括其他的东西。比如文学,就不必要求大家都写主旋律。"其实毋须强加于人者,又何止文学?但更多的,还是拘泥于吃食的本身。有些时候,还是不要给生活附加太多的意义和负累。汪曾祺就有这份简单。"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客人不多,时间充裕,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愉快的。"而最令我惊喜的却是书的插图,五味的小文下,不时地配有作者亲自画的国画,《拌萝卜丝》下方,一大一小两个水灵灵的心里美,上题"吾乡有红萝卜、白萝卜,无青萝卜"。《苦瓜是瓜吗》文中一幅苦瓜,上书:"苦瓜和尚未尝画苦瓜;冬苋菜即葵,此为古人主要蔬品,滋味香滑,北人多不识。"说到蟹,下面是作者画的两只肥肥的大闸蟹,和其文字一样写意,两相搭配,甚为和谐。除了作者自己的绘画小品,时而还配有程致远的《溪泉品茶图》,齐白石的《蛋·棕子》《萝卜》,八大山人的《鳜鱼》,以及卖腐乳、卖豆腐脑、卖绿豆汤、卖水萝卜的街头速写,黑白印刷,不事张扬,都是文章自然的延伸。妙哉,《五味》。(《五味》,汪曾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10年2月第6次)
几分感慨,几分从容--读赵珩《老饕漫笔》
读《老饕漫笔》,读出的是味道。没有食谱的罗列,没有资料的堆砌,没有研究的刻板,有的,是一份徐徐道来的悠闲性情和随手拈来的感性与随意。在叙说吃食之时,间杂些生活回忆,将吃食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吃食,品出文化之美,也品出人生百味。悠闲是一种气质,更是优厚的物质生活铺垫出来的优雅性情。但凡对吃食有研究的饕餮客,首先必有一份优裕的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朝不保夕的人会有心思花样百出地研究吃食百味。比如赵珩,有官宦家庭的遗存,有书香门第的熏染,有吃遍大江南北的经历,有结识海内外名流、品尽山珍海味的际遇,见多识广和生活的优越造就了他"漫笔"中的丰富、从容和洒脱。然而赵珩先生毕竟是一文化人,骨子里有着文化人的简朴与淡泊。他说:"我虽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但从小却受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米度三关''的传统教育,老祖母常常告诫我要惜福才能载福,吃完饭总要看看我的碗里不剩下一粒米。"他在《说恶吃》一文中抨击铺张浪费:"过度的奢侈与浪费和饮食的讲究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愚昧和没有文化的体现。"他的书写得很平实,从国宴到街边小吃摊,未存任何偏见,追求的是吃的快乐和其中的文化氛围。他记忆里和他笔下那些与吃食相关的大人物小人物都活灵活现,因为那都是生活。在《老麦的粽子》里,"老麦没有自己的店,但在北京却有他为之服务的一百多家主顾。老麦有一部很旧,但看起来很结实的自行车,车后左右分别有两个很大的白洋铁桶,这就是他的''流动商店''";在《豆腐干絮语》里,他想起幼年时代祖母认识的一位尼姑,每年都给他家送豆腐干,"旧历年前必送到","她每次来,祖母都会给些''灯油钱'',大概是豆腐干实际价值的十倍不止。""有次旧历年前夕,老师傅冒雪而来,显得更加衰老而蹒跚,她的风帽和直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花。进屋之后她半天说不出话来,坐了很久才取了豆腐干来,那次拿得不多,她说身体不好,做得不如往年了。我记得那次老祖母加倍给了''灯油钱'',还让人去叫了一辆三轮车把老师父送回阜成门外。她临走时用手系风帽上的带子,半天系不上,还是老祖母替她系好的。老祖母嘱咐她以后不要在下雪天进城了,她点点头没有说什么。我们把她送到大门口,看着她上了三轮车,车子在漫天的风雪中远去,从后面望去,那顶黑色的风帽在雪中渐渐地消逝。"简单的人事之中,间杂着善良和悲悯的情怀,而人性之中的真善美,才是亘古永恒的。他随家人在一些常去的馆子里就餐时,也曾遇见陈毅、郭沫若、夏衍等社会名流,"他们那时轻车简从,十分随便,有时在雅间就餐,有时甚至就在外面的几张散座吃饭。"偶尔还曾遇见当时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与其拼桌吃饭。在北京、大陆各地、台湾那些大小的馆子里,他吃过别人的宴请,也宴请过海内外的朋友,见证了那些老字号与时代的一同变迁,见证了社会大背景下纷繁复杂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忆及吉士林,他说:"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这里也是大社会的一个小缩影,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更显得这里是一个很特殊的角落。"在《从法国面包房到春明食品店》一文里他写到:"自清末以来,北京东交民巷就是各国驻华使馆的所在地,在列强入侵、国家主权遭到践踏的年代,东交民巷成为一个不是租界的租界。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教堂,修筑了医院、银行,而在它的四周,许多为外国人服务的商业也应运而生,像专做西装的洋服店、走洋庄做古董生意的洋行、卖食品的面包房和肠子铺等等。法国面包房就是这样一家店铺。"五十年代初,法国面包房更名为"解放"。"解放的顾客成分非常鲜明,百分之七十可以说是长期顾客,其中有多年习惯''欧化''生活的知识阶层,逐渐走向没落的北京''宅门儿'',大学教授与协和、同仁的大夫,文艺界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以及不少当时外国使馆中的中国雇员和侨居北京的外国人。""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著名耳鼻喉专家徐荫祥教授,京剧艺术家裘盛戎、李少春,以及一大批说得上名字的翻译家、画家、作曲家和民主人士都常常光顾''解放''。家住在海淀的清华、北大的教授夫人们也常常坐上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来此采购。此外,这些人家的保姆们、厨师们也在这里混得厮熟,我家的厨师就是在''解放''与龙云家的厨师相识并成为莫逆之交的。"俨然一幅鲜活的社会图景。"在排队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经济地位和知识水平的接近,常常也有些交流。"六十年代初,"解放"与"华记"合并。七十年代初,"华记"更名为"春明","我在那时常常去买东西,仔细观察过顾客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熟面孔逐渐多了起来,这些面孔虽然经过浩劫显得憔悴和苍老,但却很难改变原来的气质。""从手和皮肤都能判断出这些顾客原来所属的社会阶层。"一个面包店,跨越了时代的变迁,亲历了社会的变革,承载了一个阶层的记忆。而更多的,还是平实、祥和的日常饮食。从北海的三处茶座,中山公园的藤萝饼,写到西安稠酒与泡馍,中山公园的藤萝饼,听来十分的诱人:"当时中山公园西路茶座儿用藤萝花做藤萝饼,据说是长美轩的传统。这种藤萝饼真可以说是就地取材,原料就是门前一架架盛开的藤萝花,摘下后用糖腌制为馅,皮则如同玫瑰一样的做法。""中山公园的藤萝饼有两大特色,一是所用原料,也就是藤萝花是现摘现做,十分新鲜,保持了花的色泽和清香,馅大皮薄,工艺考究。二是现做现卖,出炉是热的,既酥且香,这是饽饽铺卖的藤萝饼比不了的。"于雾霾弥漫的今天读来,似乎多了一份浪漫和诗情画意。而说起北京的食蟹也别有一番情调:"北京食蟹是在中秋前后,彼时菊花盛开,秋蟹正肥,持鳌赏菊是中国人在仲秋天气中的传统享受。旧时北京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落,秋雨初霁,新凉送爽,院中几畦盛开的菊花,廊下两株红透的石榴,室内也是盆栽的汉宫春晓或柳线垂金。三两好友,蒸一笼肥蟹,开一瓮陈年花雕,诗酒唱和,对菊剥蟹,是极快活的乐事。"从宫保鸡丁到伊府面,从爆肚满到何山药,赵珩先生在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吃食典故,如同食物的佐料,给他的文字增添了不少趣味。在谈吃的过程中,他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饮食观,比如他说"烹小鲜"如画水墨画:"总要有些留白,如果一方稍嫌空寂,可作为款识题跋的所在。再钤以朱印,就显得布局疏密得体,平衡有序。安排一桌筵席,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体现,山珍海味的堆砌只能是败笔,犹如一张绘画布局失当。"谈及名人与吃,他说:"在大快朵颐之时,谁想到什么''文化''?名人中的馋人大抵如此。而那些专谈''文化'',专去发掘''文化''的人,功夫在吃外,够不上馋人,大多是些想当名人的凡人。"而说到文人与吃,他说:"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文人实在是以食为地,以文为天,饮食同文化融洽,天地相合,才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于是才有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人对饮食除了烹饪技法、食材搭配、作料应用、滋味浓淡的要求之外,可能还有一种意境上的追求,比如节令物候,饮馔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成为与饮食交融的条件,春季的赏花,夏日的听雨,重阳的登高,隆冬的踏雪,佐以当令的饮宴雅集,又会是一种别样情趣的氤氲,这种别样的情趣会长久地浸润在记忆里,弥漫在饮食中,于是才使饮食熏染了浓浓的文化色彩,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深秋时分的赏菊食蟹,是文人雅集最好的时令,有菊、有蟹、有酒、有诗,又是何等的惬意。"读到这,我已经沉浸在那醉人的意境中了。(《老饕漫笔》增订版,赵珩著,三联书店,2012年6月第1版,2013年1月第2次)
点滴记忆中的江南味道--读钱理群、张中等《江南读本》
去西单开会去早了,顺便到旁边的图书大厦逛了逛,心想:兴许能碰上一两本好书呢。果然,在图书大厦二层的文学区--那是我关注最多的区域,我看到了这本《江南读本》。匆忙间将它从众多的书中抽出并迅速买下,一是因为江南是我向往的地方;二是,我想也是更重要的,我看到了"钱理群"三个字,钱老师的名字作为"大夏书系·地域文化读本"的主编出现在《江南读本》的书脊和封面上。信任是个莫名的东西,有些人见过一面甚至不曾谋面就可以为我们完全信任。钱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记忆已经无法回到十几年前的北大,虽然,钱老师也早已离开了那里的三尺讲台……但我知道,他这个主编一定不只是挂个名,一定是经过了一番精心选择,最后将精品呈现给读者。他在总序《认识你脚下的土地》中说到的情景我是可以预见到的,他说:"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重大课题。要引导人们去关心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感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欢乐与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我们当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大的文化工程,需要由很多人,从各个方面,长期进行下去,而我们所能做的仅是''一点一滴''地工作。但我们却几乎是怀着一种虔诚,去从事每一本书的构想、每一篇文章的选择,甚至每一条注释与导读的写作的。在编选过程中,我们一再朗读被称为''中国大地的行吟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愿所有的读者朋友都能与我们一起感受这样的刻骨铭心的爱。"藉着这份信任和江南的诱惑,我认真地读了它的每一章第一节,了解着江南的历史、江南的划分、江南的性格,也看到了朱自清、叶兆言、鲁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祝勇等作者笔下的"江南印象与记忆""江南城市与人""江南风物"和"行进中的江南",这些生于江南或久居江南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江南独特的社会人文景象。而在诸多的章节中,我印象最深的仿佛还是今天下午读到的"江南饮食"部分中周作人的《喝茶》、柯灵的《酒》、叶圣陶的《藕与莼菜》和叶灵凤《家乡的食品》。民以食为天,也许江南格调还是要到真实的世间景象和纷繁的人间烟火中去追寻。对于江南茶文化,周作人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和经验:"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在这份悠闲之中,是否早已融入了一丝江南味道呢?柯灵笔下的绍兴老酒则弥漫着经久的醇香。村里的酿酒人家,酒楼里的伙计老板、三教九流和鱼干、花生、茴香豆,都因真实而显得异常动人。而绍兴人饮酒,似乎也平添了一丝江南意趣:"现代都市人喝酒,多带歇斯底里性,寻欢,作乐,失意,都乐于从酒中找刺激,灌饱了黄汤,放纵他感情,失却了理智,一时借酒装疯,一时笑,一时哭,直到''玉山倒颓再难扶'',人事不知,成虑皆空。绍兴人嗜酒,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是意不在山水的正常醉翁,货真价实的一流酒友,深知酗酒足以伤身误事,经常、适量却有裨于身心康泰。他们为喝酒而喝酒,有如艺术家的''为艺术而艺术''……似乎只有他们,才懂得酒中的真味,和那些借酒浇愁,别有用心的大不相同。"叶圣陶想起故乡,更是首先想到了故乡康健的男女担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进城:"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或是较老的藕,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衣杉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继而他又想到了只有故乡才有的莼菜:"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在文的结尾,他说:"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有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幸,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而叶灵凤在《家乡食品》中提到家乡的香肚、欢喜团时,我不也想到了自己家乡靳家百年老店里产的香肚、香肠和儿时的"花喜团"吗?就在前不久,爸妈还托弟弟给我从老家带来了这样的香肚和香肠。自小时候起,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来客或改善生活,爸妈都要到他家去买香肠和香肚,时至今日,爸妈还会不时地托人将家里的肠和肚千里迢迢地带到北京。当这些肠和肚摆上餐桌的一刹那,真的感觉那是无可替代的家乡味道,是在北京找不到的家乡味道--而江南,在它独有的杏花春雨和寻常百姓的点滴记忆之中,也自有它无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