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艾莉絲.孟若封筆之作
紐約時報最受矚目好書
華盛頓郵報最受矚目小說
多項報章雜誌年度佳作
《追風箏的孩子》胡賽尼盛讚:被閱讀大眾低估的了不起小說家
《1Q84》村上春樹親筆翻譯、私心最愛的10位小說家之一
在這部卓越的小說集中,艾莉絲.孟若描寫出一個人因為某次意外的遭遇、決定不做什麼,或僅僅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命運轉折,而從此改變了一生,讓他或她離開原本的道路,選擇新的存在或思考方式。
孟若筆下的人物是有缺陷的,而且非常人性化:來到異鄉參加她第一次文學宴會的詩人,與老練的報紙專欄作家猛然滋生情愫;剛離開戰場的士兵,原本該回到自己的未婚妻身邊,卻選擇在目的地的前一站跳下火車;富裕的年輕女人與為她父親處理地產事務的已婚律師發生不倫之戀;通姦的母親和她被忽略的孩子;內疚的父親……透過孟若堅定的洞察力,這些生命以它們寧靜的深度吸引著我們,並以意外的轉彎使我們驚訝——
〈抵達日本〉年輕的女詩人第一次參加她的文學界宴會,孤寂的席間與一名記者互生好感,儘管無疾而終,卻在接下來決定帶著女兒、橫越大陸,奔赴一趟過程與結局都出人意料的旅程。
〈離開馬佛利〉家教嚴謹的女孩,某日竟在下班途中人間蒸發、不見蹤影;數年之後,曾於夜晚護送她返家的員警竟發現她帶著一雙兒女悄悄回到鎮上。但是,這女孩不僅再度離開了小鎮,還留下了兩個孩子……
〈採礫場〉與巡迴劇團裡的年輕演員發生婚外情的母親,帶著兩個女兒搬出原本的家,跟肚裡孩子的生父住到城鎮邊緣的採礫場拖車裡,等待生產。隨著冬天過去,原本看似自由的重生一如廢棄採礫場中的融雪,竟化作美麗卻薄弱的一潭深水。
〈天堂〉受人景仰的小鎮醫生,年輕時便因故與姊姊分道揚鑣、再不相往來;多年後,姊姊隸屬的室內三重奏巡迴到鎮上表演,醫生的妻子瞞著丈夫,邀請鄰居與三位音樂家來到家中同歡。然而,小鎮醫生回到家時,音樂會卻尚未結束。
〈自尊〉為鎮上銀行家之女處理會計事務的男子,兩人都因父母雙亡、長大後又單身,結成一股彼此照料卻又踏不進婚姻的交情。
〈柯莉〉富家女與為其父處理地產事宜的律師發展出不倫之戀。不久,一名女僕寄來了勒索信,兩人商討出一個解決辦法——並得到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火車〉剛退伍的年輕人,本來應該要回到故鄉、與他的未婚妻團圓,卻選擇在前一站跳下火車,進入一塊陌生的農場,與另一名陌生女子展開另一種人生。
〈湖景〉年長的婦人為了治療記憶方面的毛病,得去另一座城市看另一個專科醫生。她提前一天開車到達目的地,發現自己來到一個彷彿卡夫卡小說中的城市。
〈多莉〉為文壇二線文人作傳的文字工作者,與登門推銷化妝品的婦人結為好友,直到某日婦人的車拋錨、沒辦法離開,只得留下過夜。誰想得到,那婦人竟是自己丈夫的舊識……
〈終曲〉收錄四篇孟若的半自傳故事:眼、夜、聲音、親愛的人生。
本書收錄的14篇故事,大多發生在她的家鄉休倫湖附近,某些甚至離她的家很近——而一組驚人的四篇自傳體故事,則提供了讀者一個前所未有的、得以窺探孟若自身童年的機會。在她清晰的視野與無與倫比的說故事天賦下,《親愛的人生》展現了生活可以怎樣地古怪、危機四伏,又極度地平凡。
得獎與推薦
伊格言、黃崇凱、楊索 強力推薦
亞馬遜2012年11月份最佳書籍:你可以半期待備受愛戴的艾莉絲 孟若的新短篇集早已被人拿起來咀嚼:每個故事都值得讀上十來回、書角被折起來做記號(「跟我的感覺完全一樣!她怎麼會知道?」)、書脊裂開、封面被折凹。艾莉絲 孟若的優點被提過的次數已經多如過江之鯽,再講下去也沒意義,可是我還是得說:她是她這一行的大師。在她的第十三本短篇集裡,孟若再度將生命——真實、有瑕疵且微妙的生命——注入她的角色與設定(通常放在她的家鄉,安大略省的休倫郡)。她的同情心是她手中最強的武器,在這裡火力全開;然而這本新短篇集最教人滿足之處是最後四篇故事,綁在一塊砌成作者口中的「終曲」,是她筆下寫過最貼近自己珍貴性命的故事。
《書單雜誌》:這十四篇故事當中,有些會在孟若的熟悉世界裡(安大略省的農村與小鎮)探索出新方向,其他則追隨更類似的路線,角色與情境令人憶起過去的創作。換句話說,不論讀者對孟若的作品熟悉多少,她實際上都在每篇故事裡找到辦法讓平凡人的生活引人入勝。
《費城詢問報》:孟若迄今最棒的短篇集。
布萊德 霍普(Brad Hooper):「供不應求的幕後故事」:首刷即十萬本,佐證了孟若的國際知名度。
《紐約時報》書評:這世上最偉大的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不只是在我們的年代,而是任何時代皆然。
《華盛頓郵報》:沒有其他作家如此擅長描繪愛情的弱點、生命的困惑與挫折,或能透過最細微的姿勢與語調轉變透露的背叛……《親愛的人生》的故事破壞了一票創意寫作規則,卻再度建立起孟若短篇作品中的心理鋒利感、脆弱感及大師文筆。
《歐普拉雜誌》:艾莉絲 孟若再次展示了她名不虛傳的短篇小說大師名聲。
《芝加哥論壇報》:無比敏銳……沒有其他作家能用如此少的字說出這麼多故事。孟若那寶石般的節制句子底下蘊藏著豐富的礦脈。
《誠報》:讀艾莉絲 孟若的作品就像在喝水——讀者幾乎不會注意到字句,只感覺到被抑制的口渴……每個句子背後皆是一個世界,比整本小說的許多句話招喚出的國度更加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