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等等问题实实在在存在于众多中国家庭当中,这些教育问题对于各位家长来说可算是普世的话题。然而归根结底需要家长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与孩子到底是什么关系?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姜萌编著的《中国家长怎么办》从家庭教育本质出发,关注家庭角色之间的关系、立场,剖析家庭生活细节问题,给出家庭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全文诠释了中国家庭教育根深蒂固的家庭关系问题,并给与了颠覆传统的批判与解读;作者以辛辣的笔调解读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提供解决一切家庭类似问题的方法。近三十年的家庭教育图书,从未如此犀利!
|
內容簡介: |
姜萌编著的《中国家长怎么办》是一本引导中国 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图书,打破家长”神圣”的概念 ,从哲学角度对比了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提出家长 与孩子平等理念。由此引申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其实是 家长的自我管理问题。家长要具备结果思维,着力培 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抓大放小,做 一个有层次有见识的家长。《中国家长怎么办》结合 世界最新理论,从需求、性格和个性化三个维度提出 了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为 中国的家庭教育困局指明道路。
|
關於作者: |
姜萌,全羽教育创始人、首席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清华大学硕士。曾受邀担任清华大学职业辅导月辅导师,浙江大学特聘生涯顾问讲师,曾受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数十所高校进行生涯规划讲座,出版多本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类畅销书,曾多次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专访。
|
目錄:
|
1 师出无名:父母原来不神圣
1.1 从动机来看,何来神圣
1.2 从义务来看,何来神圣
1.3 从门槛来看,何来神圣
2 人人平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2.1 养育关乎信仰,平等源于独立
2.2 平等的核心:别人的事儿你管不着
2.3 同事模式:只是建议和引导
3 家庭“教育”不存在,责任全都在家长
3.1 所谓家庭教育,不过是人格的较量
3.2 家长“自杀”:管住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
3.3 最惨的家长:被孩子踢出个人世界
4 监护不等于过度保护,抚养不等于饲养
4.1 为孩子好,不等于孩子好了
4.2 不让孩子犯错,最终会铸成大错
4.3 从“妈妈打桌子”看责任教育的缺失
5 小事儿别计较,大事儿别糊涂
5.1 努力事小,选择事大
5.2 成绩事小,成才事大
5.3 成功事小,幸福事大
6 家长没见识,孩子没本事
6.1 最大的见识,是知道自己没见识
6.2 意识的八个层次:不做低层次的家长
6.3 增长见识:无法回避的终身学习
7 孩子的需求,家长的机会
7.1 需求:孩子的方向盘与发动机
7.2 替代与重建: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上瘾
7.3 无条件的爱:懂需求的家长让孩子离不开
8 因材施教:性格色彩与家庭教育
8.1 自我认知:不同家长不同色
8. 2 对症下药:不同孩子不同色
8.3 亲子互动:性格色彩大碰撞
9 个性化教育:让孩子做一流的自己
9.1 定制化:满足独一无二的个性需求
9.2 持续化:顺着孩子的生命力量前行
9.3 全人化:知识、能力与良知的全面提升
后记:以爱之名,不忘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