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一年之际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休。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莫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
|
目錄:
|
论预言
论坚毅
论想象力
论友谊
命运的安排往往与理性不谋而合
谈谈衣着习惯
谈小加图
论人与人的差别
论年龄
论良心
论身体力行
论授勋
论父子情
论书籍
论荣誉
论勇敢
论后悔
论转移注意力
|
內容試閱:
|
论年龄
我不能同意我们现在确定人的寿命的办法。我见古代哲人与一般人的算法不同,他们将人的寿命算得短得多。小加图对想要阻止他自杀的人说道:“像我这把年纪,难道人家还能说我死得太早吗?”可那时他才四十八岁。他认为这个年龄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算作高龄了,因为有多少人达不到这个年龄呢;有的人议论说,按他们说的自然寿命——我不知道该叫什么——人是可以指望多活上几年的;由于人受着大自然的摆布,我们人人都会遭遇许多不测,如果那些人运气特好,可以免遭不测,他们是可以多活几年的,否则不测之事可能使他们活不到他们预期的寿命。等到年老力衰再寿终正寝,这样的死法是少之又少最不常见的;给寿命提出这样的目标,指望着老死善终,那是做的什么好梦啊?我们现在只把老死称为自然死亡,好像一个人从高处掉落摔断脖子,遇上海难给淹死,染上瘟疫得了胸膜炎死去都是违背自然的,好像这些倒霉事都不是我们平时要遇到的。可不要听信这些鬼话:也许倒应该把一般的、非一般的死,不比其他的死更自然;这是最后的、极端的死法;它越是不可企及,我们就越不应该指望它;这正是我们不可能超过的四办碑,是自然法则规定不得超越的;它让人活到那个时候,则是它的特别照顾。这是它出于特别的优待,在两三百年的时候里仅仅赐予个把人的豁免权,让他在漫长的一生中不会遇到它所布下的艰难险阻。
因此,我认为要注意到这样一点,就是我们已经达到年龄是很少有人达到的。既然人一般都达不到这个年龄,那就说明我们年纪已经够大了。既然我们已经超越了通常的限度,即我们的真正寿命,我们就不应再指望超出很多了;既然我们已经看着世人纷纷死去自己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死亡的厄运,我们就应该承认,庇佑我们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好运一定不会长久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