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關於作者: |
济群法师,当代著名高僧,沩仰宗第十代传人。
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工作。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擅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济群法师是学修并重的僧人,他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让人生更智慧”的理念,并结合目前社会现状,为大众解说、传授正法。为使佛法走近生活,济群法师从不排斥使用现代工具辅助弘法,所以早在20年前便开始使用电脑,为信众答疑解惑,在10多年前便建立个人主页并相继开办网络佛学院、开设个人博客、微博等,目前拥有粉丝40多万人。近年来,济群法师还积极投身于建设大型公益性学习组织——菩提书院。
|
目錄:
|
【禅修】
凡圣只在迷悟间
正念,使浮躁远离
由观而自在——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正念的修习
过这样的七天——七日禅开示
【调心】
心,人生的导演
寻找心的本来
心灵环保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
【对话】
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闲云野鹤,却对世界保有热情
|
內容試閱:
|
过这样的七天——七日禅开示
这次过来,正好是研究所的禅修周,机会难得。我平时四处弘法,真正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这次会尽量安排时间参加禅修。
目前佛教界的修学,尤其是学院式的教育,过于偏向理论学习,在实修方面引导不足。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包括一些法师,虽然懂得很多教理知识,但有能力用起来的却寥寥无几。就像一个学了无数治病方法的人,以为自己包治百病,但操作起来,却连头疼脑热都治不了。更糟的是,我们学的法虽多,可习气毛病也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文凭而学,我们已经忘却学佛的真意所在。
是不是要学那么多教理?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其实,关键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为什么学,能不能学以致用,能不能解决当下的心灵问题。
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即使学得再多,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法知识,人生观不会因此改变,认知模式不会因此改变,起心动念不会因此改变,甚至生活方式也不会因此改变。我们所学的这一切,就像漂在水面的油花,看起来虽然斑斓,但对内心没有丝毫影响。在它的下面,还是原来的观念,还是原来的心态,还是原来的习气,还是原来那个十足的凡夫。这样的学,真是一件悲哀的事。
那么,所学怎样才能产生作用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听闻的法义转化为正念,转化为自身认识。
一、正念
正念有两种,一是观念上的,一是心行上的。首先要确立观念上的正见,进而通过禅修,将之落实到心行。这一转化至关重要,否则,佛法还是佛法,我还是我,就像水和油,即使放在一个容器中,还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
在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左右未来发展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念头。正是这个念头,促使我们去选择,去发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在我们做出的决定中,有哪一项不是念头决定的呢?在人生道路上,又有哪一个片段离得开念头的作用呢?所以说,念头虽然无形无相,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我们常常把学习教理当做目的,甚至把经营法务当做目的,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心,关注自己的念头。换言之,我们都是活在不知不觉而非觉知的状态。
因为对念头缺乏觉察,我们就无法将所学教理用来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我们更多只是将之当做一种知识,最后把搞研究、写文章当做目的。这是目前佛学院教学中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道理学得越多,我慢越重,凡夫心越重。
我不希望以这种模式来培养学生,也不希望戒幢佛学研究所成为这样一个研究所。因为这样的人既不能解决自身问题,也无法为社会带来真实利益。
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好。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寻求佛法,寻求帮助。当然,这一情况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佛世时就已存在。所以,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谈玄说妙,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灵疾病,解决生命存在的烦恼迷惑,是非常务实的。正因为如此,佛陀又被尊为医王。他了解众生的病状,了解治疗的方法,能够根据对方的不同问题善加对治,毫无谬失。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同样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使命。这就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解决问题的见地和操作经验,否则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即使能照搬一些经典中的道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作用有限。唯有将所学教理落实到心行并融会贯通,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成竹在胸,对症施药。这就需要通过禅修,通过切身实践,将书本中的法义进行转化,转化为用得起来的能力。
当下的五蕴身心,就是我们最好的道场。修学佛法,就要以此作为切入点。现代社会很重视管理,学校也设有许多相关专业。但他们所说的管理,只是管理企业,管理员工。而佛法所说的管理,是管理我们的心,管理我们的念头,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管理。
如果对心缺乏了解,我们就会陷入不良串习,陷入重重烦恼。所以,没有什么比正念更重要的。我们所学的教理,包括出家的生活方式,最终都是为培养正念服务的。树立正见,是为了培养正念;诵经念佛,也是为了培养正念;受持戒律,还是为了培养正念。如果没有正念,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灵,不可能有自在的人生,更不可能给予他人究竟的帮助。
佛法的所有修行,无非是解除妄念和培养正念,此外别无其他。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重中之重,否则,学得再多也是南辕北辙。
对学佛来说,善学和不善学有很大差别。善于学,即使所学不多,但每一点都能汇归到内心,使之产生作用。而不善于学的话,学得再多都是表面功夫,缺乏实际内涵。
什么是善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有没有迫切的希求解脱之心?有没有强烈意识到烦恼对生命的过患?如果没有这样的希求和意识,学佛是很难相应的。此外,方法也非常重要。在未来的教学中,研究所将把禅修作为一项重要课程,生活上的管理也会更加严格。
对修学来说,如法的生活也是重要助缘。佛世时,比丘们生活在水边林下,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求,从而全身心地精进于道业,这就很容易和法相应,和修行相应。
禅修不是要修出什么外在结果,它所做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觉性,这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有欠缺。但这种觉性却被无始以来的妄念之流所遮蔽,想用短时间的禅修来截断众流,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让生活变得简单、清净。没有如法的生活,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天这个红尘滚滚的时代,我们简直是没希望的。
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众生的烦恼特别重,干扰修行的诱惑特别多。所以修行者少,成就者更少。以往只要山门一关,寺院就能和外界彻底隔绝,故称方外之地。但在今天,很多寺院都成了旅游胜地,终年游人不绝,加上无孔不入的网络、手机,如果不具备相应定力,是很容易受到干扰的。
所以,七天的禅修不只是在这里坐一坐,而要摒弃诸缘,带着觉察的心做每件事。不论座上座下,都要专注于正念的训练,专注于觉察力的培养。
希望大家在七天中过这样一种生活。
二、禅修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通过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
简单地说,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心总处在不知不觉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泥潭那样,使内在的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淹没其中,失去作用。
同时,无明带来的烦恼妄想,又在内心形成巨大的生命瀑流——既是心念之流,也是生死之流,轮回之流。在这样的瀑流冲击中,我们是不能自主的,时而散乱,时而掉举,时而昏沉。散乱,就是追逐外境;掉举,就是摇摆不定;昏沉,就是昏昧不觉。
这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状态带来的过患?是否意识到,正是这种状态使我们活得很累,很疲惫?因为心总是在追逐这样那样的念头,忙个不停。更要命的是,这种忙乱是永久的,没有尽头的。只要没有解除无明,没有平息妄念之流,我们就会在追逐念头的过程中,不断纵容它,强化它,不断制造更具冲击力的瀑流。
如果不停止这样的追逐,痛苦是没有尽头的,轮回也是没有尽头的。禅修所做的,就是改变这样的生命现状,从心念之流中脱身而出,进而平息这些奔腾不已的瀑流——这是我们最重要也最紧迫的任务。不要以为出家就万事大吉了,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在原有串习中。刚出家时可能会有所收敛,如果不是刻意防范,这些串习很快会卷土重来。
禅修也是缘起的,离不开良好的助缘。打坐时,坐姿和身体状态都很重要,都是培养正念的增上缘。虽然说禅超越一切形式,但念头和气脉有一定关系,所谓“心息相依”。所以,各种禅修方式都很重视调息和调气的基本训练。此外,如法的生活也很重要。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不同念头的需要。这些念头驱使我们追求相应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这些生活方式也纵容并发展了我们的念头。
所以佛陀特别制定戒律,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是成就正念的重要助缘,所谓“由戒生定”。戒律的作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止持阻止不良行为,这也是对不良心念的阻止。另一方面,戒律又以种种规范令我们简化生活,减少贪著,从而将全部心力用于发展正念,而不是在妄念之流中左冲右突,精疲力竭。
有了戒律的保驾护航,我们就容易把心带回当下。其实,当下的训练并不复杂,关键是认真对待——认真地走路,认真地吃饭,认真地待人接物。所谓认真,不是常人以为的较真,而是把心专注于当下。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吃饭;经行的时候,专注地经行,专注地走好每一步——抬腿、落腿,抬腿、落腿。
在座上的禅修中,则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大家不是第一次参加禅七,都有自己比较相应的方法。佛随念也好,观呼吸也好,只要认真去做,都是训练觉察力的重要基础。
过这样的七天——七日禅开示
这次过来,正好是研究所的禅修周,机会难得。我平时四处弘法,真正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多,这次会尽量安排时间参加禅修。
目前佛教界的修学,尤其是学院式的教育,过于偏向理论学习,在实修方面引导不足。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包括一些法师,虽然懂得很多教理知识,但有能力用起来的却寥寥无几。就像一个学了无数治病方法的人,以为自己包治百病,但操作起来,却连头疼脑热都治不了。更糟的是,我们学的法虽多,可习气毛病也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文凭而学,我们已经忘却学佛的真意所在。
是不是要学那么多教理?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其实,关键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为什么学,能不能学以致用,能不能解决当下的心灵问题。
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即使学得再多,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法知识,人生观不会因此改变,认知模式不会因此改变,起心动念不会因此改变,甚至生活方式也不会因此改变。我们所学的这一切,就像漂在水面的油花,看起来虽然斑斓,但对内心没有丝毫影响。在它的下面,还是原来的观念,还是原来的心态,还是原来的习气,还是原来那个十足的凡夫。这样的学,真是一件悲哀的事。
那么,所学怎样才能产生作用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听闻的法义转化为正念,转化为自身认识。
一、正念
正念有两种,一是观念上的,一是心行上的。首先要确立观念上的正见,进而通过禅修,将之落实到心行。这一转化至关重要,否则,佛法还是佛法,我还是我,就像水和油,即使放在一个容器中,还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
在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左右未来发展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念头。正是这个念头,促使我们去选择,去发展,去经营自己的人生。在我们做出的决定中,有哪一项不是念头决定的呢?在人生道路上,又有哪一个片段离得开念头的作用呢?所以说,念头虽然无形无相,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我们常常把学习教理当做目的,甚至把经营法务当做目的,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心,关注自己的念头。换言之,我们都是活在不知不觉而非觉知的状态。
因为对念头缺乏觉察,我们就无法将所学教理用来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我们更多只是将之当做一种知识,最后把搞研究、写文章当做目的。这是目前佛学院教学中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道理学得越多,我慢越重,凡夫心越重。
我不希望以这种模式来培养学生,也不希望戒幢佛学研究所成为这样一个研究所。因为这样的人既不能解决自身问题,也无法为社会带来真实利益。
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好。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寻求佛法,寻求帮助。当然,这一情况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佛世时就已存在。所以,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谈玄说妙,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灵疾病,解决生命存在的烦恼迷惑,是非常务实的。正因为如此,佛陀又被尊为医王。他了解众生的病状,了解治疗的方法,能够根据对方的不同问题善加对治,毫无谬失。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同样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使命。这就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解决问题的见地和操作经验,否则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即使能照搬一些经典中的道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作用有限。唯有将所学教理落实到心行并融会贯通,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成竹在胸,对症施药。这就需要通过禅修,通过切身实践,将书本中的法义进行转化,转化为用得起来的能力。
当下的五蕴身心,就是我们最好的道场。修学佛法,就要以此作为切入点。现代社会很重视管理,学校也设有许多相关专业。但他们所说的管理,只是管理企业,管理员工。而佛法所说的管理,是管理我们的心,管理我们的念头,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管理。
如果对心缺乏了解,我们就会陷入不良串习,陷入重重烦恼。所以,没有什么比正念更重要的。我们所学的教理,包括出家的生活方式,最终都是为培养正念服务的。树立正见,是为了培养正念;诵经念佛,也是为了培养正念;受持戒律,还是为了培养正念。如果没有正念,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灵,不可能有自在的人生,更不可能给予他人究竟的帮助。
佛法的所有修行,无非是解除妄念和培养正念,此外别无其他。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重中之重,否则,学得再多也是南辕北辙。
对学佛来说,善学和不善学有很大差别。善于学,即使所学不多,但每一点都能汇归到内心,使之产生作用。而不善于学的话,学得再多都是表面功夫,缺乏实际内涵。
什么是善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有没有迫切的希求解脱之心?有没有强烈意识到烦恼对生命的过患?如果没有这样的希求和意识,学佛是很难相应的。此外,方法也非常重要。在未来的教学中,研究所将把禅修作为一项重要课程,生活上的管理也会更加严格。
对修学来说,如法的生活也是重要助缘。佛世时,比丘们生活在水边林下,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求,从而全身心地精进于道业,这就很容易和法相应,和修行相应。
禅修不是要修出什么外在结果,它所做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在觉性,这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从来没有离开,也从来没有欠缺。但这种觉性却被无始以来的妄念之流所遮蔽,想用短时间的禅修来截断众流,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让生活变得简单、清净。没有如法的生活,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天这个红尘滚滚的时代,我们简直是没希望的。
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因为众生的烦恼特别重,干扰修行的诱惑特别多。所以修行者少,成就者更少。以往只要山门一关,寺院就能和外界彻底隔绝,故称方外之地。但在今天,很多寺院都成了旅游胜地,终年游人不绝,加上无孔不入的网络、手机,如果不具备相应定力,是很容易受到干扰的。
所以,七天的禅修不只是在这里坐一坐,而要摒弃诸缘,带着觉察的心做每件事。不论座上座下,都要专注于正念的训练,专注于觉察力的培养。
希望大家在七天中过这样一种生活。
二、禅修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通过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
简单地说,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心总处在不知不觉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泥潭那样,使内在的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淹没其中,失去作用。
同时,无明带来的烦恼妄想,又在内心形成巨大的生命瀑流——既是心念之流,也是生死之流,轮回之流。在这样的瀑流冲击中,我们是不能自主的,时而散乱,时而掉举,时而昏沉。散乱,就是追逐外境;掉举,就是摇摆不定;昏沉,就是昏昧不觉。
这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行状态。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状态带来的过患?是否意识到,正是这种状态使我们活得很累,很疲惫?因为心总是在追逐这样那样的念头,忙个不停。更要命的是,这种忙乱是永久的,没有尽头的。只要没有解除无明,没有平息妄念之流,我们就会在追逐念头的过程中,不断纵容它,强化它,不断制造更具冲击力的瀑流。
如果不停止这样的追逐,痛苦是没有尽头的,轮回也是没有尽头的。禅修所做的,就是改变这样的生命现状,从心念之流中脱身而出,进而平息这些奔腾不已的瀑流——这是我们最重要也最紧迫的任务。不要以为出家就万事大吉了,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在原有串习中。刚出家时可能会有所收敛,如果不是刻意防范,这些串习很快会卷土重来。
禅修也是缘起的,离不开良好的助缘。打坐时,坐姿和身体状态都很重要,都是培养正念的增上缘。虽然说禅超越一切形式,但念头和气脉有一定关系,所谓“心息相依”。所以,各种禅修方式都很重视调息和调气的基本训练。此外,如法的生活也很重要。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不同念头的需要。这些念头驱使我们追求相应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这些生活方式也纵容并发展了我们的念头。
所以佛陀特别制定戒律,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是成就正念的重要助缘,所谓“由戒生定”。戒律的作用大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止持阻止不良行为,这也是对不良心念的阻止。另一方面,戒律又以种种规范令我们简化生活,减少贪著,从而将全部心力用于发展正念,而不是在妄念之流中左冲右突,精疲力竭。
有了戒律的保驾护航,我们就容易把心带回当下。其实,当下的训练并不复杂,关键是认真对待——认真地走路,认真地吃饭,认真地待人接物。所谓认真,不是常人以为的较真,而是把心专注于当下。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吃饭;经行的时候,专注地经行,专注地走好每一步——抬腿、落腿,抬腿、落腿。
在座上的禅修中,则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大家不是第一次参加禅七,都有自己比较相应的方法。佛随念也好,观呼吸也好,只要认真去做,都是训练觉察力的重要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