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此书立足小说文本,以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小说语言观念的流变、语言变革下文学的转型与变迁为整体背景,择取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探讨小说语言的时代结构中的文化、社会因素,分析语言与当下历史的深层联系;另一方面以作家个人风格为维度,以个体风格的变迁说明现代小说语言与历史、革命、政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探讨意识形态权势下性别与个体风格的湮灭.
|
內容簡介: |
《现代小说语言——在权势与自由之间》由王中编著。
《现代小说语言——在权势与自由之间》摘要一部小说史也就是一部生动的语言史,它并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或语言风格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学记号的历史。它包括小说语言形式及其伦理意义,即它与历史、政治、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以及由此形成的种种语言权势,比如各种意识形态权势,和来自文学本身的传统惯势或作家群体所组成的语言结构权势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对小说自由精神的阻遏。20世纪中国小说语言就是权势与自由的交错地带。
从本体论上说,文学语言包括小说语言是对认知语言的固定“象棋”法则以及所有潜规则的冲击与突破,它是遵循人内在灵魂的召唤,行进于自由之途上的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文学语言和人一样,自由是其本质,是它的“应然”,然而却身处不自由的处境之中,是为它的“已然”。语言与人都同时走在由“已然”向“应然”的无限敞开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途中。文学语言的自由是由一连串不断的“反”与“自反”的动作来完成的,即对一切权势、规约、命令、工具性和奴隶性的“反”。这种颠覆性所带来的必然是旧的语言规范的扩大或消失,由新的语言质素形成新的语言规范,规范一旦确立又必被瓦解。于是文学语言的自由就是不断的解构建构,而这种分解组合运动发乎语言、文学、人三位一体的内在自由性需求。
20世纪中国小说语言与自由多在经验自由和意识形态的格局中,进入不了语言、文学、人与自由的本体论关系。
同时20世纪中国文学处境又恰恰决定了这是个最值得讨论与深入的问题,——很难找出其他国家的文学能够像中国文学一样处在如此激烈、全面、漫长的意识形态权势之下。因而探讨20世纪中国小说的语言自由和权势问题就格外有意义。近代以来的文学变革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使古典艺术中代表民族普遍精神和政治文化统一性的语言体系被打破;同时使语言的价值伦理意义被着力强调,文学以外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力量介入,使某种占主流地位的语言模式具有潜在的权势性。从五四的思想式写作,30年代的革命式写作,以及40年代、5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文学的马克思主义式写作和政治式写作,整个中国文坛一直是价值语言系统的权势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渐形成一种经过严密编码的语言系统、思维模式、写作模式以及能指所指间极其固定的对应关系。个体风格成为孤独自我的象牙塔,其内在的自由光辉照亮了小说语词各种不确定而可能存在的关系,并作为一种遥远的启示被关在历史的牢狱之中。另一方面,就语词本身而言,五四之后,小说语言是以建立一个欧化的逻辑理性的语词规范为准绳的,它挣脱了传统文学语言师法自然、浑然天成的自由状态。然而转回身来,小说语言又必须挣脱这种欧化的束缚,回到民族口语和方言的温暖故土。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文学新纪元的开始,小说语言的本体性得到普遍认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的自由性被强调到一个空前的地步。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小说创作,先锋小说在通向言语自由的路途中大大前进了一步。然而随着所谓的“现代”或“后现代”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文学在文明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日益泛化,文学所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越复杂,它本身的自由性和言语自由就越不可想象。先锋文学所开创的这个貌似无限自由的状态,正是“整一化”、“全球化”甚嚣尘上的世界内部价值进一步崩溃的征兆及其文学化表述。它甚而大大扩张了语词复制性的功能,并对各种权势话语兼收并揽。因而可以说,从意识形态的“思想”到先锋小说的“技术”,20世纪中国小说面临的危机换了一种形式,但同样是关于“诗”的危机,即关于那个最高的言语自由的危机。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在途中”。言语自由是文学不可阻遏的内在趋向。小说的写作仍然是对语言至福境界的一种热切的想象。不管能实现与否,我们对它的期望和理想应该是:小说应成为语言的乌托邦。
|
關於作者: |
王中,女,1978年9月生,安徽无为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目前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史论”等。
|
目錄:
|
序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言语的自由和人的自由
一 文学语言的自由和人的自由
二 反抗权势
三 权势、自由与现代小说语言
第二章 晚清到五四:为权势所攫取的小说语言
一 小说的地位、“身份”/小说的尊严与本身
二 可质疑的“现代性”
三 分裂的言语体系
第三章 言文一致——言语自由的理论尝试
一 语言形态的变革
二 思维理念的变革
三 自由的虚妄
第四章 “问题小说”:概念写作与价值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 概念写作与价值语言
二 文眼与小说
三 二元对立的语言结构
四 “故事”与“话语”
第五章 性别政治现代小说话语——以丁玲为例
一 女性私语:“我要,我要使我快乐”——《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2月)
二 私语与革命:“管什么眼睛管什么心/只有一种信仰固定着我们大家的心”——《给我爱的》(1931年8月初旬)
三 私语与政权:“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临江仙》(1936年12月)
第六章 方言:特殊的小说语言
一 方言作为一种小说语言的历史
二 方言作为一种小说语言的特质
三 方言作为一种小说语言的危机
第七章 言语狂欢和人的自由——先锋小说家的语言实验及意义
一 个体言语意识
二 虚构的权威
三 民间资源与西方传统
第八章 “先锋”之后——关于当下文学语言的反思
一 语言本体论的谬解
二 语言的复制性
三 语言的阴柔化
四 隐喻时代
附录
小说语言的传承与变异:从“先锋”回到“革命”
一 在变异中传承:语言的复制性
二 在传承中变异:语言的隐喻性
“说”的传统与“叙”的精神——论老舍短篇小说的叙述腔调
一
二
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