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人的苦乐观

書城自編碼: 227376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李振纲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706933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3-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60/94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3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清洁
《 清洁 》

售價:NT$ 296.0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第十三位陪审员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6
《 凤凰卫视这些年(中国传媒业破局者自述,揭开一个传媒巨头崛起的秘密 一段关于人文与理性精神成长的真实回忆) 》
+

NT$ 349
《 人口论 》
+

NT$ 882
《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4) 》
+

NT$ 882
《 葛剑雄文集二 亿兆斯民 》
編輯推薦:
《中国人的苦乐观》是中国人系列丛书之一,中国人系列丛书共五册,分别是《中国人的饮食奥秘》、《中国人的悠闲》、《中国人的悟性》、《中国人的忌讳》、《中国人的苦乐观》。这是一本人生启示录。现代人的生活是否一定比古代人的生活更合理?现代人是否比古代人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古代人的生存智慧在现代是否已毫无价值、抑或它仍能对现代人生有所裨益?这是本书所要回答的。不过这种“回答”主要是让古人现身说法,通过分析古人的苦乐体验,用古人的生存智慧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
內容簡介:
《中国人的苦乐观》苦与乐,犹如生与死,是人生之旅中一对基本矛盾。设想死后的快乐就像设想生时没有痛苦一样,想入非非,不近情理。孔子云:“未知苦,焉知乐?”离开苦的经历便无从觉解乐的真谛——苦乐参半是人生。苦乐本无界,心宽是良师。这是一本人生启示录。现代人的生活是否一定比古代人的生活更合理?现代人是否比古代人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古代人的生存智慧在现代是否已毫无价值、抑或它仍能对现代人生有所补益?这是本书所要回答的。不过这种“回答”主要是让古人现身说法,通过分析古人的苦乐体验,用古人的生存智慧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
關於作者:
李振纲(1956— ),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大学图书馆馆长,政法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哲学,宋明理学,儒学与传统文化。近年出版学术著作《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等6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多篇,担任河北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河北百科全书》副主编,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级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改革开放二十年“百名优秀大学生”,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兼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目錄
绪言:苦乐参半是人生1
第一章中国最痛苦的三个天才23
第一节屈原自沉的哲思24
第二节漂泊诗魂

——李白的生命苦旅33
第三节王国维的文化涅槃41
第二章庄子的精神世界63
第一节对儒家信念的否定64
第二节对人类理智的嘲笑68
第三节自由与幸福的省思73
第四节旷达幽默的生活艺术78
第五节漆园之哀怨在万世83
第三章在无可奈何中活得潇洒85
第一节寓苦闷于放达的魏晋名士86
第二节委运任化,心与道冥

 ——陶渊明的生存智慧97
第三节心无沾滞,随缘放旷

 ——苏东坡的生活艺术108
第四章明代人的“快乐”119
第一节鹦鹉不爱金笼120
第二节人生不可以无笑126
第三节人情必有所寄而后乐137
第四节金圣叹的“不亦快哉”142
第五章酒茶诗书画棋琴147
第一节文人的“酒神”精神148
第二节茶是一种智慧156
第三节诗书画棋琴164
结语:《半半歌》的启示171
內容試閱
苦与乐,犹如生与死,是人生之旅中与自我始终相伴随的一对基本矛盾。生就意味着在痛苦中寻求快乐,死则意味着痛苦与快乐的终结。人们设想死后的快乐就像设想生时没有痛苦一样,想入非非,不近情理。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反对离开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去思考死后的问题。我们也不妨说:“未知苦,焉知乐?”离开“苦”的经历也无从觉解“乐”的真谛。

痛苦与快乐作为人生两个互补的色彩,均是客观现实的。如果说痛苦是指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烦恼,那么快乐则是指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肉体的快乐与痛苦主要取决于物质条件的高低。一般地说,社会越是进步,科技越是发达,物质财富越是丰富,人的肉体快乐越多,而肉体痛苦越少;而人的精神上的痛苦与快乐,则不直接取决于客观条件的状况,也就是说,人类精神的快乐并不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成正比。人能否获得精神上的幸福,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有合理的人生观、良好的精神修养和高超的生活艺术。

现代人的生活是否一定比古代人更合理?现代人是否比古代人享受到的幸福更多?古代人的生存智慧在现代社会是否已毫无价值,抑或它仍能对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有所补益?这正是本书所力求回答的问题。不过这种“回答”不是用笔者的话语作答,而是让古人“现身说法”,用古人的智慧启迪现代人的心性,使现代人的生活更趋合理。

据某位先知说,“天堂”里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地狱”中只有痛苦,没有快乐。但那毕竟是天堂和地狱,与我们人世无关,我们也无从验证。我们只知道人间有痛苦,也有欢乐,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烦恼,也亲身感知过肉体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

佛教哲学讲“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神圣的真理。苦谛是对人生作出“苦”的基本价值判断;集谛追究苦的原因;灭谛提出舍苦得乐的解脱目标;道谛则提供到达涅槃之境的方法途径。四谛义基本上概括了佛教关于人生解脱的基本教义。我们且不说“灭”谛所讲的圆寂后的涅槃境界是否真的那么清净、凉爽、快乐,是否到处洋溢着莲花的芬芳。我们没有到过那个地方,只好存疑,我们也不好鲁莽地断言“八正道”能否把我们的魂灵超渡到彼岸世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佛教关于人生之苦的基本判断和对苦的原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现实的真相。按照“苦谛”的理解,人生的本质便是感受痛苦。此苦不但包括肉体上遭受的种种病痛折磨,而且强调人的精神状态难得片刻安宁,时刻经受妄念的迷惑折磨。从无常的观点看,人的肉体生、老、病、死之苦连绵不断,人的精神本性则得陇望蜀,永难安息。世界瞬息万变,没有常存之物,个人就如恒河沙数中的一介微尘,在茫茫苦海中生生死死,苦多乐少。佛教通常将人生之苦归为下述八种:

一曰生苦:十月怀胎,幼体关闭在暗如地狱的母腹中,母亲喝口热汤,胎体如滚油灌顶,母亲吸口寒气,胎体如寒风彻骨。出生时皮肤触接外物犹如刀刮针刺。生苦之状,不一而足。

二曰老苦: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是百年。人至老年,发白齿落,五官失能,神智昏昏,朝不虑夕,悲苦难言。

三曰病苦:人食五谷,难免生疾。小则卧床,大则断魂。久病之体,骨瘦如柴;久病之心,忧愁悲切。

四曰死苦:生命无常,死期终至。寿终之时,全身分散离解,气闷痰塞,无人能救;回光返照,神智暂清,望见亲人,倍感神伤。且将弥留,忽闻恶道鬼魅相逼,好不阴森。

生、老、病、死之苦主要指肉体之苦,另有精神之苦三种:

一曰爱别离苦:人总喜欢与自己喜爱的人与事在一起,永不分离。但世事无常,美景不永。男女相爱,难解难分,花前月下,柔情似水;忽来一个生离死别,鸳鸯成单,孤影悲鸣,终成一生之恨。

二曰怨憎恚苦:不是冤家不聚头。人总不想与自己讨厌的人与事在一起,但命运偏好捉弄人。两人分明性格有异,水火难合,但偏偏聚在一起。一矛一盾,针锋麦芒,烦恼至极。

三曰求不得苦。人生在世,欲壑难填,得陇望蜀,神魂不安。一物得不到固苦,得到后难免又生他欲,且所求愈奢,所苦愈深。

最后一苦,名“五阴盛苦”。“阴”又称“蕴”,五蕴指组成人的身体和精神的五种要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会集为人的身体和精神,使一切痛苦有了汇集之处,所以人难免要在世间轮回流转,不得安息。

佛教认为,人生众苦根源于贪欲(贪)、仇恨(嗔)和愚昧无知(痴)。要解脱轮回之苦,从人生苦海中超渡出来,就要按照佛经所说的真理,看破红尘,断灭六根,离开这个嚣乱的世界。

佛教对人生之苦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它设计的解脱之路过于寂寞凄冷,且有严重的非人生倾向。试想,人一旦泯灭了生存意志,岂不成了非人?人一旦完全否定了自己的人性,当然就再谈不上有属人的痛苦。然而,这种代价岂不过于沉重?谁能相信一个对痛苦一无所觉的人还有能力享受幸福和快乐?可见,佛教用否定现实人生的办法去换取来世的幸福,对于多数俗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人类之所以留恋现实的世界,那是因为人间除了“苦难”的一面,还存在着幸福和欢乐。于是在佛教的出世主义哲学之外,有另一种圣人创立了一套入世主义的哲学,那就是儒家人生哲学。与佛教冰冷的悲观主义不同,儒家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温柔敦厚的乐观主义。翻开儒家第一部圣经——《论语》,第一段“子曰”讲的全是快乐或与快乐有关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