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读词通识》是文学通识系列之一,文学通识系列共五册,分别是《读词通识》、《读诗通识》、《读赋通识》、《读曲通识》、《读古文通识》。关于《读词通识》说到的词,我们本能想到的是宋词,这是和唐诗齐名的文学创作体裁,也是中国特有的古典文化。《读词通识》词有着别样的风情,有小桥流水、花壁佳人的绵绵情话,也有一声叹息、愁比情长的无奈悔殇,更有江山如画、杀寇报国的慷慨激情。我们读词就要理解其中缘故,词牌名、韵调、大小词、长短调缘何而来?为何而出?词人何以作词?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读词通识》为读者解读的要点。
|
內容簡介: |
《读词通识》词是中国文学交响曲中一个晚生却独特的乐章,从隋唐试声到两宋奏鸣再到金元明清的余韵悠长,词以自己非凡的表现散发出无可抵挡的光芒。读词,我们会陶醉于它参差的句式、婉转的音韵;填词,我们在古典与现代的跳转中融合虚实疏密、风雅兴寄;品词,我们在名家名作汇成的花海中沉静而自然地沾染每一缕甜香。那些几百年间陆续出现的词论更是活泼生动、字字珠玑,闪耀着永恒的词学价值。词之美风情万种,词之美摇曳多姿,词之美过目难忘。
|
關於作者: |
高方(1972— ),博士,教授,散文作家。历任中学教师、杂志社编辑、记者、高校教师、学术期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积极践行“学术与文学相熔,义理与辞章同在”的写作理念。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楼梦学刊》、《求是学刊》、《北方论丛》等处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新概念文学写作论纲》、《左传女性研究》等理论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散文》、《中华散文》、《中央日报》(台湾)等处,出版散文集《相逢何处》等,2012年参与撰稿的六集文献纪录片《文化伟力》在央视播出。
|
目錄:
|
第一章 词史简论
一、隋唐试声
二、五代絮语
三、北宋放歌
四、南宋低吟
五、金元清音
六、明世独白
七、清季绝响
第二章 词体格式
一、词牌与词题
二、小令与长调
三、急曲与慢曲
四、短句与长句
五、四声与押韵
六、平仄与对仗
第三章 填词要义
一、择调与定韵
二、起承与转合
三、意象与意境
四、虚实与疏密
五、风雅与兴寄
六、古典与现代
第四章 品词例说
一、温庭筠《菩萨蛮》
二、韦庄《菩萨蛮》五首
三、李煜《虞美人》
四、欧阳修《蝶恋花》
五、柳永《雨霖铃》
六、苏轼《定风波》
七、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八、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
九、李清照《声声慢》
十、陆游《诉衷情》
十一、姜夔《扬州慢》
十二、吴文英《风入松》
第五章 词论推介
一、李清照《词论》
二、王灼《碧鸡漫志》
三、张炎《词源》
四、沈义父《乐府指迷》
五、陈霆《渚山堂词话》
六、杨慎《词品》
七、李渔《窥词管见》
八、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九、刘熙载《艺概》之《词概》
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十一、况周颐《蕙风词话》
十二、王国维《人间词话》
附一:常见词谱举要
附二:平水韵部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词史简论
读词通识
第一章词史简论
只要说起“宋词”两个字,相信很多人的眼前都会浮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而舌尖更会涌起一种绵长的况味。这画面里会有缓缓的清歌、翩翩的舞袖、飘香的美酒、高悬的明月,五色迷目五味杂陈。但词其实是从隋唐出发的一种文体,历经300多年的酝酿与发酵,终于成就了宋词夺目的光芒,为我们留下了大江东去的激昂、月夜梅痕的清雅,留下了直白畅达的高歌、婉转迂曲的低吟。经由金、元、明、清,那些挥毫填词的人们同样用他们的锦心绣口锁定了词体的辉煌。
一、隋唐试声
词起于隋唐,是其时新兴的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十分重要且极具特色的文体之一。只是在隋唐时期,词所呈现的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还没能在诗歌和散文等众多文体的包围中脱颖而出。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陈廷焯《词则》自序说:“风骚既息,乐府代兴。自五七言盛行于唐,长短句无所依,词于是作焉。词也者,乐府之变调,风骚之流派也。温韦发其端,两宋名贤畅其绪。风雅正宗,于斯不坠。金元而后,竞尚新声。众喙争鸣,古调绝响。”这些论断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词体产生的原因。
隋唐之际是词体产生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是啼声初试。《白雨斋词话》说:“唐人词,所传不多,然皆见作意。即于平淡直率中,亦觉言近旨远。正如汉魏之诗,语句虽有工拙,气格固自不同。至五代则声色渐开,瑕瑜互见,去取不当,误人匪浅矣。”
从发展的角度看,隋唐词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一是敦煌曲子词时期的民间方式;二是盛唐至中唐时期向文人词过渡的重要时期;三是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晚唐阶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