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

書城自編碼: 227184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陈果[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2844097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8/25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售價:NT$ 1030.0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NT$ 879.0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NT$ 614.0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售價:NT$ 281.0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NT$ 307.0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NT$ 458.0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NT$ 447.0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售價:NT$ 406.0

編輯推薦:
人们经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药,能够疗治一切伤痛。其实应该更确切地说,对于伤痛,时间能够做到的不是疗治,而是淡忘。外人当然能够轻易淡忘,但是当事人又怎么能轻易忘却?
在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中,芦山人民也饱受地震摧残,然而五年后,一柄从地底偷袭的尖刀再一次深深刺中芦山。只是这一次,刀锋更为肃杀和凛冽,造成196 人遇难,21人失踪,13464 人受伤,数十万受灾群众痛失家园!
在如此巨大的苦痛面前,芦山人民能够做什么?当然不是坐等时间流走,而是奋起重建!快一年了,现在这里的重建工作已经初具成效,而其中的艰辛一点一滴值得世人铭记!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和作者陈果一起,走进芦山,看一看那些饱经苦难的人们,如何在那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重新建设美好的家园!
或许,我们这样,也能够得到温暖和力量!
內容簡介:
《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属于报告文学,是一部由60多篇日记组成的作品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富有才华和爱心的年轻作者陈果随同工作组成员在灾区一待就是几个月,他根据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采用日记体的形式,实录了自己在芦山地震灾区见到的灾后重建一线工作。
重建工作千头万绪,受灾村民千姿百态,要一一记录下来实属不易,但陈果做到了。不止做到了,他还做得很好。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行文所至都是朴实的文字,但就是这些朴实的文字,把灾情的惨烈、灾区的艰辛、灾民的隐忍与灾后的重建巧妙地组织起来,描绘出一幅幅富有现场感和冲击力的重建长卷,再现了一个举世关注的大事件和大场面。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个能量塔,能够源源不断地辐射出浩然正气、澎湃能量,使读者永远对现在、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關於作者:
陈果,男,四川汉源人,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爱好写作,已在国内多家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若干。
目錄
转捩点
挺进芦山
花落春仍在
每周一“歌”,由此开唱
不安静的黎明
新安,安心
团圆
车过凤凰村
袁家铺子
为什么?
人情赛黄金
冰与火
“北极心”
可以理解的“官话”
节后第五天
那一抹红
记录的价值
东风徐来
580,9484
穿行在石刀背沟
半杯水
亲戚们
“砖木结构”的一天
与良心邂逅
“还有左手”
苍蝇也是肉
山高人为峰
在路上
山乡“洋”房
钟灵“欲”秀
双石双面
清仁清零
太平太窘
大川大考
宝盛盛情
飞仙“非”先
思延思变
龙门开门
准备好了吗?
回家
约定
甘溪头之困
“来了!来了!”
家有“熊猫”
走丢的鞋子
拨云见日
“飞”来横福
另一只肩膀
大“权”在握
变迁
村长很忙
报答
对台戏
雪中行
“慢慢走,慢慢享受”
全家福
余震
堕落者及其对立物
“最高境界”
胡沟纪事
再向胡沟行
“春天来了!”
远方的家
乔迁之喜
在一起
除夕里的芦山
“马”到芦山
不是尾声 (代后记)
芦山是一座山(附录)
心向芦山 ——我的震后24 小时
內容試閱
“还有左手”
2013 年10 月23日 星期三 晴
“被剁手10 岁男孩安慰母亲:我还有左手。”今天的凤凰网首页,一条消息让人悲喜交集。
面对地震,62 岁的王玉富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眼睁睁看着自家房子被震得东倒西歪,自己却束手无策。
和那个10 龄童一样,王玉富的信心和希望从来不曾被灾难掳掠。地震当天,在解放军帮助下,王玉富用彩条布搭起帐篷。第二天,他把家中腊肉全部拿出来,让左邻右舍分而食之。第五天,他想尽千方百计,赶着自家一头近300 斤重的肥猪“强制”犒劳患难与共的解放军将士。
如果不是别人提起,这些事情,王玉富都忘得差不多了。我是从《解放军报》一篇题为《王老汉杀猪记》的小特写里,触摸到过往之事的余温。
“只要命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来。”半年后的今天,与王玉富偶然相遇,他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还有左手”的那个男孩。
王玉富家住龙门乡青龙场村付家营组。青龙场村农房重建在全县启动最迟,直到昨天,付家营组第一栋全新重建的农房才正式开工。
修的是木房,因为要拉排架,200 多人前往帮忙。王玉富不服老,从昨天到今天,他一直在建房现场忙前忙后。
付家营组五户人家齐齐定下修房的日子,主心骨是王玉富。“早建一天房少受一天冻,这是天灾,不能什么都等着政府,更不能吃饱了不知道放碗。”就是王玉富这句话,让几户本家亲戚下定决心动手建房。
安排工期时,王玉富却躲在后面。他说:“让王光辉先修,他家娃儿快出生了,不能让娘儿俩受冻。”
原来,大家修的都是木房,请的是同一拨木匠。
30 岁不到的王光辉于是成了全组灾后重建第一人。
前辈的体贴让王光辉感动,而他受王玉富影响最深的,则是面对灾难时的乐观和坚忍。春节前搬进新家应该是没有悬念了,他眼下正盘算着去上里古镇考察学习房屋装修,为以后开农家乐打好基础。
“房子没了,龙门还在。龙门好山好水,我们还愁没好日子过吗?”这是王光辉的真心话。
大川河从付家营流过。河水一直静静流淌,河边的姜学友家,雄心勃勃的新家梦却一度被那场不堪回首的梦魇打断。
地震前,姜家正在修建新房。地震一来,姜学友没了辙也没了心思。
9 月的一天,姜学友一家重新踏上了追梦之旅。“这次地震帮我增强了质量意识,我一定要把房子修得更牢靠。”姜学友告诉我,虽然修房子要花不少钱,但他不怕,“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说的就是这个理。”
姜家新房一楼现浇已经完成,再过几天,养护期一过,就可以进入二楼墙体施工程序。眼下本来可以消停一下,姜学友却没有闲着,他正在清理老屋的标砖。修新房需要花钱的地方多,该省就得省。
正午的阳光下,标砖映红了姜学友的脸。
告别姜学友,眼前的画面无缝衔接地切换。
昨天这个时候,我与王敏再次见面,地点是他排队拉砖的砖厂。阳
光很好,他的脸色也一样。
他拉到了砖,这比预期提前了两天。小伙子是个急性子,上砖本不是他的事,他却戴上手套,和工人们一起忙活。
我又和他聊了一会儿。他告诉我,这车砖原本是给张体平家拉的,因为排得久,石刀背沟另一户建房的人家已停工待料。所以,这车砖要给两户人分着用。
我去砖厂之前,在工作组办公室,几位领导正在研究落实标砖供应措施。该跑的地方都跑了,该打的电话都打了,该写的报告都写了。我从他们的交谈中知道,这种排队拉砖的局面很快就将得到缓解,我于是对王敏说,砖很快就不是问题了,到时你就可以有利润了,修房子的钱也就有得赚了。
对于这个见义忘利的小伙子,我已经说不清是喜欢还是敬佩。他什么时候能让自己车上的标砖属于自己,什么时候能赚够修房子的钱,竟然都成了我关心的问题。
无论如何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年轻就是本钱,只要舍得吃苦,修大房子是早晚的事。”
我心里一个激灵:这句话,与“还有左手”何其相似!


“最高境界”
2014 年1 月9日 星期四 晴

1 亿元港币,这是震后第三日,“中国首善”邵逸夫为芦山地震灾区捐出的款额。
三天前,叱咤娱乐圈半个多世纪的邵逸夫驾鹤西游。“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同他充满传奇的一生那样,邵逸夫行前留下的这一句话,这些天来被人们一次次提起,并作为对他最好但绝不会是最后的缅怀与致敬。
收音机里再次传来这句令人感佩不已的话时,今天日记的题目倏然在眼前浮现。其时我在从思延返城的路上,而在思延,从李小刚那里,我听到的一句话,与“邵氏语录”不仅句式相近,而且气息相通。
李小刚说来是个“官”。要问“官位”多大,这么说吧,如果县官是一粒芝麻的话,他大概就是一粒尘埃。
官小口气大。第一次竞选草坪村大房子组组长,李小刚放出“大话”:“当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大家服你。要干就要让大家翘大拇指,绝不会让人戳脊梁骨。”
也怪,发出去503 张选票,一句话“拉”来420 多张。
大拇指还真为小伙子竖了起来。而竖拇指的,远不止大房子组的一千来号人。
故事从2013 年4 月20 日讲起。
这天,李小刚要往成都一家超市发送2 万只鸡蛋。李氏养殖场出产的绿壳鸡蛋一直供不应求,超市老板担心他违约,头天晚上,李小刚的手机再次响起。
“放心吧,按时到货,除非天塌下来。”通过电话,小伙子给对方吃了“定心汤元”。
谁知道天真的就塌了下来。
2 万只鸡蛋发出去了,交货地点改在乡政府。“送给解放军和老乡们吃”,冲乡领导匆匆说过这一句话,李小刚一路小跑往大房子赶。至于这么做是不是违了约或者会有什么后果,他没有工夫去想。
养鸡场建在思延和清仁交界的苗溪。看着沿途的惨状,李小刚一路上自责不已:受灾了,最先出现的应该是组长。
不幸中的万幸,大房子组伤员虽多,没有人因灾死亡。
他在全组巡查一遍,回到家中已是午后。院子里一片狼藉,李小刚视而不见:“快把灶支起来,架锅煮饭!”
余震不断袭来,村民们有家难回。吃饭,成了当务之急。
父亲李西林、母亲余国兰、爱人周永霞冒着余震,抢出家里的大米腊肉,为村民们煮起大锅饭。
闻到饭香,组里的老人孩子不再心慌。一家人忙不过来,左邻右舍的媳妇大娘都来帮忙。
李氏养鸡场每天产蛋1800~1900 只。一只不少全部进了大房子组父老乡亲的肚子。
李小刚平日里还做着租售木料的生意。不等大家开口,他先表了态:有需要尽管拿,只是要节约,别让一户人搭不起帐篷。
第二天晚上,天空下起雨来。看着一些人家雨水打湿了被子,李小刚恨不得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当雨布。
大锅饭一煮就是五天。这些天里,养鸡场的蛋,全部下到了李家支起的大锅里。而料场堆放的1000 多根杉木,也被村民如数搬走。
震后第五天,李家粮仓见了底。也是那个时候,援救加自救,村民们解除了衣食之忧。
李小刚这才陪着周永霞去了一趟甘溪头。那里是周的娘家。
从县城到甘溪头,满城满路都是解放军和志愿者。体育馆前,一个志愿者费力地啃着干馒头;而在甘溪头,几名战士的午餐竟是生水泡面。
亲眼所见深深刺激了李小刚,他责问自己:你怎么这么自私,只管众乡亲,不管解放军?!
夫妇俩当即商定,在县城和甘溪头架起锅灶,烧开水,煮鸡蛋。
县医院外的红绿灯前,是周永霞的“摊拉”;而甘溪头的“炊事班长”,是周永霞刚刚发展的“下线”:母亲高世芬。
李小刚则回了大房子。一处废墟前,他开起社员会:解放军和志愿者千里迢迢来帮我们,现在人家没菜吃,我们不能装聋作哑。
一棵棵一车车的菜于是被送到了解放军和志愿者的营地。
好几次,人家要么拒收,要么非得付钱,李小刚脱口而出的总是那句话:只许你们有情,就不准我们有义?!
有人要他留下姓名和电话,李小刚说:我的名字叫“芦山人”。
接连10 天,除了安顿受灾群众,李小刚天天拉着蔬菜往县城赶。
家里房子塌得不成样子,能喂300 多头猪的圈舍有一面墙几乎全部倒掉,李小刚把这个“烂摊子”全部交给了老父老母,他心中装的全是“大事”——他管大房子组的事叫“大事”。
村委会主任王文斌算过一笔账,震后救灾,鸡蛋和木料,李小刚分文不收,直接贡献不下十三四万元。按他现在每年1800 元的“工资”计算,这个组长,他要“白干”75 年。
不能算的账是,地震后,李小刚终日为“大事”忙碌,李家存栏的猪从最多时的300 多头缩减到眼下的40 头,而他一直盘算的扩大养鸡场规模的事,不得不由此搁浅。
这些在李小刚看来不足为外人道的“小事”,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
李小刚开养鸡场,至今不过4 年。
本来是公司+ 农户的模式,按照合约,每个鸡蛋回收价不低于2 元。由于当时市场并没有打开,李小刚找到公司卖蛋时,人家硬是从鸡蛋里挑出了骨头,他送去的1820 只蛋,“合格”的只有20 多只。
李家差不多要砸锅卖铁了,就连县城仅有的一套房子,也用作了抵押贷款。
前前后后,李小刚往养鸡场投入了90 多万元。2012 年,养鸡场第一次扭亏为盈。
一家人的愿景是用三至五年时间回收成本,还清贷款。想来不是太大的问题。前提是,没有遇到这场地震。
如今前提不在了,李小刚操心的事也变了。还账的事,没时间想也懒得去想。重建却拖不得慢不得,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听得出来,对于大房子组的重建进度,李小刚颇为自得:过境的351国道和铜头引水工程进展顺利,组里209 户的维修加固全部完成,75 户重建户中,只有2 户尚未动工,其中1 户进侨爱新村2 期工程,已经报了名交了钱,另一户在越南打工,春节一回家,马上就能开工。
组里的大账算得一清二楚,家里的小账却是一塌糊涂,李小刚离当年所说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越来越近,还是越走越远?
从李小刚脸上,我已经找到答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