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1. 在工作中好好修行,快速提升工作技能,勇于做个职场高手
2.修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人共事,而工作上所必须的奉献精神与专注的心,更是修行的重点。
3. 在《人生》杂志的《人生导师》专栏中连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4. 海峡两岸畅销100万册;张国立、李连杰、林青霞、罗大佑等名人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正是从心灵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工作的一本书。圣严法师从更高、更广的视角出发,以追求自利利他、共同成长为大前提,与我们分享他对工作的种种智慧洞察。圣严法师针对工作的意义、薪水、享受、EQ等一般大众所关心的主题重新下定义,如:利他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最高的EQ就是抱持慈悲心、同情心、关怀心与欢喜心;薪水不是工作的所有代价,只是代表雇主对我们的感谢;真正的享受是安闲,而身心平安就是最大的享受。
|
關於作者: |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佛学大师、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种,包括“禅修精华系列”(《入门》《观念》《法脉》《公案话头》《默照》《五停心四念处》《活用》)《正信的佛教》《禅修指引》《寰游自传》等,这些著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圣严法师于2009年2月3日下午四时圆寂,享寿80岁。
|
目錄:
|
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002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007
为磨炼自己而工作 012
有利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017
工作好修行 022
谈年轻人创业 027
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033
如何面对中年失业? 038
第二篇 做事的艺术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044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049
跟压力说再见 055
工作要赶不要急 061
工作与心安 066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072
工作与休闲 077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082
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088
工作安全与身心安稳 094
顺境、逆境 099
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105
真正的悠闲 110
第三篇 工作场合的人际相处
办公室哲学 116
办公室的饶舌与中伤 121
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126
合作与服从 131
留住人才的方法 136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141
最好的领导者 146
第四篇 团队的合作法门
六和敬的意义 152
身和同住 158
口和无诤 163
意和同悦 168
见和同解 173
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178
利和同均 182
利益为大家所共有 187
戒和同修 191
了解共识 196
|
內容試閱:
|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工作绑住,无法抽空好好“修行”,认为修行是悠闲的人才能做的事;有些人则认为,一旦全心投入修行,便无法专注于“世俗”的工作!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失衡的,因为修行炼心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人共事,而工作上所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与专注于当下的心,更是修行的精髓。
本书正是从佛法修行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工作的一本书。阅读时,不妨让我们暂且抛开一般人对“好工作”所抱持的刻板印象,诸如考虑薪水高低、福利奖金、公司规模等,让圣严法师带着我们从另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出发,以追求自利利他、共同成长为大前提,与我们分享他对工作的种种智慧洞察。
在这三十八则短篇中,圣严法师针对工作的意义、薪水、享受、EQ等一般大众所关心的主题重新下定义,值得我们细细思量,例如:利他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最高的EQ就是抱持慈悲心、同情心、关怀心与欢喜心;薪水不是工作的所有代价,只是代表雇主对我们的感谢;真正的享受是安闲,而身心平安就是最大的享受。
至于如何克服工作中最恼人的压力,圣严法师本着禅的精神,要我们专注于当下,让心发挥最高效率,并超越自我局限,换个角度看待事情。团队合作方面,法师则建议我们运用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六和敬”,从身体、言语、意念、见解、利益、规则六个面向来实践。
既然工作占去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何不好好利用当中的人、事与场景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并且利益他人?下回当你听见朋友即将辞去工作专心修行,或即将进行几个月的闭关修行时,不需要羡慕,也不必苦恼自己时间不够。如果能用心体会并活用本书中的智慧,你会惊喜地发现:不仅工作好修行,修行也已在工作中,不再有分别了!
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仔细想想,倦怠的问题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时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所带来的困扰。过去的农村社会,环境相当单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里工作所接触到的不外是草地、泥土,以及自己所畜养的动物、耕种的植物,而不是形形色色的人。现在的工商社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上有领导、下有部属、左右有同事,总之,遇到的都是人;即使是没有顶头上司的老板,也要与客户或政府部门互相往来。正因为人际关系复杂,所以许多人都觉得生活在现代社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禁羡慕起古人,只用天天种田就好了,不需要面对这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会产生种种问题,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立场不同,层次也不一样,所以难免会有冲突、会起摩擦。然而,你可曾想过,对方带给你麻烦的同时,也许你也带给了对方麻烦;对方为你制造困扰时,可能你也同样带给了对方困扰;你觉得无奈,对方也会觉得无奈!这样不是非常公平合理吗?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在贡献一己之力,参与这个社会的运作,不仅仅是为了领薪水、换取温饱而已。人人都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每天吃饭、穿衣、睡觉、走路,一切的生活资源,都是靠各行各业许许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确保供应无虞,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拥有并维持今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因此,在一个互助合作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管拿不拿薪水,只要有一个人不工作,这个人就会为别人制造更重的负担。在人类社会的合作关系之中,我们自己就是一个组成因素、提供一份力量,所以一个人如果放弃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便是逃避了他的社会责任。
在工作团队中,有些人智慧高,能力、技术都在平均水准以上,但是却和其他人拿一样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似乎并不公平,可是换个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结缘。有能力结人缘,奉献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萨精神吗?所以,如若改变思考方向,心里也就释然了。如果不想做菩萨也没有关系,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奉献,你在功德银行里,就多了一份储蓄,存得愈多,福德、福报就愈大,这也是一种工作的所得。
因此,人在社会上,应该不断成长,增进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尽一己之力来为社会服务,这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只要有机会能让我们奉献,我们都应该感到高兴。建立服务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对职业产生厌倦感,也不再一味地无奈。如此一来,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当今社会的一种现实写照:“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大学刚毕业的人最大的困扰。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向政府贷款继续读书,毕业进入职场后,会从薪水里逐年扣抵偿还贷款;若找不到工作,政府也有完善的失业救济制度。
台湾目前人浮于事,失业率年年升高,父母亲难免会责怪孩子:“别人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怎么你整天待在家里,也不积极地去找工作?”失业的人待在家里受到奚落,到外头求职或出行也要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找不到工作令人觉得很痛苦,因而自卑。其实不是他们不想找工作,而是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因为长期处于家庭、学校这些单纯的环境中,进入社会以后,面对种种竞争及复杂的关系,往往无法适应,导致他们不断地换工作,或是干脆辞职,终日枯坐家中。
有一个大学毕业的男生,已经三年没有找到工作,他的父母来问我应该如何是好。
我告诉他们:“你的孩子身强力壮,可以学做木工,做泥水匠,或是做各式各样体力的工作啊!”
他的父母不以为然地说:“那怎么可以,我的儿子是大学毕业的,怎么可以做工呢?”
我说:“你们的观念错了。我在美国认识一位律师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他就去学做木工,不断深造进修,手艺愈来愈精湛,最后还成为木匠学校的老师,专门教学生如何做精致的工艺,不但备受尊敬,收入也不比一般公务员差。”
大多数人都希望学以致用,但是我也看到许多人毕业后就改行。
有一位毕业生,大学时主修法律,结果却到邮政局上班,我很好奇地问他:“学法律的人不是应该当法官、律师或检察官吗?”
他回答说:“因为这些执照不容易考取,正好碰到邮政局缺人,而且我一考就考上,所以就去上班了。”像这样不是也很好吗?毕业后不要急着精挑细选,有工作就先去做做看,然后一方面留心是不是有其他更适合的工作,再另谋出路。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叫做“随顺因缘”。一切事情都要因缘和合,因缘成熟了,自然能左右逢源,想要的马上就会得到;因缘还未成熟之前,即使你碰得头破血流,还是会到处碰壁,找不到好工作。所以,身为毕业生的父母与师长,应该辅导他们建立掌握因缘的正确求职心态,帮助他们健康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为磨炼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这种反应其实是正常的。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心不容易定下来,造成流动性高,变动频繁。所以工作变动性大,是非常普遍而且可以理解的现象。
当人们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最好时,正反映出对自己的不够了解,因为人生没有一定的方向,做这样觉得不好,做那样也觉得不好,做一行怨一行,结果没有一行是称心如意的。
我在美国认识一位年轻人,他平均三个月换一个工作,而且总是会跑来告诉我换工作的事。他说世界上没有好工作可以让他持久做下去,我告诉他:“因为你不是好人,所以没有好工作给你。”他反驳说:“我怎么不是好人?我很忠诚、努力,一个人可以做两个人的工作,所以不论到哪里老板都欺负我,看我很会做事,就把两份工作给我一个人做,所以我做一做就走人了。”
我告诉他:“为什么人家只做一份工作,你要做两份?而且你做一做就走掉了,是既不了解自己,又没有毅力的表现,当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但有难念的经,而且天天都有经要念。若平常遇到困扰,不知道如何解决,却又不想办法,久了就会变成死结,卡在那里了。可是这里一旦卡住,到另外一个地方也会卡住。无论逃到哪里,因为问题没有解决,心存逃避,仍然会重蹈覆辙。
在日本,有些公司为了考验新进员工的毅力,会要求他们去打禅七。打坐很苦,会腿痛、背痛,坐着不准动又不准讲话,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如果熬不过就跑掉,这种人当然不能录用,因为从中可看出他们面对问题时的逃避个性,当然就不录用。这样的磨炼,考验的是毅力,而不是体力和智慧。
许多公司行号任用新人,都会看新进人员的经历,第一个工作做什么?做多久?第二个工作的情形如何?如果资历又短又经常更换,很可能就不会录用,即使任用了,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这类人,因为他们可能随时会辞职。老板不能信任、重用这类人,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工作上没有前途。
因此,奉劝年轻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工作,一定要耐心磨炼自己,不要只是为了轻松赚钱,而要锻炼自己的毅力。就算老板什么也不教,还是能学到毅力,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转换工作,到自己觉得可以发挥专长的地方去。
在求职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有毅力、恒心,以及长远心,只要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不管哪个老板,都会器重你,工作必然会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