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社会分配法研究

書城自編碼: 226609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經濟法/稅法
作者: 李永成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855268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1/28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注释版(第三版) 》
+

NT$ 564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 》
+

NT$ 540
《 商事律师税法实务:税务筹划操作指南与案例解读 》
+

NT$ 247
《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释义(唯一一本官方指定的释义版本,由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及不动产登记中心权威阐释立法原意,助力反腐,调控房产,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
+

NT$ 612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民三庭)庭长孔祥俊最新专著!紧密结合3Q大战等大量最新热点案例,全面阐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商标法等如何实现创新性适用。法官、律师必备实务好书!) 》
+

NT$ 351
《 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指引与实务解答 》
內容簡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对社会分配法给予一个全景的认识。这其中,重在实践路向,即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解决从法治的角度提供一条明晰的路向,明确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机制,理出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确立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总体思路并完善相关法制。为此,本书主要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回答什么是社会分配以及什么是法学意义上的分配;二是如何基于多学科的分析视野为社会分配法寻求理论基础;三是如何确立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和机制;四是对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应作出怎样的规划;五是如何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的复杂状况;六是如何确立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理路;七是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应作出怎样的检讨和完善;八是如何从法制建设入手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分配的不公这个重要而特殊的问题。本书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法规制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中央经济政策的地方执行研究
——以招商引资为例
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研究
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
当代中国税法理念转型研究
——从依法治税到税收法治
社会分配法研究
關於作者:
李永成
1972~2012年,河南博爱县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经济法人本主义论》(独著)、《经济法理念研究》(合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合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合著)等;在《现代法学》、《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经济法》、《经济法实务教程》等教材多部。
目錄
前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分配法
(一)研究社会分配法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社会分配法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分配法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对社会分配法的界定及研究旨趣
(一)社会分配法的界定
(二)研究旨趣
第一章社会分配法之一般
一、什么是社会分配
(一)什么是分配
(二)为什么要“社会”分配
(三)分配主体
(四)分配对象
(五)分配方式
(六)分配不公的判断方法
(七)社会分配与不平等
二、什么是法学意义上的分配
(一)法学意义上的分配的含义
(二)不同部门法在分配关系调整中的作用
第二章社会分配法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基础
(一)现代社会的利益分化与利益整合
(二)利益整合的社会学维度
二、法理基础
(一)分配正义
(二)人权
(三)实质自由
三、政治哲学基础
(一)共和主义
(二)社群主义
(三)民主
四、经济伦理学基础
(一)“穷人经济学”
(二)伦理“经济人”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三章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和机制
一、路径——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私域的自由与公域的民主的关系
(一)私域要自由:初次分配坚持按贡献分配原则
(二)公域要民主: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分配需民主决定
(三)公域的分配民主影响甚至决定着私域的分配自由
二、方法——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利益与权利失衡的差别化视角
(一)采用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利益与权利失衡差别化视角的原因
(二)社会强弱势群体间利益与权利失衡的具体表现
三、机制——以协商民主为中心的利益博弈机制
(一)以协商民主为中心建立利益博弈机制的原因
(二)具体应建立的利益博弈机制
(三)利益博弈机制有效展开的宪政诉求
第四章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
一、微观层面以初次分配为中心的法律制度
(一)矫正初次分配不公的法律制度
(二)营造初次分配公平环境的法律制度
二、宏观层面以再分配手段为主的利益平衡法律制度
(一)地区之间均衡发展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产业之间均衡发展的利益分配制度
(三)行业之间均衡发展的利益分配制度
(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均衡发展的利益分配制度
(五)中央与地方之间均衡发展的利益分配制度
(六)困难群体利益保障制度
三、第三次分配层面的法律制度
四、重要领域的相关分配法律制度
(一)房地产领域的相关分配法律制度
(二)环境领域的相关分配法律制度
第五章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现状考察
一、我国当前社会分配不公的总体表现
(一)社会分配不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群体间对发展成果的分享差异较大
二、导致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一)反思社会代价论
(二)社会分层
(三)强弱势群体的分化与权利的失衡
(四)民权不彰:机会与过程的不公决定了结果的不公
(五)社会分配不公更多的是制度的不公
三、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中心问题:公权力的非规范化
(一)公权力在社会分配中非规范化的表现
(二)公权力在社会分配中难以被有效规范之缘由
(三)社会分配不公中市场化与公权力的关系
四、我国社会分配不公之情势提出的挑战
第六章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理路
一、基本理念: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一)经济层面之解读:包容性增长
(二)社会层面之解读:社会公正的追求
(三)个体层面之解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
二、目的:社会受益权的实现
(一)程序上的参与权之实现
(二)实体上的受益权之实现
三、基础:向宪政转型
(一)宪政转型之于“分配性危机”化解的意义
(二)宪政之于分配如何转型
四、着眼点:社会强弱势群体间权利的均衡
(一)初次分配相关法制建设重在抑强
(二)再分配相关法制建设重在扶弱
五、中心:以协商民主为中心的利益博弈机制的构建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表与表达机制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参与机制
(三)公益诉讼机制
第七章我国社会分配法制的完善
一、初次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收入的公平获得为中心
(一)以工资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完善
(二)公平收入分配环境的营造:以国企定位的制度完善为中心
(三)以实现公平税负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完善
二、再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民主财政的实现为中心
(一)民主财政之于再分配的意义
(二)实现民主财政的制度完善
三、第三次分配层面的法制完善: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中心
(一)难以回归民间——慈善事业发展之体制、制度障碍
(二)促进慈善事业回归民间的制度完善
四、重要领域利益分配的法制完善:以房地产利益的公平分享为中心
(一)高房价是影响当前房地产利益公平分享的核心问题
(二)高房价问题的制度解决之道
第八章我国农村社会分配法制的完善
一、农村社会分配问题的考察和检讨
(一)考察的维度
(二)原因检讨
二、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理性思考
(一)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积极作用
(二)农村社会分配关系法律调整的局限性
三、农村社会分配法制完善的总体思考
(一)几种重要关系的处理
(二)理念: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
(三)核心:赋予农民应有的权利
四、农村社会分配法制完善的具体方面
(一)农村社会分配环境的法制营造
(二)农村社会初次分配的法制完善
(三)农村社会再分配的法制完善
结语:最需要的是良知和勇气
主要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分配问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治乱循环在很大程度上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分配问题却成了一个必须高度重视、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现实,学术界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热情。应当说,分配问题的解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才能实现。考察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关于分配问题的讨论更多的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层面进行,从法治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毫无疑问,法治是构建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机制的基石和保障,分配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法治作依托。
我是较早倡导对社会分配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研究者,并多年来一直在专注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我欣喜地看到,为回应我国现实发展的要求,关于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这一问题逐渐为学界所重视,相关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我看到的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有由我的博士生孟庆瑜在2005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博士论文《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基于经济法的研究视野》。这之后,由我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又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便如此,在我看来,对社会分配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间,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社会分配法研究》就是我的博士生李永成对这一课题更为深入研究的成果。
我高兴地看到,该书的写作旨趣与内容是有其独特性的,与已出版的著述相比,它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对社会分配法从理论到制度、再到实践给予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的研究。具体来说,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研究的问题较为全面。该书探讨了什么是社会分配及法学意义上的分配,如何基于多学科的视野为社会分配法寻求理论基础,如何确立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和机制,对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应做出怎样的规划,如何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的复杂状况,如何确立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理路,以及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尤其是农村社会分配法制应做出怎样的完善等问题。作者将研究内容做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我们直观地把握社会分配法的全貌,且其中有些内容是既往研究关注较少的。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分配法研究的理论层次。一是对社会分配法的理论基础,社会分配法调整分配关系的路径、方法和机制,社会分配法的制度体系,社会分配法制建设的理路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化了社会分配法的基本理论;二是在对不少问题进行探讨时,不流于泛泛的介绍和评述,而是从理论层面上给予回应,这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第三,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上,作者把社会强弱势群体间权利与利益的失衡及其社会整合作为逻辑主线贯穿在全书的写作之中,并以此来认识社会分配及其法律规制,这对理顺纷繁复杂的分配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有一定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的研究思路,这种写作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书“以问题为进路,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研究路径。
第四,主要观点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在上述研究思路之下,作者认为,对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应从“以人为本”出发,采取强弱势群体间权利与利益失衡的差别化视角,围绕着二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关系展开法律机制和制度的构建。为此,该书主张,从我国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的现实出发,社会分配法制建设应以公权力的规范为着力点,以宪政及宪政之下的商谈性程序民主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强弱势群体间权利与利益的均衡为诉求,去完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配层面和一些重要领域所涉及的相关分配法律制度。应当说,这些主张对我国社会分配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那样,社会分配法制涉及方方面面,在对我国具体分配法制的完善上,该书对一些问题的探讨还未能全面展开,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还不是很深入。此外,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有一些提法还可以进一步推敲。
本书是永成继他的博士论文《经济法人本主义论》出版后第二部独立完成的专著。我作为他的导师,看到他能在学术上不断有所建树,感到由衷的欣慰。
是为序!
李昌麒2011年12月于重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