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监狱”看似一个边缘话题,却与废除“领事裁判权”密切相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本书从晚清“官绅游历日本”与“移植近代西方监禁制度”这两个较少受到关注的视角切入,探究近代中国以日本为媒介,有选择地接受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历程。为中国在近代转型期以日本为媒介移植西方法政制度的个案研究;同时试图说明,在清末新政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在任在乡的游历官绅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较留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也为中日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现代西方的政党、民主与法治
○ 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
○ 拉丁美洲国家民法典的变迁
○ 唐代刑部研究
○ 澳大利亚行政裁量司法审查研究
○ 解读约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
○ 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 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
○ 英国租借时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
○ 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
○ 罪刑法定原则在近代中国
○ 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
○ 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
○ 先秦诸子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
○ 中国法律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 1947年宪法体制下的中央立法权研究
○ 现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
○ 英国租借期间威海卫法令汇编
○ 韩国法专题研究
○ 中华民国宪法史
○ 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
○ 中国古代佛教法初探
● 走近文明的橱窗:清末官绅对日监狱考察研究
|
關於作者: |
孔 颖
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1993年于杭州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11年于日本关西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近代中日关系史、中日近代化研究、清末新政、东亚法制交流史。主持教育部课题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目录
序章
第一章清末中国对近代西方监狱制度的关注
第一节20世纪之前中国刑狱的域外形象
一、大航海时代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刑狱
二、鸦片战争前西方人眼中的清朝刑狱
三、两次鸦片战争中的中国监狱形象
四、传教士的影响
五、“沈荩案”与“苏报案”的刺激
六、小结
第二节19世纪后期中国官绅眼中的西方监狱
一、19世纪后期中国官绅的西方监狱考察
二、19世纪后期中国官绅的西方监狱考察的历史贡献
(一)孤独的先知先觉者
(二)考察日记的流布
(三)考察日记中关于明治日本的记载
三、小结
第三节清末监狱改良论的兴起
一、有关西方狱制的早期中国文献对幕末日本的影响
二、清末士绅的监狱改良论
三、清末新政时期监狱改良论的高涨
四、小结
第二章清末新政时期对日监狱考察
第一节清末官绅对日监狱考察概述
一、19世纪后期清末官绅对日监狱考察
二、20世纪初清末官绅对日监狱考察热之兴起
三、清末新政时期官绅对日监狱考察
(一)专项考察型
(二)启蒙见识型
四、小结
第二节清末直隶官绅对日监狱考察
一、直隶官绅的赴日游历政策
二、直隶官绅对日监狱考察类型
(一)庶政考察型
(二)专项考察型
三、官绅对日监狱考察与直隶监狱改良
(一)专项考察与天津罪犯习艺所
(二)庶政考察与直隶州县法政刷新
四、小结
第三节清末中央政府派遣的日本监狱考察团
一、清政府派遣日本监狱考察团的时代背景
二、清政府派遣日本监狱考察团的缘起与经过
三、清政府派遣日本监狱考察团的成果
(一)规划清末监狱改良运动
(二)传播近代狱制思想
四、小结
第四节1906年十省联合官派“调查日本监狱员”——以浙省为例
一、1906年浙省官派“调查日本监狱员”
二、浙省“调查日本监狱员”的在日活动
三、浙省“调查日本监狱员”的回国事迹
四、小结
第三章赴日考察监狱的清末官绅人物研究
第一节晚清刑部候补郎中董康
一、董康其人
二、董康与日本
三、董康与小河滋次郎的延聘
(一)董康与沈家本的信赖关系
(二)关于聘请冈田朝太郎的记载
(三)关于聘请松冈义正的记载
(四)关于聘请志田钾太郎的记载
(五)关于聘请小河滋次郎的记载
四、小结
第二节晚清四川綦江知县区天相
一、区天相其人
二、自述其志
三、区天相与小河
四、小结
第三节晚清直隶游历官段献增
一、游历经过
二、监狱考察
三、归国之后
四、小结
第四章小河滋次郎与清末监狱改良
第一节小河滋次郎与晚清中国留学生
一、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
(一)速成科之设立
(二)监狱学的授课与考试
(三)监狱考察
二、东斌学堂
三、东京警监学校
四、小结
第二节小河滋次郎的监狱学著述中译本
一、小河监狱学著述中译本
(一)第11种法政丛编第8种湖北法政编辑社刘蕃译《监狱学》(1905年版)
(二)第12种法政粹编第15种贺国昌、萧仲祁编译《监狱学》1905年版
(三)第19种修订法律馆董康编译《日本监狱访问录》(1907年版)
(四)第24种宿松熊元翰编辑《监狱学(附监狱律)》(1911年版)
(五)第13种明志学舍区枢等译《汉译监狱学》(1906年版)
(六)第18种文萼辉、曾遇贤编译《狱务揽要》(东京秀志社1906年版)
(七)第20种法律馆稿本董康译《狱事谭》(1907年版)
二、小河监狱学著述中译本的流布
(一)在日出版译本之发行与销售
(二)进呈清帝及其重臣之特例
三、小结
第三节小河滋次郎与1906年清政府派遣日本监狱考察团
一、考察团对日本监狱协会的访问
二、考察团成员回国后与小河的交流
三、小结
第四节晚清狱务顾问小河滋次郎
一、培育监狱管理人才
二、设计京师模范监狱
三、编纂大清监狱律草案
四、撰写《清国狱制》
五、小结
终章
附录1清末西方监狱考察一览表
附录2清末新政时期日本监狱考察一览表
附录3清末近代监狱学中译本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总序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国法或西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方面的系列丛书可谓琳琅满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学部分,1981年)及“法学译丛”(200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外国法律文库”(1991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当代法学名著译丛”(1990年)及“美国法律文库”(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1998年)、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西方法哲学文库”(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法学丛书”(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界法学名著译丛”(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2008年),等等。
然而,在上述众多的系列丛书中,真正冠以“比较法”字样的丛书还不是很多。的确,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我国也先后出版了诸如:茨威格特和克茨的《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勒内?达维德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梅利曼的《大陆法系》(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大木雅夫的《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比较法方面的经典。但是,出版这些著作大多都是当时一种零星的、偶尔的出版行为,并非系统策划的比较法系列丛书。
众所周知,21世纪的中国已步入法治建设的攻坚阶段。今后,对于外国法的吸收、借鉴和移植将是我国一项大量的、经常性的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发达的比较法研究。而当下我国比较法著作缺乏出版途径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比较法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加强比较法方面的研究和出版,成为我国学界和出版界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鉴于此,法律出版社高瞻远瞩,勇挑重担,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同策划、出版一套《比较法文丛》,以期为我国比较法的研究和出版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丛以扶植中青年学者,尤其是法学博士、博士后,为这些法学新秀提供一个出版的平台为目的。为此,特选择一批国内最新且富有特色的比较法著作进行出版,同时,也可容纳部分纯粹的外国法方面的译著、专著。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第一,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国内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国内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于华政人可居
2010年9月19日序‖
序
孔颖博士之力作《走近文明的橱窗——清末官绅对日监狱考察研究》从为人忽视的监狱改良的视角切入研究,审视晚清中国迈入近代化的进程,以小见大,令人耳目一新。
明清以来,在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过程中,各方面的文化摩擦日渐凸显,尤其因中西观念、制度与文化习惯的差异,西方人亲身体验或亲眼目睹了中国监狱的恶劣状况,留下不少文献记录,使监狱问题成为中国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主要障碍;而晚清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在西方和日本看到了象征近代文明的监狱,他们也同样留下了诸多充满感慨的记载和思考,推动了监狱改良在清末新政中的实行。
孔颖博士以扎实的文献功底解读了这一双向而行的历史进程,尤其通过广泛搜集、分析中日文献,确认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晚清中国“向西看齐”时所发挥的窗口和媒介作用,并发现了中国借助日本移植西方监禁制度的四大途径:官绅赴日考察、青年留学日本、翻译日文书籍、聘请日本顾问。而本书的重点,即官绅考察一项,以监狱改良为个案,深入研究了处于中间社会的“士绅”在中国社会变革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尤为重要,也尤为精彩。
本书不仅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也为中日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本书付梓之际,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理解本书的研究价值。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研究中心
松浦章
2013年11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