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NT$
1112.0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NT$
398.0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NT$
352.0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內容簡介: |
生产功能是城镇的基本功能,产业空间是城镇的 核心功能空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集约 为导向、对产业空间进行科学规划,是提高我国城镇 空间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王兴平等编著的《集约型 城镇产业空间规划原理方法案例》在大量基础研 究和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学、地理学、 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产业规划、城 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部门规划的衔接整合,提出 了系统的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构 建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产业空间再 开发规划以及产业空间准入规划与管理控制等 核心环节的规划原理和具体技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 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并结合规划案例 对区域产业空间、综合性开发区产业空间、小城镇产 业空间以及新型产业区产业空间等类型的规划 进行了具体介绍和展示。
《集约型城镇产业空间规划原理方法案例》可 供城乡规划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 业人员和高校学生参考,也可供各 级、各类开发区及政府经济管理、土地管理、城乡规 划管理等人员使用。
|
目錄:
|
总序
序言
前言
1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概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产业空间规划简史
1.2.1 中国近代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空间规划
1.2.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空间规划
1.2.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空间规划
1.3 产业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1.4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与技术特征
1.4.1 基本概念辨析
1.4.2 集约型产业空间规划整体框架的构建
1.4.3 技术特征
1.4.4 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1.5 技术成熟程度与应用价值
1.5.1 技术成熟度与评价
1.5.2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l.5.3 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
2 集约型产业空间发展规划及其方法
2.1 产业空间发展定位与目标的确定
2.1.1 产业空间发展定位
2.1.2 产业空间发展目标
2.2 产业发展规划
2.2.1 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2.2.2 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2.2.3 产业选择的主要内容
2.2.4 产业选择的技术流程
2.2.5 产业集群培育
2.3 发展规模预测与确定
2.3.1 产业空间经济规模
2.3.2 产业空间人口规模
2.4 就业发展和生活体系规划
3 集约型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及其方法
3.1 产业空间用地规模和指标的预测与确定
3.1.1 产业空间用地规模
3.1.2 产业空间各项用地比例
3.2 产业空间选址和发展方向确定
3.2.1 产业空间的选址
3.2.2 产业空间拓展方向的确定
3.3 产业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3.3.1 用地功能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3.3.2 用地功能适宜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3.4 产业布局规划
3.4.1 产业空间体系和单元的划分
3.4.2 基于空间一产业互适性的初选
3.4.3 基于组团间产业关联性的优选
3.5 产业空间拓展时序规划
4 产业空间更新与再开发规划及其方法
4.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4.1.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然性
4.1.2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必要性
4.2 产业一空间关联的产业空间再开发评估核心技术路线
4.3 产业优化评估与再提升方向选择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产业优势度评价
4.3.3 产业优势度分析和再提升方向确定
4.4 空间引导评估与再开发方案确定
4.4.1 单因素土地效益评价
4.4.2 土地综合效益评价
4.4.3 产业空间用地整合引导
4.4.4 产业空间再开发布局规划方案的确定
4.5 产业类建筑的合理再利用
4.5.1 开发区产业类建筑的类型及再利用必要性
4.5.2 产业建筑再利用相关实践
4.5.3 现有建筑可用度评估
4.5.4 既有建筑的再利用模式
4.6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现实困境和政策创新
4.6.1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现实困境
4.6.2 产业空间再开发的政策创新
5 集约型产业空间准入控制规划与项目管理
5.1 空间准人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框架
5.1.1 面向产业项目管理的规划缺失及其影响
5.1.2 空间准入的概念与基本内容框架
5.2 总体空间准人控制指标
5.2.1 产业导向目录的确定
5.2.2 区域环境控制准入指标的确定
5.3 产业空间分片区项目准入导则的确定
5.3.1 准入指标体系的构建
5.3.2 准入指标体系确定
5.3.3 准入导则的相关实践
5.4 基于准人控制的产业项目规划管理
5.4.1 建立工业项目投资价值的预评估制度
5.4.2 建立严格的工业项目用地规模预审制度
5.4.3 建立规范的项目用地预出让和预留制度
5.4.4 严格控制公益性用地
5.4.5 建立工业项目后评估制度,严格项目批后管理
6 区域产业空间规划
6.1 钦州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6.1.1 基于效益导向的用地规模预测
6.1.2 基于产业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布局引导
6.1.3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导则
6.2 宁波市产业工业园区整合优化策略研究
6.2.1 基于产业适宜性的宁波市产业工业园区发展引导
6.2.2 基于竞争力和整合度评价的宁波市园区发展分类
6.3 江苏省常熟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6.3.1 基于产出效益的空间规模与从业人口规模预测
6.3.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常熟市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6.4 安徽省濉溪县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6.4.1 基于效益导向的濉溪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6.4.2 基于空间评价的产业布局再优化
7 综合性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7.1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7.1.1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规模分析
7.1.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7.1.3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导则制定
7.2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产业空间规划
7.2.1 基于空间准入的项目控制要求
7.2.2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优化整合
7.3 苏州高新区产业空间规划实践
7.3.1 基于空间效益的空间规模预测与校核
7.3.2 基于空间适宜性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8 小城镇产业空间规划
8.1 苏州市木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8.1.1 基于用地效益的工业用地规模预测
8.1.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分片区产业布局
8.1.3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工业空间整合
8.2 常州市洛阳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8.2.1 基于定量比较的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8.2.2 基于发展条件评价的产业定位与选择
8.2.3 基于空间效益评价的用地布局引导
8.2.4 基于上版规划评价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
8.3 南通市拼茶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8.3.1 基于区域比较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8.3.2 基于多方案比较的产业发展定位分析
8.3.3 基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选择
8.3.4 基于标杆地区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
9 新型产业区产业空间规划
9.1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型园区发展规划
9.1.1 基于比较分析的开发区创新发展现状评价
9.1.2 基于发展条件评价的创新型园区战略体系构建
9.1.3 基于创新型园区五大支撑体系的规划引导
9.1.4 基于创新要素重组的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
9.2 宿迁市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9.2.1 基于三维综合优选法和区域竞争的新材料细分行业选择
9.2.2 基于空间准入门槛的分片区建设指引
9.2.3 基于二维坐标分析法的目标企业选择
9.2.4 基于创新支撑体系构建的园区发展战略
9.3 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区概念性设计中的产业规划
9.3.1 基于不同层面的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9.3.2 基于多维分析的产业发展定位与功能配置
9.3.3 基于综合定量分析的产业选择
9.3.4 基于要素识别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