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百年斯文存续 世家和韵流风
★一个文武世家的漫长史诗
★书画大家、昆曲名家张充和女士以102岁高龄亲笔题写书名
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于108岁高龄亲笔为本书题词
沈从文的“小五哥”张寰和先生为书名题字
★随书附赠张寰和先生题字书签一套
★制作珍藏毛边本,毛边本随书附赠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传承人设计、纯手工制作的藏书票(沈从文孙女所绘张家老宅)
★西泠印社朱琪老师特为本书篆刻“吉友之家”印章
★腰封展开后立即变身海报一幅
《流动的斯文》是我的一个心结,一旦开始,就要一往无前。这么长时间来,南下北上,去了很多地方,拜访了很多人,查找了很多资料,拍摄了不少图片。接着就是一个人的“来料加工”了。要感谢的人很多,要感谢的事很多,但我觉得就此书要做几点必要的说明。
在面对张家浩瀚的文化时,我越是调查下去,越是觉得自己的才疏学浅,但又有着要坚定走下去的决心,这是一种矛盾,担心做不好,却又要全力以赴。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写作,更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学习过程。每次交流时,周奶奶总是说,你真是比张家人还了解张家文化。我心里知道,这只是一种客气,但同时更是一种鼓励。
这本书
|
內容簡介: |
从晚清重臣张树声,到乐益女中校主张冀牖,再到创办了家庭杂志《水》的张家姐弟;从历史重地淝水,到江南九如巷中的那口老井……“张家的文化说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一书,乃是作者王道翻阅众多资料,奔访经年,辗转数地而写就。他以口述人为基点,以人物变迁为经纬,以坚持和冲突、秉性为戏剧点,配以三百多张图片,再现了合肥张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百年斯文存续脉络及世家之和韵流风,读之一一浮现。
张家的“和”字辈,尤其见证了时代的巨变和中国传统仕宦阶级进入现代的沧桑历史。“张家四兰”,在中国近代史上知名度仅次于宋家三姐妹,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与语言学家周有光举案齐眉;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一段情缘被传为佳话,后自己成为名编辑;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精丹青、通音律,最终携手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六兄弟中,老大张宗和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教西南联大,是著名的昆曲曲友;二弟张寅和是位低调的诗人,早期曾在《申报》工作;三弟张定和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四弟张宇和是张家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者,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五弟张寰和继承父业担任乐益女中校长,始终从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张宁和26岁时便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后为比利时皇家乐队成员。
张寰和先生以近期颐之年,帮助审订了本书的文字,并提供了大部分的图片,特在此表示感谢。
|
目錄:
|
引子 陆英的1920
第一章 淮军将领张家崛起
长毛子带来了机遇
秀才张荫谷
长子张树声
李鸿章组军
张家与苏州的“交锋”
张树珊之死
还原文士本色
权力巅峰与政绩
未完的先声
《张靖达公杂著》小记
第二章 短暂的张华奎
“清流”狂潮
出色的“教案”
“憔悴”的外交
第三章 我们的大大
从扬州冬荣园到合肥龙门巷
寿宁弄的快乐时光
完美的母亲
第四章 一个父亲的传奇
“贵公子”全家出走
乐益女中
私立学校与党派
至情至性,诗样人生
继室韦均一
温暖的父亲
乐益女中纪念册及其他
第五章 张元和:爱在昆曲浪漫时
天生宠女
一介之玉名动上海滩
情定并蒂莲
从上海到台湾
大姐,想念你
第六章 张允和:风月消磨,春去春来
出生
闹学
女人
难途
昆曲
张允和的新锐思想
第七章 张兆和:三三与二哥
月光泻满了一房
九如巷的汽水和甜酒
新婚生活
两地书
慈让与谦卑
缓缓同行——献在兆和三姐遗像前
第八章 张充和:自有笙歌扶梦归
合肥祖母
古色古香
回家偶记
从乐益到北大
笙歌扶梦
诗情书意走天涯
珍重今生未了缘
寻常家事《仕女图》
归来,归来
第九章 张宗和:《秋灯忆语》悲欢家事
乱世姻缘
苦旅新生
老圩劫难
三十年来是书生
深深的怀念
第十章 张寅和:低调的诗人
张寅和女儿致张允和的一封信(摘选)
第十一章 张定和:音乐奇才
细作的“张三”
疯狂的音乐人生
最是一曲动人
第十二章 张宇和:走进大自然
朴实的性格
卓著的事业
第十三章 张寰和:最后的守井人
调皮的张家小五
沈从文的小五哥
摄影先锋
乱世婚礼与盛族联姻
低调的校长
九如巷“一宝”
第十四章 张宁和:中国交响乐第一指挥
作者手记 寻找一个家族的斯文
九如巷“上课记”
北京“朝拜”
合肥“下乡”
姑苏“寻旧”
张家的“高干干”
源远流长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引子 陆英的1920
合肥张家的故事要从一个女人开始,一个本该姓张,却没有姓张的女人。〔1〕她叫陆英,来自扬州。
陆英出身大家,生下来就住在扬州繁华的东关街一处叫冬荣园的大园子里。她所嫁的张家孩子,祖父正是官至直隶总督的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一号人物是李鸿章)。
1917年,三十二岁的陆英生完第八个孩子后,又怀孕了。她带着两个仆人,一路风尘地从上海赶到苏州,为全家十几口人及随从的佣人、干干〔2〕、厨师、门房等寻找一处居所。对于几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她的条件近乎“苛刻”。
经过一番选择对比后,陆英选中了靠近苏州古胥门的一处大宅院——寿宁弄八号。那里有大花园、大花厅、荷塘、假山、回廊以及几十间分布分明的楼房,宅院内树木繁多,郁郁葱葱。宅院周围是大户林立的朱家园和有着古老历史的吉庆街,不远处的胥门是苏州八大城门之一——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城门外是流淌向太湖、大海的护城河。如今,陆英最小的儿子张寰和——他就出生在这栋古老雅美的宅子里——只能隐约回忆起,这处宅子出过一位大官员,是昆山姚姓。说这话时,他已是九十五岁高龄。
1918年,陆英带着全家人离开上海,搬到苏州。家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卧室,读书和课余休息也有专门的区域,陆英和她的丈夫张冀牖各用各的书房。
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寿宁弄八号,我们童年的乐园,这里可能是以前一个大官宦人家的宅子,可我们哪里顾得上去考证宅子的历史,去打听这里曾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们甚至没有耐心去细数那些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房子。我们三姊妹的闺房在第三进房子的楼上,开窗就可以看到后花园。”〔3〕张允和,在张家四姐妹中排行老二,是四人中最早结婚的一位,性格积极主动,为人心直口快。搬进寿宁弄那一年,她虚岁十岁。这里缺席的四妹张充和,此时正在合肥老家,与收养她的叔祖母生活在一起。
1920年春天,七岁的四妹张充和回到了自己家里,张允和说“我们三个大姐姐欢喜得要命”。
“一九二零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年,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又甜又嫩的童年。那年我十一岁,我们有姐妹兄弟九人,父母双全。第二年,我们的母亲就去世了。很奇怪,前面四个都是女孩,后面五个都是男孩。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一岁。孩子们都在双亲的爱护教导下,健康地成长。”〔4〕这一年,也是陆英最开心的一年,她把家里安排得妥妥帖帖,经济丰裕、生活便当、佣人惬意、孩子开心。这一年她还发起了“教保姆认字”的热潮,孩子们负责教授各自的干干。这个细节,也成为孩子们永远的快乐记忆。
但这甜蜜、美好的日子仅仅维持了一年,这个家庭的绝对主心骨陆英就突然去世。那一天是1921年10月16日,阴历九月十六,陆英时年仅三十六岁。去世前,她怀着已经九个月的第十个孩子,后引产,但几天后这个女婴即夭折。陆英之死,基本锁定为拔牙感染所致。当时她从苏州去上海看了牙疾,医生为她拔了牙,但回到苏州后,发现感染趋于恶化,毒素侵入了血液。后来,张允和回忆:“母亲是在生第十四胎后因拔牙引起血中毒而死的,不知是不是现在人们说的败血病。”但同时,张家的孩子也怀疑,母亲是为繁重的家务拖累而死。
陆英比丈夫张冀牖大四岁,结婚时张冀牖刚满十七岁。十一年前,他们从老家合肥搬迁到上海时,除了夫妻二人及三个孩子外,还有张冀牖同父异母的妹妹、五位年老的孀妇和几个堂兄弟姐妹,另外还有三个女儿各自的奶妈、保姆,一大群仆人和无数行李。〔5〕
母亲去世后,伤心的孩子们记住了很多与大大(合肥方言,意为“妈妈”)有关的事情,其中就包括母亲教的歌谣,有的是关于老家扬州的,如《西厢记》:
碧云天气正逢秋,老夫人房中问丫头,小姐绣鞋因何失,两耳珠环是谁偷,汗巾是谁丢?红娘见说纷纷泪:“老夫人息怒听情由,那日不该带小姐还香愿,孙飞虎一见生情由……”
又有《杨八姐游春》:
杨八姐,去游春,皇帝要她做夫人。做夫人,她也肯,她要十样宝和珍。一要猪头开饭店。二要金银镶衣襟。三要三匹红绫缎,南京扯到北京城。四要珍珠穿面盆。五要金盆……六要天上小星一对。七要七盏九莲灯……九要仙鹤来下礼。十要凤凰来接人。皇上一听纷纷怒,为人莫娶杨八姐,万贯家财要不成。〔6〕
张家孩子们尽可能地记住发生在寿宁弄大宅院的所有故事。张允和到了晚年还记得寿宁弄里的紫玉兰和白玉兰的不同香味,她捡拾起后让厨师炸了当零食吃,“像茨菰片一样,又脆又香”。还有家庭课堂外那棵“荷包杏子”,香甜而悠远。
张寰和回忆,早期时,母亲曾想将寿宁弄宅院买下来,因为觉住得比较便当,毕竟打算长期落脚在苏州,而且孩子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个宅院。但陆英的这个打算因故夭折了。这处宅院的东山墙是一个防火墙,黑黢黢的,很高大,紧邻外面的一家大当铺。据风水师说,这样的结构和方位是不吉利的,于是陆英就放弃了购买,“后来想想其实也是一种迷信,那么好的宅院,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让张寰和更为惋惜的还有一事。大概是母亲去世前一年,母亲带着他在寿宁弄宅院的假山上拍照,当时他很小,不大愿意配合拍照,母亲就随手拿了一片大树叶子,吸引着他往前看,“她站在我身后,还用双手拎着我的耳朵,好让我站好了对着镜头,就这样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一直被保留着,但在“文革”的“破四旧”中被无情撕毁了。这唯一的一张与大大的合影,让老人无限感慨,一直铭记于心。
从此以后,陆英的照片,面世的仅有一张。这一张照片在张家孩子们写回忆录时,广为传播。陆英那张穿着西式礼服的老照片,端庄秀美,仪态大方,风情内敛,不但没能满足人们对这位神秘女子的了解,反倒更加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她是传统的,是大家闺秀,但她又是前卫的、开明的;她是淑慧的,是贤妻良母,但她又是雷厉风行的,有心智,手也快。临死前,她镇定地安排着孩子们的未来和剩余财产的去向,这项工作让张家孩子受益到成年。
2012年,陆英的老家扬州出版了一套《扬州美人》的纪念邮票,以她形象绘画的一幅图片列在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典雅美。
令人惊喜的是,就在张家人以为陆英的图片仅留下一张时,一张她早期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的图片,见诸媒体。经过张寰和的鉴证,那站在扬州冬荣园的女子,身穿传统立领斜襟盘扣宽袖绣花上衣,神态安逸、静美、坦然,正是大大陆英。
这张明显区别先前那张西式装束的照片,似乎注定了:她的故事将会继续。
注释
〔1〕晚清女子嫁人都要随夫姓,如张陆氏。
〔2〕“干干”是合肥方言中对保姆的称呼。张家孩子说,奶妈哺乳,保姆不哺乳,就是干带,故称之。
〔3〕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张家旧事》,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4〕张允和:《王觉悟闹学》,载张允和著:《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5〕金安平著,凌云岚、杨早译:《合肥四姊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页。
〔6〕张允和:《我的母亲》,载张允和著:《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第一章 淮军将领张家崛起
长毛子带来了机遇
扬州女子陆英嫁到合肥张家不是偶然。陆英祖籍不在扬州,在安徽合肥。她的身世紧密地与晚清政坛的圈子联系着。在某一年,她的父亲陆静溪从合肥迁居到扬州,因为他做了盐官。这座以盐商著称的城市曾吸引皇帝多次前来巡游,继而留下了晚清别具风格的盐商文化,包括饮食、休闲、园林、女性等。
时值晚清,扬州陆家深知张氏家族的鼎盛。陆英的未婚夫叫张武龄,他的祖父张树声,曾官居直隶总督,那是很多为官者一辈子的渴望和梦想。合肥与扬州之间,交通以水路为主,有五六百公里的样子,这样的距离不禁令人生疑:张家为何舍近求远为长房孙子择偶?
一条比较符合逻辑的线索就是,张树声的夫人姓陆,是合肥本地人,如果她和扬州陆家是一宗的话,就是“亲上加亲”。但截至目前,此说还没有可信的证据支撑,张家后人在面对求证时也难以给出答案。现在张家保存的张华奎书信,从内容中倒是有些端倪,张华奎携家眷从合肥出发去四川任职,在途中致信给堂兄,其中提及“……三婶母赴扬办理七妹喜事系伯纪弟与胡瑞五同往,静溪在扬亦可就近照料,似可无虞也”。致信时张华奎刚刚收养了从别房过继来的儿子张武龄(张冀牖),这一年是光绪十五年(1889)。信中提到的“扬州静溪”想必即是陆静溪了。如果这条线索成立,也就解开了张陆两家舍近求远的姻亲之谜。
但还有一条线索值得关注,有文章〔1〕称:陆静溪的夫人系李鸿章侄女,即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女。而张树声早年与李鸿章戎马相伴、生死相交,他的一个儿子就迎娶了李蕴章的女儿识修,并收养了后来的张家四兰之一张充和。如此一来,张家再次迎娶陆家的女儿,更是“亲上加亲”的好姻缘。
扬州学者韦明铧曾就此事做过调查,记述陆家母亲是李蕴章女儿,并且陆家的住宅冬荣园正是买自合肥张家。〔2〕这样一来,似乎张家与陆家结亲更是理所当然了。只是这一线索也遭到了质疑,大致意思是李蕴章四女儿嫁给了张树声的儿子张华轸,后来还收养了张充和,“或许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这名李鸿章的侄女,才以讹传讹地被误认为是陆英的嫡母”,“笔者查阅有关李蕴章家族的相关资料,李蕴章共有八个女儿,除了第三个女儿早夭外,其他的七名女婿中没有姓陆的,他们的相关信息也与扬州陆英的父亲陆静溪不符”。〔3〕
这桩悬案留待以后慢慢解析,不管如何,张树声的兴起及张家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李鸿章的乡情观念。
秀才张荫谷
记得第一次去张家拜访的时候,遇到张武龄第五子张寰和夫人周孝华(淮军将领周盛传的后裔)说到太平军时,用的词是“长毛子”。就连张家的女婿周有光先生(张允和夫君)也在著作中称呼太平军为“长毛”,说他家因为与“长毛”打仗家道中落,而张家则“家道上升”。这些似乎多少显示了这个家族当年与太平军的关系。
张树声,字振轩,又字振仙,廪生出身,安徽肥西聚星乡人,《清史稿》和《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均有专页介绍。合肥当地有首民谣《十杯酒》〔4〕在提到李鸿章的同时也提到了张树声,足见两人的地位关系。张允和回忆说:“当时合肥有五大家族,周、李、刘、蒯、张,张家敬陪末座,也算得是望族。合肥西乡的田大多是张家的,东乡的田大多是李(李鸿章)家的。刘家后来来到上海办金融,很开明。张家和刘、李两家都有姻亲。”〔5〕
张树声的父亲张荫谷是一位秀才。“三举不第,重闱待养。遂弃诗书,督家政,孝友任恤,推之族姻里闾,敬爱如一家”。这是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同治十二年(1873)撰写的《张公荫谷墓表》中的语句。该文大致介绍了张荫谷的生平和张树声的发迹史。
明朝时期,张荫谷祖上从江西迁居到安徽庐州合肥县。据《张公荫谷墓表》称:“至公曾祖讳从周,居周公山。山介大潜、紫蓬二山间,巍然众望。人遂称周公山张氏,族浸以大。”在张家后人的文字叙述和言谈中,周公山、紫蓬山、大潜山都不是生疏的字眼,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出身,以及门风的来源。
天下太平时,张荫谷成为乡民公推的德高望重者,常常出面主持公道,为人极讲法度规矩。他膝下有九子,以张树声最为突出。张树声继承父志,中秀才后,等待继续应考。张荫谷对儿子的教育有文有武,要求严格,让他们不敢懈怠。而他自己以身作则,堪称“慎独”,“生而端毅,刻励为学,无子弟之过。仁心义质,与年相长”,“公状貌凝重,有坚卓不摇之概”。李鸿章此语或许有些美誉,但从后来一系列事迹看,如果张荫谷没有良好的德行,是很难服众的,尤其是在乱世之中。
太平军未起事时,长江一带已经有乱的迹象,其时盗贼增多,土匪猖獗,“叛乱分子”已经出现,法律渐渐失去了威力。有一次,“寿州(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内)盗起,突入掠公(张荫谷)乡。公急聚乡人,部以兵法击之走”。当时张荫谷不禁叹息一声:“天下其将乱乎?”
于是,张荫谷开始广纳各路豪杰,将一些习武之人统统网罗过来,与儿子们往来切磋。他不仅对这些人好生招待,还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要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当时很多乡人摸不清他的用意,然“已而粤西贼起,蔓延江淮,遂窃踞庐州,捻贼又乘间纵横出没,公乡屹立贼薮中凡七八年”。“粤西贼”即太平起义军,“捻贼”即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苏、山东、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两者起事后,不断蔓延。合肥位处南北中间地带,属“绝对军事要地”,是太平军和捻军必攻之地。但是秀才张荫谷带领乡民在双重夹击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屹立七八年,堪称奇迹。
后来,义军实施招降计,对当地大户和官军威逼利诱。张荫谷早就有所警惕,他拿出所有家当,招纳贫户,组织团练,扩充武装队伍,既是自卫,也是对官军的声援。后来他直接命长子张树声、次子张树珊率领精锐,“从剿无、巢、英、霍、太、潜(以上均为安徽各大城市)诸邑。所向有功”。有一次,张树声兄弟率队在庐江白石山阻击来自巢湖的太平军,效果明显,受到了官府的关注并得到嘉奖。当时,地方官军常常觉得自卫吃力,甚至经常有本地的最高负责人和各种叛乱力量自行签订协议,乡团势力的作用已经显露出来。张荫谷远见“兵祸且亟”,更坚定了组织团练的决心。他在召集乡人保卫自己的同时,开始建造一种原始而特殊的军事设施:堡寨,后人称为“圩子”。堡寨最早筑于周公山下殷家畈,“峙粮储器,阻河以为险,从而归者万余家,耕种各以时宜”。张荫谷的举动带来了蝴蝶效应。周围乡镇的大族大户相率筑堡,其中有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董凤高等,他们后来都成为统辖一方的文官武将,刘铭传一直升到直隶提督。
当然,这些地方人士并非个个出身磊落,如刘铭传早期的形象被描写为“无赖、私枭”,他是在家中遭受剧变后,无奈加入清军的。“铭军”刘铭传为乡民,“盛军”周盛波、周盛传均为乡民,张树声为廪生,张树珊、张树屏亦为乡民。〔6〕周盛传后人周孝华曾经说过,当时几位加入团练的首领,基本上都念书不多,恐怕只有张家是秀才出身,因此大家都愿意跟着张家起事。由此,众首领“诣公(张荫谷)奉公约。公虚怀酬答,命诸子结为昆弟。忧乐共之”。至此,张荫谷的凝聚力已经形成。
这是一场历史巧合吗?秀才张荫谷筑堡扩军的时候,清政府也开始重视地方团练势力,咸丰皇帝亲自批准了组织地方团练的奏折,在执行人中就有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李鸿章考取进士后,被授职务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被重用希望不大。
1854年二月,李鸿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经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保荐,回乡办团练。李部团练,除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所带乡兵外,其余如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相率加入。而且张氏兄弟在庐江白石山一战,还让李文安得以享受功劳,记名知府,并得以号令四乡团练。但李文安在1855年七月暴病身亡,由此各部团练纷纷回乡自卫。但以张荫谷为首的西乡团练已经受到官府注目,前后有合肥知县马新贻、庐州知府李元华等拉拢招请,并授以职位,如在被淮军招募前,张树声为同知,刘铭传、周氏兄弟为千总。〔7〕
官府对西乡团练的关注是有背景原因的。当时团练分为官团和民团,当太平军兵分多路直捣庐州时,势如破竹,首克庐州。当时的官团由于缺乏组织和作战经验,再加上清军失去了战斗力,相互“示弱”,就连当初受李鸿章怂恿,上奏咸丰帝办团练的吕贤基(时任工部左侍郎)也投水自尽了。当时官团主要集中在合肥东乡和北乡,太平军与捻军呼应进军庐州,恰恰是在西乡遭到了顽强抵抗,西乡“尝连摧粤贼陈玉成,捻贼张落刑大队数万,斩首无算。皆贼中号称巨猾善战者也。由是义声威望冠江淮南北,贼噤舌相戒‘勿犯三山’。三山者,以公(张荫谷)居周公山,左则大潜山刘君(刘铭传),右则紫蓬山周君(周盛波)也”(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由此足见张荫谷的军事才能和协调能力。
眼见清军不断溃败,一些官团和民团也有了新的打算,各立山头,竞相称大,都想着趁机做大做强自己,以此得势获利,甚至有人形容官团与民团的关系是:“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视为故常。”〔8〕就连民团之间也互相倾轧、斗争。有的明着是团练,实际行谋反之意。生逢乱世,有谁愿意坐以待毙呢?当时凤台县就出了一个大人物。“凤台苗沛霖假团练为名,树党自固,浸成逆谋。淮北地方千余里,相推奉为职志。”这是李鸿章在《张公荫谷墓表》中对苗沛霖的记述。
苗沛霖这个人物在晚清颇具代表性。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淮河流域贫苦农民纷纷响应,结捻起义。地主豪绅为保安全,集资筹粮,大办团练以抗义军。苗沛霖认为有机可乘,狂喜道:“此大丈夫得志之秋也。”他奔走乡里,向豪绅地主献策:“徒团不足恃,必筑寨、积粟、治兵可自保。”由于他地位微贱,开始无人理睬。咸丰四年至五年(1854─1855)蒙城、凤台、颍上一带的团练遭到捻军的沉重打击后,地主豪绅才采纳苗沛霖“筑寨、积粟、治兵”的意见,推举苗沛霖为“练长”操办团练。
苗沛霖很善于练兵和打仗,他撕衫为旗,只用一年时间筹粮筹款,筑寨练兵,就修成了苗家圩(当地人称为“紫禁城”),把苗练训练成“出则布阵,入则为营,编以队伍,齐以金鼓,束以号令”的队伍,就连他的妻妾也能骑马射箭,出击战斗。他率队对抗捻军,多次打了胜仗,受到了钦差大臣胜保的欣赏和奏封,负责操办淮北团练。苗沛霖连破二十八个寨堡,杀害了捻军首领葛仓龙。但是苗练的军纪作风很是糟糕,淮北民歌唱道:“涡河水向东流,俺跟苗贼结冤仇;俺的婆子他霸占,俺的爹娘刀割头。”但因苗沛霖攻捻有功,他的地盘不断扩增,战功不断累积。此后他却左右摇摆于义军和官军之间,直至诱杀了英王陈玉成,才再获清廷重用。但在后期,他频频受到弹劾,兵力锐减至两千人,后来举兵反清,被僧格林沁部杀死。
苗沛霖以一介乡民,能够获千余里辖地,被各地乡绅拥戴,自有其道理。但在当时,距其不远的张荫谷并不看好他:“公(张荫谷)独斥其罪,戒乡人毋相连染。而沛霖卒坐逆诛,惜公不及见矣!”张荫谷直斥苗沛霖谋反罪责,并告诫乡人不要与之接触,或是受到他的蛊惑,这个人早晚是要受到惩罚的。只是在苗沛霖被杀时,张荫谷已经不在人世了。苗沛霖死于1863年12月,对于他的死,有人评价是:心比天高,目比寸短!至于张荫谷,李鸿章说他是在特殊时期,攻坚克难累死的:“遭值时艰,奋起为乡社保障。扶良化枭,口喑心瘁,遂以积劳告终”,“距嘉庆癸亥年十月三日生,年五十有八”。张荫谷死于咸丰庚申年(1860)九月十三日。
张荫谷去世时,“远近百里,相聚哭赴。以为公尝活我,而又恨天不假年,不使公重睹承平,稍抒忠愤于万一也”!当时对太平军的镇压仍未结束,他的逝去,意味着守圩自卫的任务落到了长子张树声的身上。
从张荫谷一族看,“公祖讳世科,太学生。考讳杰。皆有名德。妣李氏。……公暨配孙氏、鲁氏、李氏……”(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 张家祖上即出过太学生这样最高级的生员,到了荫谷、树声一代又都是秀才承传,读书这一根主线始终是绷着的。另外,在张家的配偶中一再有李氏出现,似应有与李鸿章家族结姻的可能。在张老圩子时代,张、周、刘等家族结亲已有先例。后来张树声其中一个儿子张华轸,娶了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
从李鸿章撰写的张荫谷事迹看,最早时,庐州被攻陷后,他随父亲李文安奉皇命回乡组织团练,当时张荫谷即遣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相随左右,为初战告捷出了不少力,由此在李鸿章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