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丛书·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2012年版)》一书的编写者都是多年从事本学科考前辅导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辅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考前辅导经验,能够正确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要点。为保证考生复习,《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丛书·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2012年版)》严格按照新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进行编写,便于考生深入理解考试要求,巩固相关知识,提升考试能力。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
第二节生物与光因子
第三节生物与温度因子
第四节生物与水因子
第五节生物与土壤因子
第六节生物与大气因子
第七节生物与地形因子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三章种群生态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第三节种内、种间关系
第四节种群的进化与适应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四章群落生态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第四节生物群落的发生与演替
第五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分布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稳定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全球生态问题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同步练习与参考答案
参考样题
|
內容試閱:
|
地理梯度变异常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会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梯度变异的突然中止反映了地方环境选择压力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变种就叫生态型。生态型就是种群适应于一个独特地方环境的遗传品系。例如在同一物种中,生长在山顶的物种可能与生长在谷底的物种有明显不同。有些生态型是独立地从不同的地方种群进化来的。
物种形成是使物种数量增加的一个进化过程。对于大多数植物和动物来说,这是一个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基因流障碍相互作用的过程。物种形成的最常见类型是异域物种形成或地理型物种形成。异域物种形成的一种类型是一个物种在空间上分裂成两个互相隔离的种群,每一个种群都沿着自己的进化路线发生演变。异域物种形成的第二种类型是由一个或少量的奠基者发展成一个新群体,这个新群体可能就是生活在母种群分布区的周围并与母种群隔离开来的一个小种群,也可能是通过外迁在一个尚未被利用的适宜生境并定居下来的一个小种群。
新种群也可能是起源于一个占有单一生境的种群,或者说是起源于一个种群的分布区域内,这种类型的种群形成就叫同域物种形成。这个过程发生在种群分布区中心的一个斑块状环境中,先是产生生殖隔离机制,接着是转而利用新的食物资源或新的生境。同域物种形成最常发生在寄生昆虫中。这类昆虫身体小、寿命短、生殖力极强,容易适应环境,而且存在一定形式的近交。在植物中,同域物种形成在兰花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兰花具有特化的传粉系统。兰花的一个单个突变就能引起为其传粉的昆虫的改变。同域物种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突发物种形成,常常表现在植物中,是指新种的突然产生,最常见的是形成多倍体,也就是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其结果是多倍体的生物不能与二倍体的祖先种群互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但却能够与另一个多倍体生物互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
有些物种在其进化史中从其分布中心向外广泛散布,并不断进入新的和尚未利用的生境。在一个物种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之前,首先必须接近并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并且建立起一个立足点,接着还必须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性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但是,能使生物存在下来的适应性只是暂时性的,它们必须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最终入侵者只有在缺乏竞争或竞争很弱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定居下来。在同域分布物种之间的竞争也促使了不同物种间的趋异进化。这种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就叫适应辐射。
(2)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是与自然选择相似而又有区别的选择物种的方式。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为人类的需要服务。人工选择的方向不一定是按照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向,而是以生物对人类有利、为人类提高食物的产量为最终目的。因此,有些在自然选择中不一定占优势的物种迅速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增加了它们的竞争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