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建模 分析与优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全面总结了当 前新一代互联网的主要研究项目,分析了新一代互联 网主要的技术发展思路,介绍 了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基础理论,书中涉及的 基础理论包括微分方程、优化理论、博弈论、控制理 论 和随机过程。本书不仅对这些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 绍,还提供了应用这些理论解决计算机网络和协议 设计问题的实例(大部分实例来自本课题组的研究工 作),希望通过这种理论结合应用的方式,读者能较 快 地熟悉这些常用理论,并能对理论在计算机网络研究 中的应用有更直观的体会。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建模分析与优化清 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和通信 领域的研究生,也可供广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徐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2P等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物联网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中国科技论文”编委,Springer国际期刊Networking Science编委。2011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讲授的“高等计算机网络”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
目錄:
|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1引言
1.2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网络的基本组成
1.2.2通信网络的分类
1.3Internet简介
1.3.1Internet发展历史
1.3.2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阶段
1.3.3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1.3.4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1.3.5互联网主要架构
1.3.6互联网主要接入方式
1.4互联网体系结构及设计
1.4.1协议分层
1.4.2边缘论(End-to-EndArgument)
1.5互联网的主要创新
1.6新一代互联网发展现状
1.6.1新一代互联网与IPv6
1.6.2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
1.7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2.1引言
2.2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概述
2.2.1互联网体系结构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2.2.2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的三种思路
2.3基于改良式路线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2.3.1位置/身份分离的LISP协议
2.3.2安全协议IPSec
2.3.3内容分发网络
2.3.4身份与位置分离的新型路由体系结构
2.3.5小结
2.4基于革命式路线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2.4.1基于革命式路线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计划
2.4.2基于革命式路线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
2.4.3小结
2.5基于可演进式路线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2.5.1互联网体系结构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
2.5.2基于可演进式路线的互联网体系结构早期研究
2.5.3可演进互联网体系结构定义
2.5.4可演进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2.5.5可演进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路线
2.5.6可演进式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试验网络
2.6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
3.1引言
3.2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工作现状
3.2.1基于定性分析和比较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
3.2.2基于模型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
3.2.3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工作特点总结
3.3基于模型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
3.3.1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服务性评估模型
3.3.2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扩展性评估模型
3.3.3互联网体系结构可部署性评估模型
3.3.4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化性评估模型
3.3.5互联网体系结构可信性评估模型
3.3.6小结
3.4效用机制在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工作中的应用
3.4.1效用的相关理论介绍
3.4.2基于ISP的效用模型
3.4.3基于用户的基本效用模型
3.4.4小结
3.5多学科融合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方法
3.5.1基于博弈论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可部署性评估
3.5.2基于最优化理论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
3.5.3小结
3.6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框架
3.6.1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框架
3.6.2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原理
3.7面向应用适应能力的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模型及应用分析
3.7.1互联网体系结构应用适应能力评估模型
3.7.2基于2ACT模型的in—network内容缓存机制分析
3.7.3基于2ACT模型的组播协议评估
3.8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微分方程的互联网体系结构演化评估与实例分析
4.1引言
4.2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4.2.1微分方程简介
4.2.2微分方程建模
4.3互联网体系结构评估应用实例
4.3.1互联网体系结构可部署性评估
4.3.2三网融合问题建模与评估
4.3.3P2P网络的性能模型与分析
4.3.4互联网点到多点传输机制的演进性评估
4.4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数学最优化与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设计
5.1引言
5.2数学最优化简介
5.2.1数学最优化的描述
5.2.2最优性条件
5.2.3凸优化
5.2.4Lagrange对偶
5.2.5梯度/次梯度投影法
5.2.6最优化分解
5.3分层是最优化分解
5.3.1网络效用最大化
5.3.2水平分解的TCP拥塞控制
5.3.3垂直分解的协议栈设计
5.4两个应用实例
5.4.1LBMP:基于对数障碍法的多径流量管理协议
5.4.2基于0SPF的最优流量工程
5.5随机和非凸网络效用最大化
5.5.1随机网络效用最大化
5.5.2非凸网络效用最大化
5.6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博弈论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6.1引言
6.2博弈论简介
6.2.1博弈论基本概念
6.2.2博弈的发展历史
6.2.3博弈的表述方法
6.2.4纳什均衡
6.3博弈分类
6.3.1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6.3.2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6.3.3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
6.3.4交叉分类
6.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4.1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6.4.2斯塔尔伯格博弈
6.4.3重复博弈
6.5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5.1古诺模型
6.5.2贝叶斯纳什均衡
6.6合作博弈
6.6.1简介
6.6.2纳什讨价还价解
6.6.3核
6.6.4支付配置的稳定集
6.6.5Shapley值
6.6.6核仁
6.7博弈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6.7.1概述
6.7.2应用层组播中节点自私性防止策略研究
6.7.3互联网演进中的经济适应性分析
6.8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控制理论与网络系统性能优化
7.1引言
7.2控制理论简介
7.2.1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
7.2.2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2.3控制系统模型
7.2.4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7.3基于控制理论的网络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7.3.1网络系统中典型的闭环反馈系统
7.3.2流量控制算法设计
7.3.3TCP/AQM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3.4Web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
7.4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随机模型与网络随机化设计原则
8.1引言
8.2随机过程简介和建模实例
8.2.1随机过程简介
8.2.2随机过程建模
8.3随机Petri网
8.3.1Petri网模型概述
8.3.2时间变迁
8.3.3随机Petri网(SPN)
8.3.4随机Petri网的仿真工具
8.4基于随机Petri网的网络系统和网络协议性能分析
8.4.1分布式路由器的性能模型与分析
8.4.2OSPF协议的随机Petri网模型与性能分析
8.4.3PIM-SM协议的随机Petri网模型分析与协议改进
8.4.4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动态优化
8.5随机性设计原则
8.5.1以太网多路访问协议
8.5.2去除路由器同步
8.5.3可靠组播和IGMP
8.5.4队列管理
8.5.5负载均衡
8.6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MATLAB简介
A.1MATLAB功能简介
A.2MATLAB的安装
A.3MATLABR2013a操作界面简介
A.4MATLAB简单实例分析
A.5MATLAB复杂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