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陈大为、钟怡雯编著的这本《灵鹫山外山(心道法师传)》诠释了心道法师的苦修与菩萨道精神。他的故事以战云密布的滇缅山区为起点,随后穿过台湾大乘佛教的丛林,深入艰苦的塚间修和头陀行,并于一九八三年创立灵鹫山,以「慈悲与禅」为宗风,以世界和平为终极目标,展开他的弘法志业。此书在十年前发行的初版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写与增订,对心道法师的三乘法脉之传承、个人的禅修经历和弘化大愿,提出更完整、细微,且精辟的诠释;同时也新增了近十年来的事迹,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心道法师如何从世界宗教博物馆,走向倡导世界宗教和平的道路,以及他伫足于华严圣山计画的蓝图上,向世人勾勒的那烂陀梦想。
|
內容簡介: |
心道法师(1948—),台湾灵鹫山无生道场开山住持和尚,世界宗教博物馆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 的创办人。
《灵鹫山外山(心道法师传)》展现了心道法师戮力禅修、传承三乘法脉、弘扬人间佛教的生命传奇。
心道法师祖籍云南,生于缅甸,随军出入烽火,目睹人世的流离动荡;从星云法师剃度出家;历经台湾外双溪、圆明寺古庙、灵骨塔、古堡废墟独修,再到福隆普陀岩山洞长期断食修行;出关后,创立灵鹫山无生道场,秉持“工作即修行,生活即福田”的生活禅理念,教育僧俗徒众;建立全球首座世界宗教博物馆,推展世界和平、生命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授寂静平安禅修,为现代人擘划了一条修行的康庄大道,也为修行人寻回本来、奉献社会擎起一炬明灯。
心道法师矢志不移的求道毅力、乐观宽容的个性、恢宏的国际视野,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精神,对当代读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關於作者: |
钟怡雯,1969丰生人,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元智大学中语系副教授。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钓睡眠》、《听说》、《我和我豢养的宇宙》、《飘浮书房》。散文精选集《惊情》。人物传记《灵鹫山外山:心道法师传》,论文集《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亚洲华文散文的中国图像》、《无尽的追寻:当代散文的诠释与批评》。主编《马华当代散文选》、《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马华文学读本Ⅱ:赤道回声》、《台湾现代文学教程2:散文读本》、《天下散文选》、《天下小说选》。 陈大为,1969丰生人。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诗集《治洪前书》、《再鸿门》、《尽是魅影的城国》、《靠近一罗摩衍那》,散文集《流动的身世》、《句号后面》。人物传记《灵鹫山外山:心道法师传》。论文集《存在的断层扫描:罗门都市诗论》、《亚细亚的象形诗维》、《亚洲中文现代诗的都市书写》、《诠释的差异:当代马华文学论集》、《亚洲阅读:都市文学与文化》,主编《马华当代诗选》、《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马华文学读本Ⅱ:赤道回声》、《台湾现代文学教程5:当代文学读本》、《天下散文选》、《天下小说选》。
|
目錄:
|
序 这一生的发生 心道
第1章 在缅甸的童年(1948—1960)
缅甸,一九四八
红色罗汉鞋,巨大的蚁穴
颓坏的幸福,行走的江湖
滇缅孤军的生活版图
飞行的罗汉,出家的种子
罂粟的天堂,滇缅边区的炼狱
第2章 少年杨进生(1961—1972)
撤向一九六一年春天的台湾
观音圣号,开启佛法大门
十五岁的刺青,起誓求道之心
大侠梦,剑及履及的人格特质
乾妈谢凤英,一贯道的点传师
梅花盟,返乡治世的狂想
求一个坐牢的罪名
逆境中的贵人
被时间揉成小小一团的情书
挚友李逢春的身故
第3章 出家後的苦修(1973—1982)
在佛光山剃度出家
只要打坐就勇猛精进的汉子
兰花房,参透孤独
头陀行,以摩诃迦叶、密勒日巴为师
圆明寺的魑魅魍魉
灵山塔内,思索死生
塚间修,参透诸行无常
密勒日巴示现於禅定中
如幻山房,道心的试炼场
出家弟子的缘分与考验
禅师的修行与生活
显密圆融,本来一味
关於成佛的困惑
修行之余,物我无间
武举人古堡,断食以了脱生死
第4章 初建灵鹫山(1983—1988)
鹰仔山,出火与请火的传说
普陀岩,更艰难的闭关断食
悬崖之下,别有洞天
山风海雨交接处的道场
无生道场的命名与宏愿
随机逗教的生活禅
临济宗风,大机大用
善待众生,凡事用心
第5章 法脉传承与弘化大愿(1989—2013)
临济法脉,以禅为体
禅定戒律,以南传为基石
噶陀传承,以密为用
三乘合一,从头陀行到菩萨道
宇宙是一个记忆体
毁谤是度化的缘起
菩萨道,让众生离苦得乐
冥阳两利的圆满施食
以大悲法会为起点
启建水陆,度尽众生
戒德老和尚主法十五年
造就一个解冤释结的净土
弘法度众不言累
以道场为家的义工和护法
第6章 世界宗教与华严圣山(1989—2013)
遥契太虚大师的理念
穷和尚的春秋大梦
不知天高地厚的宗博计画
没有心理负担的宗教接触
徐徐展开垂天的大翼
结结实实踏出了一大步
心和平,世界就和平
我来看看我能做些什麽?
诸神殿堂的落成
史无前例的「回佛对谈」
伊斯兰教的友谊
宁静运动,禅修的极大化
断食闭关,回归本山
「华严世界」是「缘起成佛」的工作
现代「那烂陀」的宏愿
我这一生就没有白来了
心道法师暨灵鹫山大事年表
附录
万教并生莲花——心道法师前传 柏杨
春深犹有子规啼——访道与勘验 林谷芳
|
內容試閱:
|
滇缅孤军的生活版图 自从一九四八年缅甸独立以来,各地区的军事叛乱纷起。先是由宇努领导的社会党政府敉平了内乱;而在英殖民时代占据贫瘠的丘陵地区的少数民族(钦族、克钦族、掸族、克伦族),为了抗衡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的缅族在政治上的优势,也产生不少反政府的行动,其中克伦族的军事叛变几乎攻占首都。缅甸东北部,有一支国民党从云南撤退过来的第二十六军,后来转型成一支相当规模的云南人民救国军,正式的番号叫“云南省游击军”,主管川滇黔贵四省的反攻任务。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一日, “云南省游击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 “国民政府”任命李弥将军为总指挥。
这支游击队在一九五四年第一次大撤退后,剩下半数的军民被“国民政府” 遗弃在滇缅地区,成为一支没有国籍的孤军。经过几年的努力,它又恢复成一支上万人的游击大军,盘踞金三角,且多次击败缅甸军队。
当年缅甸边境的山区真的很乱,有政府军、少数民族军团、国民党孤军,再加上土匪,因此根本无法进行任何教育或社会建设,各路人马只把两样东西放在心上:毒品与军火。
一九五七年,险峻的大环境终于向阿生伸出触角。
这一年他已经九岁了,却从来没有受过教育,在这个蛮荒的乱世,读书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有一天姑父家来了一个相识的军官鲁定洲,他不禁好奇地跟对方聊了起来,后来被问到想不想读书。“ 读书”二字像暗夜里的烟火不可思议地燃放起来,彻底照亮了他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没有比这更狡猾更诱人的询问了。把“战争”和“死亡”隐匿在想象的蓝图一隅,“读书”竟成了美化军旅岁月的云烟。如此半哄半骗,把年少无知的杨小生拐走。
其实他内心还有一个更单纯的想法:参加游击队可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懵懵懂懂之中,一股追求和平的意念孕育在阿生的胸襟里。
他知道姑父不会让他走,但姑父隐约感觉到阿生势必离他而去,很是感伤,遂在家里像鸵鸟一样蒙头大睡。他当然舍不得姑父,但这个机会正好让他可以减轻姑父的生活负担,同时又可以接触另一个充满陌生事物的世界。几经挣扎,最后他还是走了。
到了集合地点才发现,这回被拐骗的孩子共一百多人,年纪都不相上下。
大伙儿从赖岛珊起程,一起翻山越岭,从上缅甸走到下缅甸,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全是四千到八千英尺的高山,山岳与河谷之间的海拔变化极大,巨大的温差考验着孩子们瘦弱的身体。此外,又得注意随时狙击的缅甸正规军,以及那些隐身在草丛里的杀人族、毒蛇与猛兽,其中最可怕的是山猪和老虎。
山猪皮厚、牙尖,脾气也硬,一旦惊动,便引来锲而不舍、冲锋似的追杀;老虎可怕的不只是利爪獠牙,还有狩猎的耐心与策略,这两种猛兽任谁都惹不起。偏偏雨林的植物又长得那么茂密,敌人与猛兽仿佛就在咫尺,呼吸着同一股闷热的气流。入夜之后大伙儿就地扎营,每人分配到一条毯子,席地而睡,连最起码的帐篷也没有。阿生和大他一岁的普汉云总是睡在董生有的身边。董生有,大家都叫他“董队长”,是个精悍强壮的青年。这条路真的好长,阿生从不喊累,撑过了一个山谷,咬咬牙又过了一座山头;坚忍的耐力和大无畏的勇气,此刻在他身上一一显现。他们足足走了一个半月才抵达驻防缅甸的国民党军三十五团之营地_一离泰国边境不远的赖东。
赖东军营坐落在山林之中,有好多问简陋的茅屋,只用树枝和树干当墙,屋顶则是由树叶铺盖而成。所有的设备都就地取材,以实用为上,根本不考虑美感。这片被称为“滇缅”的地区面积非常宽阔,横跨老挝、泰、缅三国领土;从东到西约四百公里,由南至北近五百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的面积。不过这片山林却不是人住的,全是毒蛇、猛兽、疟蚊和瘴气;住民们穷得连一双鞋子都没有,而且大多身染恶疾,发病时就倒在地上任由病魔摧残,等痛楚消失再爬起来工作。呻吟,是最便宜的消痛药方。
来此当兵的阿生根本没有任何福利可言,全身上下就那么一条裤子,不管冷得要死或热得要命,还是那一件。所幸阿生从小就很爱干净,衣裤虽然简陋却维护得很好,不像脏兮兮的野孩子。由于他们全都没有鞋子可穿,所以天冷时脚底免不了被冻裂。对自小穷惯的阿生来说,这里的环境是无可挑剔的了,起码有饭吃,不像以前那样经常饿肚子。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阿生被队长分发去当传令兵,还替他改名为“杨健生”,但大伙儿不会写“健”字,常常笔误成“杨进生”。这个将错就错的名字,是心道法师的第二个俗家姓名。那时他并不知道“杨进生”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名字,也是新的身份、新的生命历程。
P1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