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电子政务(第2版)

書城自編碼: 22477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侯卫真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222870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4/5184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对话的力量,风靡全球的教练式沟通
《 对话的力量,风靡全球的教练式沟通 》

售價:NT$ 307.0
人的行为
《 人的行为 》

售價:NT$ 499.0
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
《 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 》

售價:NT$ 411.0
牛津世界历史研究指南
《 牛津世界历史研究指南 》

售價:NT$ 978.0
人间珍贵:澎湃夜读集3
《 人间珍贵:澎湃夜读集3 》

售價:NT$ 354.0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售價:NT$ 307.0
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
《 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 》

售價:NT$ 411.0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售價:NT$ 56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8
《 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系列教材) 》
+

NT$ 921
《 内科学(第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 》
+

NT$ 751
《 货币金融学(第九版)(经济科学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

NT$ 380
《 电子政务原理、建设与应用 》
+

NT$ 304
《 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21世纪管理学教材) 》
內容簡介:
本书共有11章,内容包括电子政务概要、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政府信息治理、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要览。
關於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
目錄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要
1.1 “电子政务”的内涵
1.1.1 从不同视角认识电子政务
1.1.2 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
1.1.3 电子政务的实质
1.2 电子政务的动因
1.2.1 建设高效的政府
1.2.2 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1.2.3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1.3 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1.3.1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1.3.2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1.3.3 G2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4 电子政务的功能
1.4.1 电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1.4.2 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
1.4.3 电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
1.4.4 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
1.4.5 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发展
1.5 电子政务的效益
1.5.1 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
1.5.2 密切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1.5.3 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1.5.4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IT业的发展
1.5.5 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1.6 中国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1.7 中国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
1.8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进程
1.8.1 “办公自动化”(OA)——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1.8.2 “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1.8.3 “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1.8.4 “三网一库”——始于21世纪初期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2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2.1 信息化与政府管理变革
2.1.1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概述
2.1.2 信息化与政府管理的变革
2.1.3 信息化与政府组织的变革
2.1.4 政府信息化与政府管理职能的重塑
2.1.5 信息化给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带来的变化
2.2 信息化与政府管理新理念
2.2.1 服务型政府理念
2.2.2 效能理念
2.2.3 信息公开与共享理念
2.2.4 公众参与理念
2.3 信息化与政府管理体制
2.3.1 政府管理在控制方式方面的特征
2.3.2 政府管理在关系模式方面的特征
2.3.3 政府管理在管理类型方面的特征
2.3.4 政府管理在服务方式方面的特征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3章 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
3.1 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3.1.1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3.1.2 信息技术发展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关系
3.2 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3.2.1 计算机信息系统
3.2.2 网络与通信技术
3.2.3 数据库技术
3.3 电子政务部分核心技术及其应用
3.3.1 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
3.3.2 智能办公技术
3.3.3 中间件技术
3.3.4 XML技术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4章 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4.1 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
4.1.1 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电子化及其地位
4.1.2 电子化公务处理是对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4.2 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概述
4.2.1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
4.2.2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特性要求
4.2.3 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基本类型
4.3 通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应用
4.3.1 公文处理
4.3.2 视频会议
4.3.3 事务处理
4.3.4 日程管理
4.3.5 流程监控
4.3.6 档案管理
4.3.7 信息服务
4.3.8 决策支持
4.3.9 信息资源管理
4.3.10 知识管理
4.4 专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应用
4.4.1 专用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概述
4.4.2 专用公务处理系统应用举例
4.5 专用公务处理系统与通用公务处理系统的集成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5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
5.1 政府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的逻辑关系
5.1.1 共同的提出背景与时间
5.1.2 公共服务作为公共管理中的核心价值诉求的实现需要电子政务的支撑
5.1.3 推动公共服务电子化的积极意义
5.2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种类
5.2.1 按服务对象划分
5.2.2 按职能领域划分
5.2.3 按行政行为的类型划分
5.2.4 按服务提供方式划分
5.3 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功能
5.3.1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平台——政府门户网站
5.3.2 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内容
5.4 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的实现
5.4.1 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5.4.2 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规划及实现
5.5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
5.5.1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向
5.5.2 积极促进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6章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6.1 政务信息资源概述
6.1.1 资源、信息资源
6.1.2 政务信息资源及其特点
6.1.3 政务信息资源的类型
6.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6.2.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6.2.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6.2.3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实现方式的特点
6.3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6.3.1 信息采集
6.3.2 信息组织
6.3.3 信息检索
6.3.4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6.3.5 政务信息服务提供
6.3.6 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
6.4 政务电子文件管理
6.4.1 政务电子文件管理目标
6.4.2 政务电子文件管理原则
6.4.3 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
6.4.4 政务电子文件管理的流程
6.5 政务知识管理
6.5.1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6.5.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6.5.3 政务信息服务提供
6.6 政务信息公开
6.6.1 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形成
6.6.2 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
6.6.3 政务信息公开在实践中的问题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7章 政府信息治理
7.1 政府信息治理内容与对象
7.1.1 治理概念
7.1.2 电子政务与信息治理
7.1.3 政府信息治理的内容
7.2 政府信息治理的方式
7.2.1 推行信息管理制度
7.2.2 行政推动信息治理
7.3 政府信息治理活动
7.3.1 信息战略规划
7.3.2 形成信息架构
7.3.3 制定信息标准与规程
7.3.4 法规遵从
7.3.5 问题管理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8章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
8.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概述
8.1.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基本性质
8.1.2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8.2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平台与系统集成
8.2.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8.2.2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
8.3 通用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应用
8.3.1 办公自动化系统
8.3.2 政府决策支持系统
8.3.3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8.4 专用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应用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9章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
9.1 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9.1.1 日益突出的安全威胁
9.1.2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的实质
9.1.3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9.1.4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
9.2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9.2.1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核心
9.2.2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9.3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9.3.1 技术安全管理
9.3.2 运行安全管理
9.3.3 组织安全管理
9.4 电子政务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9.4.1 信息安全管理服务
9.4.2 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9.4.3 安全事件应急服务
9.4.4 信息安全培训服务
9.5 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9.5.1 PKI平台
9.5.2 信息安全法规建设
9.5.3 信息安全标准建设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10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10.1 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
10.2 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基础
10.2.1 树立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
10.2.2 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方式
10.2.3 全面实施管理的规范化
10.3 电子政务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
10.4 电子政务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
10.5 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基础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第11章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要览
11.1 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11.1.1 美国
11.1.2 加拿大
11.1.3 俄罗斯
11.1.4 英国
11.1.5 德国
11.1.6 日本
11.1.7 新加坡
11.1.8 韩国
11.2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经验
11.2.1 改进组织机构建设,优化政府业务流程
11.2.2 制定发展战略,明确阶段目标
11.2.3 重视绩效评估,推动绩效管理
11.2.4 打造专业队伍,重视人才培养
11.2.5 建立电子公共服务,促进电子政务应用
11.2.6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标准化建设
11.3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案例分析
內容試閱
第2版总序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信息技术对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作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咨询机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就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信息化所具有的知识密集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将成为国家在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大量培养符合中国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紧迫需求,也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在信息时代参与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关键。2006年5月,我国公布《2006—20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国家信息化推进的重点任务之一,并要求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致力于通过讲座、论坛、出版等各种方式推动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2007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教育部、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了“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编委会,共同推动“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的组织编写工作。编写该系列丛书的目的是,力图结合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需求,针对国家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有效梳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通过高校教师、信息化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充实我国信息化实践中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化教学的框架体系,提高我国信息化图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毫无疑问,从国家信息化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家的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加强我国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当时国家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各个专业和不同教育层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需要,以及教材开发的难度和编写进度时间等问题,“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编委会采取了集中全国优秀学者和教师,分期分批出版高质量的信息化教育丛书的方式,结合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在“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出版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三套本科专业高等学校系列教材,受到高校相关专业学科以及相关专业师生的热烈欢迎,并得到业内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述专业的教育面临着持续更新、不断完善的迫切要求,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及应用变迁也不断对新时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三个专业教育需以综合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和丰富,已出版的教材内容也需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以满足需求。
这次,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三套系列教材的修订是在涵盖第1版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和调整。我们希望在内容构成上,既保持原第1版教材基础的经典内容,又要介绍主流的知识、方法和工具,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增加部分案例或实例,使每一本教材都有明确的定位,分别体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三个专业领域的特征,并在结合我国信息化发展实际特点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国际上相关教材的成熟内容。
对于这次三套系列教材(以下简称系列教材)的修订,我们仍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一定要准确、清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教材内容既要符合本科生课程设置的要求,又要紧跟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地把新技术、新趋势、新成果反映在教材中;教材还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注意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案例和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实例,突出案例教学,力求生动活泼,达到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等等。
为力争修订教材达到我们一贯秉承的精品要求,“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编委会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措施保证系列教材的质量。首先,在确定每本教材的第一作者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通过广泛征集、自我推荐和网上公示等形式,吸收优秀教师、企业人才和知名专家参与写作;其次,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关专家纳入到各个专业编委会中,通过召开研讨会和广泛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吸纳国家信息化一线专家、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要求各专业编委会对教材大纲、内容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每本教材配有一至两位审稿专家。
我们衷心期望,系列教材的修订能对我国信息化相应专业领域的教育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对推动我国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有所贡献。同时,我们也借系列教材修订出版的机会,向所有为系列教材的组织、构思、写作、审核、编辑、出版等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工作人员表达我们最真诚的谢意!
应该看到,组织高校教师、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出版部门共同合作,编写尚处于发展动态之中的新兴学科的高等学校教材,有待继续尝试和不断总结经验,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我们衷心希望使用该系列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不吝赐教,帮助我们不断地提高系列教材的质量。

曲维枝
2013年11月1日
第2版序言
在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撑下,网络生活、社交媒体、协同创造、虚拟服务等新型应用模式持续拓展着人类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范围和形式。这些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与应用模式的涌现,使得全球数据量呈现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同时,数据复杂性也急剧增加,其多样性(多源、异构、多模态和富媒体等)、低价值密度(信息不相关性和高“提纯”难度等)、实时性(流信息和连续商务等)特征日益显著。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的基础和要素。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喻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即“三个融合”和“三新”。“三个融合”指IT融合(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业务的密不可分性)、内外融合(企业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整合的重要性)和价值融合(企业“造”与“用”价值创造的模式创新性)。这三个融合意味着:①越来越多的传统管理和决策成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管理和决策(如数字化生存、数据运营、深度业务分析(Business Analytics,BA)核心能力等);②用户公众创造内容(UGCPGC)(如评论、口碑、商誉、舆情和社会网络等)成为了企业活动的重要关注点;③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日益体现出 “无形围绕有形”的互动(如“服务围绕产品”的业务拓展方式等)。而“三新”则指大数据时代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人群。这意味着:①现有企业需要升级转型(如数据驱动的精益管理和模式创新等);②新兴业态在诞生和发展(如赛博空间生活和众包等);③信息社会中“移民”和“原住民”的多样化生存(如新型客户关系、新式企业文化和新颖行为特点等)。大数据时代管理喻意的上述两个方面反映了大数据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化特征,其中前者主要体现管理领域和视角上的变化,后者则主要体现管理主体和方式上的变化。
在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展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未来,信息技术应用将持续呈现出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新兴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新拓展、绿色信息化路径等领域的主流现象和发展趋势,也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快速更迭、动态演进的学科专业,必须以综合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和丰富,以适应新时代前进的步伐。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的第2版修订,就是希望通过更为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和更具前瞻性的内容组织,帮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领域的学生以及实践者更好地理解现代信息系统在“造”(技术)和“用”(管理)维度上的分野和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包括企业进行数据运营、利用深度业务分析(BA)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次对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的修订,在基本保留第1版主要内容的框架基础上,仍然强调把握领域知识的“基础、主流与发展”的关系,并体现“管理与技术并重”的领域特征。同时,在整个系列和相关教材内容中,从领域发展与知识点的角度,以不同程度和形式反映新技术时代的特点(如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一新型计算模式)、IT应用特征(如移动性、虚拟性、个性化、社会性和极端数据)、信息化拓展(如两化深度融合和企业外部数据分析)、新兴电子商务应用(如移动商务、社会化商务和O2O)、搜索方法与服务(如关键词搜索与营销、信息检索与匹配)、IT战略与管理(如服务管理、伙伴管理、业务安全管理和连续商务管理)等。我们希望通过系列教材专业编委会的共同努力,第2版系列教材能够成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生循序渐进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材料,成为大数据环境下从业人员及管理者的有益参考资料。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们感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及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列教材编委会专家们对教材体系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教材编写者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以及所在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本系列教材研讨和编审的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同时,我们对电子工业出版社在本系列教材整个出版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第2版系列教材在内容上肯定存在不足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
2013年12月于北京
第2版前言
要让一本书揭示和反映一项社会活动的全貌是很困难的。本书经历了几年时间的使用,收到方方面面的反馈意见,也受到了业内专家的关注,同时,电子政务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开拓出了很多新的实践领域,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我们的意愿是尽可能通过修订反映电子政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在修订中我们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实事求是地说,本书肯定还有很多疏漏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尽可能地通过修订反映电子政务的最新成果,从有利于教与学的角度,重新编写了本书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从以系统建设为重点,转变为以提高政务活动的绩效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政务活动的整合与全域管理、政务知识化、政府信息治理等。电子政务管理的视角,也从技术系统的效率,转变为政务信息的效率,以及由政务信息绩效支撑的政务绩效。为此,本书修订的着重点也主要放在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治理等方面,力求与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同步,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电子政务课程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电子政务发展的脉搏,获得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有用知识。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参与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体会到,电子政务的教学和教材的内容应当做到政务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特别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把政务需求转化为可供执行和有效的技术系统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本书中强化了对政务活动方式、规则和管理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梳理和介绍,以及增加了如何将政务需求转化为政务技术系统方面的知识,力求使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增强一些电子政务的实践能力。
本书对原来版本的部分章节的内容,只做了局部修订和调整;对部分章节进行了重新编写;也增加了新的章节,如第7章“政府信息治理”就是全新的一章。全书的整体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共设了11章的内容,调整了大部分章节的题目和结构,书中的案例、资料全部为新收集编写的。
本书的编写人员也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吸收了一些在电子政务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活动的青年教师参与编写和修订本书的部分章节。谭军、井西晓、王丽、董丹华、刘红霞、赵芮婧、李月、谢鑫国、苏钰、王晓春等人参与编写了有关章节,侯卫真统纂了全书。
限于我们的水平,以及电子政务的实践十分丰富,因此书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错误,恳请读者谅解,也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13年10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