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父与子》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作者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本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曾受到了鲁迅、丰子恺等人的高度评价,成为家喻户晓的漫画。
《父与子》自问世70多年来,已出版数十个版本,流传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超亿册,每一个阅读过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最开怀的笑声,感受到最诚挚的真情。《父与子》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內容簡介: |
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传世名作,1934年12月在战争中德国,一部反映普通民众父子间生活、情感的漫画在《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得如此纯真。漫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才会历经七十余年而不衰,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战后《父与子》结集出版,在德国家喻户晓,并且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们的喜爱,被誉为是德国幽默的象征,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父与子》漫画成为世界漫画史上重要的一章,这种父子间的温情与幽默感染着每位读者,历久弥新。
|
關於作者: |
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州。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曾给一些报刊杂志做过插画。1934年,卜劳恩悉心创作的《父与子》系列漫画在《柏林画报》上连载,连续三年,共创作了近二百幅的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1944年3月,卜劳恩被纳粹分子告发,指控他犯了“反国家言论罪”。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名法庭”判处他死刑的前夕,自杀与关押他的牢房。埃?奥?卜劳恩是继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位德国艺术巨匠,尽管他的艺术生涯十分短暂,但成就卓越,他在三年时间里倾注全部心血创作完的《父与子》,是他为世人留下的不朽杰作,这部作品也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
目錄:
|
糟糕透顶的家庭作业
引人入胜的书
汽车出了故障
会走的箱子
大人喜欢打架
越看越像
正中靶心
巧妙生发术
图画的局限
儿子的惊人之举
家中的游艺演出
哄儿入睡
好的榜样
儿子的发型
忘加葡萄干的蛋糕
离家出走
甘为孺子牛
儿子的报复
小兔送来的糖果
挑战失败
“买四张儿童票!”
球赛再现
鱼儿来信
避雨
实用的发明
一年之后
无动于衷
本性难移
生曰惊喜
足够多的石子
输不起的父亲
指责也该有限度!
父子各一对
夕阳西下图
失败的音乐会
假梦游病患者
吓人的胡子
可疑的螺旋形
再来一次,这太有意思了!
误把光头当足球
梦与现实
无药可救
人靠衣装
恩威并重
以为失火
艺术的魅力
不择手段
最后一个苹果
倔犟的马
家长签名
没骗人,真钓了条大鱼
制作圣诞礼物的秘密
圣诞礼物
除夕新事
滑冰健将
小鸟的选择
聪明的马
狗的启示
击中要害的题词
鬼怪
爆竹雪茄
假面舞会的化装
喂天鹅
带锚的帽子
白套近乎
儿子上当
可笑的胡子
蒙混过关
父爱如山
这下不像了
这回无法偷吃了
叼回铅弹
蘑菇
难舍美人鱼
管教晚矣
驯马新法
假期第一天
全部输光
放生以后
我要歌德的书
医生禁止他喝浓咖啡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铅球运动员
意外的冠军
同情马蜂的教训
逃学的人
无可救药
儿子的礼物
新镜子
忍无可忍
出力不讨好
图钉妙用
想当父亲也不难
吸引人的书
退敌之计
木偶戏
拍电影的“兔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