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孔孟儒学》以简明的笔调,较为系统地叙述了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他们以“仁”为核心的哲学、社会思想。书稿从时代背景出发对孔、孟的事迹、学说、社会理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引导读者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创立儒家学说的过程有了较清晰的认知。共分九章:风云激荡;生平故事;孔孟联称;仁者爱人;足食富民;言而有信;忧世忧民;犯颜好辩;为仁由己。本书由胡发贵著。
|
目錄:
|
引言
一 风云激荡
一大变革
二兼并战争
三社会矛盾加剧
四礼崩乐坏
五文化下移和文化繁荣
二 生平故事
一“长人”孔子
一“好辩”的孟子
三 孔孟联称
一孔、孟分说的历史
二孔贵孟轻的史实
三“亚圣”的浮现
四“孔孟之道”的出现
五为什么会连称“孔孟”
四 仁者爱人
一孔子“仁者爱人”论
二孟子“仁民爱物”说
五 足食富民
一孔子“百姓足”的富民主张
二孟子“制民恒产”的民生思想
六 言而有信
一孔子“无信不立”的诚信观
二孟子“朋友有信”的诚信思想
七 忧世忧民
一孔子“忧道”
二孟子焦虑于“杀人盈野”
八 犯颜好辩
一孔子的“不可忍”
二孟子“好辩”
九 为仁由己
一孔子的“人能弘道”
二孟子的“强恕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