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灰屋顶的巴黎》讲述法国的散文集确实令我印象深刻。她是写意,是抒情,是思考;她既温情脉脉,也不乏褒贬,又略带调侃。
扫舍在这里以她天赋的才华及独特的笔触描述了我自以为最了解的的国家—我的国家。
可是读着这篇作品,我才意识到如果不了解他人观察的视角,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也是支离和片面的。
解读一位中国女性对我所如此熟悉的国家的感受,对我来说既是重新认识,又是揭示她崭新面貌的过程。我想,不论对法国的了解有多少,中国读者们也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
现在,让我们进入她的旅程!
皮尔·卡丹
|
內容簡介: |
《灰屋顶的巴黎》写的是一个叫扫舍的女人眼中那一小块法国生活,那一小块巴黎情感,这些生活和情感,虽然是小视角的,但是是属于她这样一个生命的。
|
關於作者: |
扫 舍,本名曾琼,生于成都,曾为纪录片编导、外企金领。现为艺术经纪人,在欧洲和中国之间行走。著有散文集《在普罗旺斯的太阳下》等。
|
目錄:
|
再版序:活着,并活成一个对得起自己一生的人
原版序:关于扫舍, 关于扫舍的巴黎
Partie 1
星期天, 去看巴黎
我的桥,我的心
左岸
真的值得看
四本打开的书
在香榭丽舍找到你的所有
慢船去中国
地下铁
走过地下墓穴
音乐结束
Partie 2
八月不起义
法国和大熊猫
谁来吃晚餐
吃洋蓟
于先生
无花果
国王饼
法式蜗牛
逐臭之快乐
甜蜜地苦着
维拉和Patchouli
一个叫喀麦隆的房间
安涅斯
Partie 3
我知道你是谁
在花园
几乎可以在外面吃饭的晚上
薰衣草工坊
如果没有我的妈妈
粥或面包
开裆裤和"犯人头"
上火了
营巢记
阿尔城和凡·高
环法自行车运动
乡村旅店
Partie 4
美国人在巴黎
破碎的女神
天,她亲眼看到过凡·高
这样的故事
两个法国女作家
谁买了毕加索
法国永远的坏孩子
从头开始,以头结束的传奇
印象主义的猫
有种美是有毒的
一次颠覆
再见,拉夸先生
古剧场里的现代舞
谁还记得钱拉· 菲力普
无国界的弥撒
科莱特和玛丽·特兰蒂昂
墨镜后面的歌者
三个巴黎女人
画家丹尼赫巴斯
莫奈的花园
邂逅乔治桑
巴黎,我爱你
|
內容試閱:
|
于先生
于先生是这样的一个人,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看似随意的衣着其实是精心选择的,也很正常,高干出身的家庭,本人又是社科院的研究员,举止之间总会带有些精英的特色。
还在上世纪80年代,于先生就是京城著名的人物了。精英自然有精英的见识。于先生又是学哲学的,虽然还没有出过国门,但西方的那些文学和哲学大师们已经成了他熟悉的朋友,因此他有了使命感。他不仅为自己也为中国人寻求着未来之路,而这路,所有的人就觉得是在西方。
于先生在北京有一套不大不小的公寓,正好够他用来做一个沙龙。正如他只读经典著作一样,他也只和他认为优秀的人交往。那真是意气风发的沙龙啊,人们喝着酒,谈着文化,听着歌剧,弹着钢琴,于先生妙语连珠,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样子。有时候沙龙里也来些外国人,大都是些记者,或某国的文化官员,他们吸着飘着煤灰粉尘的北京的空气,那些蓝眼睛、高鼻梁让沙龙有了国际化的意味,于先生的声誉越发地响亮了,跨越国境地响着,他几乎算得上是个代表着中国未来的人。
有一天于先生被国家某部门的官员找了去,官员很和气地问,那些外国人都在你哪里做什么?他们都关心什么样的问题。于先生傲然地说,我们听柴可夫斯基,谈论什么是G大调。不过官员也不能说柴可夫斯基和G大调有什么不对,何况马克思也说过全世界的无产者要团结起来,几个外国人说不定也是无产者的一部分呢。
然而,于先生终于还是决定走了,他要去的地方是巴黎。临行前朋友们在一起喝酒,于先生带着一种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的激动。于先生对自己灵魂的高贵性能在巴黎找到归属丝毫也不怀疑。他在遥远的北京想起巴黎时就像想起自己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通过翻译后的文字他已经读了那么多关于法国的书,从萨特的哲学到雨果的小说,他还看了那么多关于法国的电影、戏剧,他对普契尼的歌剧《卡门》几乎烂熟于心,从理论和抽象的意义上来说,他想他已经掌握了法国:一个真正的革命的发源地,一个民主而文明的国家。
这样的离开,几乎带有历史性的意义,于先生的女朋友甚至专门去了次美容院。那个时代粗陋的美容技术也没有吓着她,她带着令人恐怖的浓重的眼线去了巴黎。他们几乎想呼喊一声:巴黎,我们来了!
最开始时于先生写信给国内的朋友,说巴黎的空气多么自由,文化多么灿烂,绘画多么杰出。于先生将巴黎大小的博物馆都看遍了,他像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样和他能接触到的各种派别的人见面,讨论一些中国未来的事情。但是不久之后,于先生的政治理想就不得不面对生存的现实。他发现在巴黎这个自由而美丽的大都市,仅靠一个中国人的政治热情是活不下去的。
于先生给朋友的信越来越少了,他和所有漂洋过海的中国人一样不得不为生计操劳。于先生在郊区的商业中心开了一家服装店,卖一些从中国进口过来的丝绸服装。在时装之都的巴黎,于先生的中国服装看上去老派而土气,只是因为便宜的价格,时装店仍然可以吸引一些住在郊区的中下层顾客。很多时候,于先生就待在他的店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哲学书,他仍然在读福科和海德格尔,有客人进店的时候他放下书沉默地等待着一笔生意。店里的客人,以移民到法国的非洲人、阿尔及利亚人为主,这些人和于先生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非主流人群,于先生难过地发现,即使是这些人,都说着一口比
他流利许多的法语。
语言的障碍让于先生彻底地萎缩了。他曾经的精彩,是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的。他的智慧和深刻,被法语堵在了内心,成为一堆愈积愈大的暗影。在所有的顾客眼里,他仅仅是个缄言的忧郁的普通中国人,和那些在十三区的中国餐厅、中国超市、中国干洗店的中国人一样,做着自己本分安静的小营生,赚着一份生活。
过了一些时间,中国的国门打开了,于先生曾经的一些朋友陆续地开始在中欧之间旅行。他们和于先生见面后免不了是要唏嘘感慨一番的,但很快,他们的话题就转向了一些在中国正热着的事情。这些朋友现在也有了让于先生陌生的身份,他们谈的都是融资、并购、版税、国外大学讲座。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了,那些一日千里的变化,让于先生再次失语。
20年过去了,于先生离开的那个中国只存在他的记忆中,现在的中国是他陌生的,不仅是思想方式、文化倾向,甚至包括语言。一代一代的人用他们新派的生活推进了中文的更换、创新,于先生有一天拿起朋友留在家里的国内的报纸,觉得那上面有许多的名词都是他从未听说过的。
20年过去了,于先生居住的法国扼杀了他曾经为之骄傲的想象力。那个书本中的法国,那个抽象的法国,那种让他欣赏的有异国情调的法国,在他的法国现实生活中渐渐地消失了。他想他和法国的相遇存在着一个时间的错位,他其实是那个该生活在古典的法国中的人。
于先生现在算得上是个有产阶级了,他在巴黎郊区买了块地,修建了自己的房子。设计房子时,他专门让人修了个地下音响室,用了最高级的音响设备。空闲的时候,于先生会独自待在他的音响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听那些他热爱的音乐,音乐在大空间里显出了寂寞,于先生安静地听着,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背有些驼了,头发也掉了许多,剩下的也基本上白了。
最后一次收到于先生的信时,他说很高兴他的房子旁边有条小河,上面有座小木桥,他给那桥命名为:莫奈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