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是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研究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跨语言研究,从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读者的关联入手,借助西方文学界、翻译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解读,重新对中国古典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意义进行梳理和定位,并以典型文本为例,分析了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还追溯了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作品的对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并从比较文学、译论对比等角度,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李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硕士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学院国际信息专业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出版著作《母语与翻译》《文体翻译论》《红译艺坛》等,主编著作《英语写作中级教程》《汉英高级翻译》等,参与编写《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自2002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以来,历任校级学术骨干,曾荣获2004年度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9-2010年度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2011年度上海市浦江计划学者。
|
目錄:
|
上篇 中国古典文学的西式解读
第一章 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读者
第二章 西方读者眼中的中国古典文学:典型文体解读
第一节 宏观解读
第二节 解读诗歌
第三节 解读小说与戏剧
第四节 解读撰史之传统
第三章 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代表:小说再解读
第四章 从西式解读开始:中国古典文学的再定位
第一节 遭遇“非理性主义”的“摈弃”
第二节 世俗文学与宗教灵感
第三节 “远远落后”的诗歌研究
第四节 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的认同:以《红楼梦》为例
第五章 中西方文学关系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展望
第六章 小结: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下篇 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与传播
第七章 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作品的对外传播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国门:从个案谈起
第二节 翻译作品的输出与接受
第八章 借助翻译来阅读中国
第一节 怎样借助翻译阅读中国
第二节 借助翻译阅读中国的哪些方面
第三节 借助翻译阅读中国的得与失
第四节 如何帮助读者通过翻译阅读中国
第九章 对比性思考:将西方东方化将东方西方化
第一节 不公平比较
第二节 范式的消失
第三节 开创新世界
第十章 关于东西方译论:必要的梳理
第一节 中国译论回顾
第二节 西方译论梳理
第三节 东西方译论对比
第四节 求同存异多元互补
第十一章 熟悉和陌生:全球化的主体体验
第一节 陌生和熟悉的动态性
第二节 “统一”他者
第三节 行动本地化,思考全球化
第四节 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第五节 全球化模式
第十二章 小结:西方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翻译的未来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