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材料反映人类对世界的感觉、认知和艺术上的期许,是人类自身与世界链接的最恰当之纽带。以这个理念为指导,《材料·艺术》分析历史经典艺术及当代艺术,从材料的角度开掘艺术的世界。特别是当代艺术种类繁多,姿态各异,架上绘画、雕塑、装置、设计艺术等,其材料元素以广泛多样、兼收并举的态势,广泛地作用于诸种艺术形态,呈现出大材料的宏大景象。材料的认识、利用、发展,正在也必将成为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艺术已经成为基于“大材料”的创作。多种材料、媒介的发扬扩大,深化了作品的意义,从考察艺术的材料人手,在多种环境、多样需求、多元表达的大背景中,对艺术材料完整地认识、综合,本质地考量,进而在美学意义上做深层把握。
《材料·艺术》适用于艺术院校绘画与设计类专业师生学习及使用。
|
目錄:
|
序言 材料推进艺术的发展
第1章 材料创造的艺术景观
1.1 岩画、石阵
1.1.1 岩画:恒久、鲜活的生活景物,坚实、简约的材料语言
1.1.2 石阵:感应天地之灵气、恒久弥新的艺术形式
1.2 陶器、漆品:质朴温存的人造材料
1.2.1 温存、朴实的彩陶
1.2.2 端庄、儒雅的漆器
1.3 宗教与民间艺术品的材料
1.3.1 宗教精神的依托物
1.3.2 民间信仰、祭祀供奉
1.3.3 民间艺术品
1.4 传统绘画中的经典材料
1.4.1 多样的丹培拉
1.4.2 微妙、精准的油彩
1.4.3 凝练、写意的水墨
1.5 有序、活化的新型艺术材料
1.5.1 雕塑的真形象
1.5.2 绘画的真感觉
1.5.3 构筑的浪漫情
1.5.4 开放的新媒介
1.6 探索世界意义的人文性材料
1.6.1 材料潜含哲学与观念
1.6.2 社会生活与存在价值之悖论
1.6.3 材料中的特殊文化心理与价值趋向
1.7 生活中的艺术性材料
1.7.1 用于人体的恰当材料
1.7.2 文脉传承中的标志性材料
1.7.3 表达社会情趣、时代审美与时尚观念的材料
1.7.4 自然、人文环境中的材料
1.8 艺术与自然景物结合的大景观
1.8.1 单纯的自然
1.8.2 东方园林
1.8.3 山水中的天际线
1.8.4 绿色中的人类与环境
第2章 材料的力量
2.1 大材料
2.1.1 材料的特性
2.1.2 直观自然与创造艺术
2.2 材料艺术的本质与使命
2.2.1 本质与使命
2.2.2 材料与意义
2.3 材料与时代
2.3.1 时代与科技
2.3.2 时代与艺术
2.4 材料中的精神
2.4.1 神圣的精神指向
2.4.2 格物致知、寓情于物
2.4.3 精神是个自然生态
2.4.4 质疑传统之“小便池”
2.4.5 现代垃圾——传统文化的殉道者
2.4.6 思想观念与代言
2.5 心像——文脉与情感
2.5.1 无为而治——中国文化的趋向
2.5.2 逻辑实证——西方文化趋向
2.5.3 跨越差异,共通艺脉
2.6 材料艺术的发展线索
2.6.1 古典艺术
2.6.2 现代艺术
2.7 材料延伸出的审美方式
2.7.1 材料造型中的形、色、质
……
第3章 多样材料创造鲜活艺术
|
內容試閱:
|
3.3.2艺术地诠释材料意味
对创作者来说,艺术想法通过材料表达情感、协调艺术形式,艺术中的材料对创作表达不仅是承载功能之物,不只是作品漂亮的衣服,而是作者通过作品的描述表达对世界的判断与期待,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对观赏者来说,在欣赏作品时会自然产生个人的想象与好恶。创作者据此在创作中应因循这一规律,借助材料的直观性,让材料作为视觉符号积极地参与到创作中来。从而实现基于多样生活方式,生成多样的材料,满足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在这里,艺术创作通过诸种造型元素给人们以暗示、联想、强化,加强人的印象,人们凭借对作品图像的直觉解读,即材料自身的“自语”,对自己已有感觉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推动观者对形象做出抽象的概括与判断,现代材料在功能上助长“自我意识”。同时,材料作为造型符号又具有部分的不易识别性与变幻性,观赏者的差异性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与个人的阅历、文化修养、生活性情、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材料在这里不一定能够表达出完整确切的内容,却紧紧依附于创作实像,形成超越作品之外的“它语”与理解上的开放性。净透的玻璃、锈浊的钢铁、糙陋的石头、淳朴的粗布、飘逸的丝绸,它们简化、明朗、规整,纯化了各种材料质地内在美,需要创作者去发现、拓展。与此同时,材料的视觉效果不同,给人感觉千差万别、没有定规。物理的、化学的,有机的、无机的,等等,各种材料都在变化中,形态概念与我们思维想象都是随遇而生,即材料的偶发性效果,对创作环境本身的感应作用亦无穷尽,因此,作品材料本身带给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创作作品时作者做了什么,是否启发人们去进行深入的艺术感受、遐想。材料的肌理不仅是物质形态,在视觉上也产生直觉上的快感。如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不满足于仅仅是外在自然形式的规整,更追求内在意境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在这里臆想作用重大,因为环境主题的追求殊异,依仗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诸种造型手段来营造气氛、创造臆想,这是创造情致的有效方式,因此,把臆想通过一定的形式语言精简、组合、生成,已经成为普遍的创作手法。(图3-12、图3-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