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杜高杰在绘画上的成就,在锻练的过程,有着磨难的遭遇。“文革”期间,有一个自号“文艺旗手”者,其人不懂画,却要不懂装懂,更有甚者,发号施令,坑害画家,对画鹰者,诬其为“特务化身”;对画公鸡者,说作“知识分子翘尾巴”。在那个时候,社会乱哄哄,生产破坏,人民生活不安宁,她却说:“形势大好,江山一片红”,要求全国画家歌颂大好河山,举行画展。杜高杰等画家,出于对祖国江山之爱,极尽其力去表现。记得那时的杜高杰与包辰初,取“两江”题材而歌之,所谓“两江”,指富春江和新安江。这是江南的山水胜地,水环山,山抱水,正个是“落墨宜人景色清”。又有诗称赞这一带风光云:“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弯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为此,浙江美术界组织杜高杰等山水画家尽情地去表现。一稿、二稿、三稿以至五易其稿而成,当将这些山水作品送到北京,“旗手”及其同伙一看,“旗手”发话了:“红色江山,怎么画得墨墨黑黑?”看到浅绛山水,她又提出意见,“为什么不出绿?”见到“两岸垂柳,江水清清”的画面,“旗手”又发问:“怎么样,怎么样,把长征过草地的日子都忘了吗?”经过这么一番评论,杜高杰等的山水画,尽数退了回来,使得画家们个个无所适从。然而,杜高杰等画家本着爱国、爱山川的心愿,也本着学无止境的道理,打起精神,一画再画,大家夜以继日,不辞寒暑,退笔虽未堆成山,几只瓦砚确实被磨穿了。
就这样,杜高杰在这几年的磨练中,心神固然不畅快,由于在艺术上不断地实践,在山水画的表现上,使他推上了一个新阶段,换言之,正由于磨难,却由无益转为有益,因此使他更加领会到如何“中得心源”,又如何“内营丘壑”,以至于无形处,得见“五彩之缤纷”。
|
目錄:
|
序
回首青山
山水
花卉
书法
杜高杰常用印章
杜高杰艺术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