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A·J·P·泰勒编著的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局势和各国外交政策,主张二战起源非希特勒和纳粹德国有计划的侵略,而是“根植于一战以后欧洲均势的更大破坏,直接源于各国政治家们事与愿违的忙中出错”,亦即英国、法国等国的外交失败所致。本书自1961年在英国出版以来引起广泛争论,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本书史料丰富,叙述周详,文笔优美,引人入胜。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辞海译丛》之一种。该译丛兼收并蓄国外名家名著,首批以科学人文题材为主,翻译出版有关科技知识、科学思维(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科学人文作品。
本书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局势和各国外交政策,主张二战起源非希特勒和纳粹德国有计划的侵略,而是"根植于一战以后欧洲均势的更大破坏,直接源于各国政治家们事与愿违的忙中出错",亦即英国、法国等国的外交失败所致。本书自1961年在英国出版以来引起广泛争论,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本书史料丰富,叙述周详,文笔优美,引人入胜。
|
關於作者: |
A·J·P·泰勒,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代》杂志称其为“英语世界最具争议,而且必然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关于英国历史和外交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也十分畅销,同时,他因做过很多即兴电视演讲而备受尊崇
|
目錄:
|
再思考
第1章 被遗忘的问题
第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第3章 战后的十年
第4章 凡尔赛体系的终结
第5章
阿比西尼亚事件和洛迦诺体系的终结
第6章 半武装的和平,1936—1938年
第7章 德奥合并:奥地利不复存在
第8章
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第9章 六个月的和平
第10章 神经战
第11章
为了但泽的战争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给美国读者写的前言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