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以新的视野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人类学各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和方法论,本着批判地吸收的原则,撷其精华,为我所用。其整合国内外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不同群体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和社会文化现象等。其应用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印证和阐释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促进了本土化的文化人类学的创新和发展。
|
內容簡介: |
西方人类学诞生一百多年来,学派纷呈,各有见解,从不同角度做出建树。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不同群体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探讨其发展规律。《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对文化人类学各个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和方法论。从学科诞生至当代人类学思潮,逐一作扼要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本着批判地吸收的原则,撷其精华。以供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引用中外文资料很丰富。作者联系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实际,阐述了研究心得。
|
關於作者: |
作者,黄淑娉,我国人类学领域第一位女博士导师。
1947年进入燕京大学读书,1952年毕业于社会学系,其后在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历史系、民族研究所工作,1987年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工作至今。曾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黄淑娉从事人类学、民族学教学研究40多年,曾在壮、傣、侗、黎、苗、瑶、畲、纳西、彝、布朗、基诺、拉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作田野调查研究。至90年代,仍上黔湘苗岭、粤桂瑶山壮村、凤凰山畲乡、海南黎寨和汉区做实地调查。她悉心培养人才,研究成果颇丰。
最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1.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2.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调查报告集》;3.《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与龚佩华合著);4.《原始社会史》(合作,副主编)等。
|
目錄:
|
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
第三章文化移动和传播
第四章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
第五章功能—结构论
第六章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
第七章文化变迁与涵化
第八章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第九章新进化论
第十章文化唯物主义
第十一章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第十二章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
第十三章苏维埃学派
第十四章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