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格律诗词写作》汫述了格律诗词与韵律的概念和基础知识。从用韵常识和文字表述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格律诗词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从推广普通话,与时俱进地传承、繁荣格律诗词文化着眼,编排了新华韵与平水韵汉字查对简表。本书具有简明扼要、浅显易懂、方便及实用的特点。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社会广大诗词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格律诗词与韵律简述
第一节 格律诗词与韵律的概念
第二节 新华韵的概念与韵部
第三节 平水韵的概念与韵部
第四节 词林正韵的概念与韵部
第二章 绝句、律诗写作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绝句、律诗的概念与结构术语
第二节 绝句的基本格式
一、五言绝句四式
二、七言绝句四式
第三节 律诗的基本格式
一、五言律诗四式
二、七言律诗四式
三、排律诗格式
第四节 用韵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作诗入格,依式用韵
二、奇句仄收,起句任选;偶句平收,不客替代
三、构句定律,平仄交替;连三孤平,力求避之
四、联內用对,偶句押韵;联间承接,上卞用粘
五、律诗用韵中常会出现的几种诗病的补救方法
第五节 文字表述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立意新颖,谋篇独具
二、依意境选用诗格,依素材确定韵部
三、因格布局,文韵双谐
四、描景壮物,真情实感
五、合理想象,构思严谨;掌握分寸,修辞得体
六、內容健康,蕴意浑厚
七、深入社会生活。寻找机缘吴成
八、一个诗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第三章 填词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词的概念与演变
第二节 词的基本特征与词体、词调、词谱
一、词的特征
二、词体
三、词调
四、词谱
第三节 填词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选择好词调
二、审音用字,注意四声
三、严格按照词谱用韵
四、建议填词使用新华韵
第四章 精选词谱一百例
第一节 小令词谱
一、十六字令(毛泽东)
二、荷叶杯(温庭筠)
三、南歌子(张泌)
四、捣练子(李煜)
五、潇湘神(刘禹锡)
六、渔歌子(张志和)
七、忆江南(白居易)
八、调笑令(韦应物)
九、如梦令(李存勖)
十、诉衷情(温庭筠、陆游)
十一、天仙子(皇甫松)
十二、定西番(温庭筠)
十三、江城子(和凝)
十四、相见欢(李煜)
十五、长相思(白居易)
十六、醉太平(刘过)
十七、生查子(欧阳修)
十八、昭君怨(陆游)
十九、酒泉子(温庭筠)
二十、浣溪沙(孙光宪)
……
第五章 格律诗词新华对应实用简表
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格律诗词与韵律简述
第一书 格律诗词与韵律的概念
格律诗词,是按照一定的文字结构形式和规定的声韵节奏格式而创作的诗歌。它是在古体诗和古代民歌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人们称之为近体诗或新体诗。它发展于隋唐,鼎盛于唐宋,有“唐诗宋词”之誉,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汉字声调的平仄搭配和汉语词汇的精确表述,从而形成了完美的旋律和意境,充分地体现了汉文化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如果说,诗坛是一个绚丽的百花园,那么,格律诗词就是牡丹仙子了。
韵律,也叫韵部、韵目,俗称辙,是由汉语拼音的同一声调的韵母归类而形成的。它具有音乐的特性。韵律,在文学创作上的运用叫用韵。用韵是我国诗歌、戏剧、曲艺等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它是律诗的骨架。
韵调,即汉语拼音的声调,广义讲分为平声韵和仄声韵两大类。狭义讲,平水韵的平声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仄声又分为上声、去声和入声。新华韵的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仄声韵又分为上声、去声和零韵母。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幅原广大,民族众多,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受水土风情的影响而发音也有所不同。所以,使用韵律的流派颇多。流行较广的有:新华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广韵等。现在,最为常用的有新华韵(新声韵)、平水韵‘旧韵)和词林正韵三种。下面着重阐述这三种韵部的用韵知识。
第二节 新华韵的概念与韵部
新华韵是按照普通话的韵母而归纳形成的,即现在流行的新声韵,亦称中华新韵。韵面宽而简明,用韵便捷,利于创作,利于我国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有利于广大读者的正确朗诵和吟唱。笔者认为,推广新华韵律诗是规范汉语语言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面向社会广大读者的需要,是对律诗继承和发展的需要。
新华韵共分为十四个韵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