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南水北调工程人文报道集》以人文为主线,精选了《中国水利报》等媒体发表的代表性作品。分为“精神丰碑”和“文化丰碑”两篇。“精神丰碑”篇包括“人物访谈”“激情岁月”“建设者风采”“我与南水北调”四部分,充分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政府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伟大情怀,广大工程建设者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一线建设者与南水北调工程结下的不解情缘。“文化丰碑”篇包括“沿线采风”“视水留言”“文学作品”等部分,全面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参建者的内心世界、新一代水利工程建设者的风采。
《南水北调工程人文报道集》可作为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的政府机关、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人员等的参考,也可供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利工作者和广大民众阅读。
|
目錄:
|
前言
上篇 精神丰碑
一、人物访谈
直接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访江苏省扬州市副市长纪春明
南水北调为淮安注入了新活力
——访江苏省淮安市副市长朱毅民
东线调水助推新农村建设
——访江苏省宝应县副县长华德荣
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访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副区长蒋必海
为国家分忧为群众造福
——访江苏省徐州市副市长刘兆勤
宿迁的新使命
——访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马军
为“天字号”工程铺设“绿色通道
——访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王光荣
确保调水水质润泽孔孟之乡
——访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韩军
为泉补源为城添彩
——访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赵文朝
以水兴城
——访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副区长刘文强
呵护微山湖珍爱水环境
——访山东省微山县副县长於炜玉
借势发展
——访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副区长陈文勇
狠抓工程质量造福地方百姓
——访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四站河道工程建设处主任史展
吕振霖:遵循两个规律建设南水北调
耿福明:打造生态走廊
二、激情岁月
朴素人生奠宏基
——姚榜义的南水北调情结
采访手记平凡中的伟大/50
记忆旁白我眼中的父亲/51
半生夙愿一生追求
——走近水利部原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主任朱承中
记忆旁白从职业革命者到革命职业者/56
缘起西线不辱使命
——记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谈英武
采访手记用生命谱写西线调水之歌/62
记忆旁白平易近人的益友恪尽职守的良师/63
陈雪英
——用生命描绘中线宏伟蓝图
记忆旁白陈雪英与南水北调的情缘/65
……
三、建设者风采
四、我与南水北调
下篇 文化丰碑
一、沿线采风
二、视水留言
三、文学作品
相关文章
|
內容試閱:
|
2007年1月,记者来到了素有“孔孟之乡”美誉的山东省济宁市采访。在济宁市政府换届中刚刚走马上任两天的副市长韩军,第一天到市水利局检查指导工作,第二天就接受了中国水利报“调水沿线巡礼”采访组的专访。
韩军虽然刚刚开始分管水利,但曾任兖州市委书记的他,对水利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水利对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更是如此。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不仅有利于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而且对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济宁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境内水网密布,河、库众多,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3条,而且还有多年平均人湖径流量高达29.6亿立方米的南四湖。南四湖既是华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水库。因此,济宁市是山东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淡水资源占全省的1/6。但韩军说:“尽管济宁市水资源相对丰沛,然而遇到像2002年那样百年不遇的大旱时,地下水也会急剧下降,微山湖几近干涸,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与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随着水资源保证率的提高,济宁市将形成北引黄河,南通长江,旱可调、涝可排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这对济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济宁市委、市政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山东省率先组建了市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市政府还与各县(区)签订了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环境责任书。治污,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韩军对记者说:“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