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
“我不会对你们说谎!”——最少政客味道的政治家吉米·卡特总统坦诚披露“政治的信念”和“民主的细节”。
★
发起“人权外交”,推动全球民主政治,开启中东和平之门——卡特亲自批注,独特视角反思美国与世界三十年来的得失。
★ 中美建交前后的历史风云——揭秘中美从秘密接触到正式建交的过程,以及邓小平访美的诸多细节。
★ 真实、原始的面貌——呈现未经过滤的白宫岁月,不加修饰的执政笔记,鲜活、详细的总统生活。
★ 评说数十年来世界政坛要人——邓小平、基辛格、奥巴马、克林顿、撒切尔夫人、贝京、里根、勃列日涅夫……
|
內容簡介: |
“我不会对你们说谎!”
只有吉米·卡特总统敢于做出如此明确的承诺,而历史验证了这位最受尊敬的美国前总统的真诚。
◆
吉米·卡特总统在任时(1977—1981)记录了大量的私人笔记,本书则是这些珍贵文件的首度公开。通过最有代表性和最关键的笔记,卡特对总统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极为真诚、详细的描述和披露。如:中美建交前秘密接触、会见邓小平及正式建交的过程,以较大的篇幅谈论中国;对1980年总统大选中政治人物之间的派系斗争和反反覆覆的立场变化的真实记录。此外还涉及古巴、朝鲜、台湾、东非、南美等地区的复杂问题和国际纠纷。这些独特视角的记录是国际历史的一个重要注脚。而对人权、医疗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能源等问题的关注和倡导,更是展现了卡特的远见卓识。
◆
30年后的今天,卡特在书中亲自为他当时的执政笔记作了大量批注,以一种更为广阔和理性的视野重新审视当时的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并与当下美国及世界的现状比较、反思,发人深省。书中涉及诸多国际政治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如勃列日涅夫、萨达特、贝京、邓小平、撒切尔夫人、奥巴马、布什、克林顿、基辛格、里根、拜登、拉宾、沙龙、阿拉法特、霍梅尼、吉姆·卡拉汉、大平正芳、金日成、金大中、拳王阿里,等等。
◆
本书也是一部卡特“不加修饰的个人史”。在总统身份之外,卡特也是一个丈夫、父亲和儿子,一个花生农夫,一个木匠,一个钓友,一个长跑健将,一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徒,一个布道者……书中极为真诚质朴、未经修饰过滤的记录,向世人展现出最为全面、详细的总统生活,最为鲜活、真实的美国元首。
|
關於作者: |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1924— )
美国第39任总统(1977—1981),被广泛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真正智者、最富有道德和人格魅力的政治家之一。他的生日是中国的国庆日,他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多次访问中国。
在其任内,他发起著名的“人权外交”,实现中美正式建交,促成《戴维营协议》的签订,开启了中东的和平之门……卸任后依然致力于推动国际和平,成功化解第一次朝鲜危机。2002年,由于“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也是唯一一位离任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
卸任后,卡特总统和夫人罗莎琳住在他们的故乡——小镇普兰斯,但一直活跃在世界舞台,为推动世界和平、健康和其他人道主义事业而继续全球奔走。
|
目錄:
|
本届政府的高级官员
序言
序曲:竞选总统
【1977年】 (1.20-1.21-1.22……12.29-12.30-12.31)
1.20 就职成为第39届总统
4.4第一次会见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
4.18 就能源问题向全国发表讲话
5.7-5.8 出席伦敦经济首脑会议
6.30 宣布停止生产B-1轰炸机
7.19 第一次会见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
8.4 成立能源部
9.7 出席《巴拿马运河条约》签字仪式
9.21 伯特·兰斯(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主任)辞职
10.5 签署《国际人权公约》
12.29-1.6 出访波兰、伊朗、印度、沙特阿拉伯、法国、比利时和埃及
【1978年】 (1.1-1.3……12.25-12.31)
3.16 参议院批准第一个巴拿马运河条约
4.3 出访委内瑞拉、巴西、尼日利亚和利比里亚
4.18 参议院批准第二个巴拿马运河条约
6.7 在安纳波利斯就美苏关系发表讲话
9.5 中东和平会谈在戴维营开始
9.17 签署《戴维营协议》
10.13 签署《文官改革法案》
10.15 国会通过能源一揽子计划
12.15 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
【卡特总统执政期间影像记录】
【1979年】 (1.1-1.2-1.3……12.29-12.31)
1.1 中美正式建交
1.16 伊朗国王离开伊朗
1.29-1.31 会见邓小平
2.1 阿亚图拉·霍梅尼回到伊朗
3.8-3.14 赴埃及和以色列履行和平使命
3.26 签订《埃以和平条约》
3.28 三哩岛核事故
6.12 国民医保(改革)提案送交国会
6.18 与苏联签订《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条约》
7.5-7.13 在戴维营召开会议重新评估政府工作
7.15 就国家目标和能源问题发表讲话
7.17-7.20 宣布内阁成员和高级幕僚人事变动
8.15 安德鲁·扬(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辞职
10.17 教育部成立
10.20 决定允许伊朗国王来美就医
11.4 美国驻伊朗大使馆遭武装分子强占,他们扣押了美国人质
11.14 冻结所有的伊朗资产
12.4 宣布决定寻求连任
12.27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0年】 (1.1-1.2-1.3……12.30-12.31)
1.4 宣布对苏联实施严厉制裁
1.23 向国会公布“卡特主义”
2.20 建议美国抵制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4.2 批准对石油征收暴利税
4.7 中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
4.21 国务卿塞勒斯·万斯提交辞呈
4.24 人质营救行动失败
6.30 签署《能源安全法案》
7.16 共和党提名罗纳德·里根为总统竞选候选人
8.4 就(我弟弟)比利·卡特和利比亚的关系举行新闻发布会
8.13 获得党内的连任提名
9.22 伊拉克入侵伊朗
10.28 与里根进行总统竞选辩论
11.4 人质被羁押一周年;里根赢得总统大选
12.2 签署阿拉斯加土地立法
12.11 签署旨在控制有毒废物的超级基金法
【1981年】 (1.1-1.2-1.4……1.21-1.22)
1.16 就人质释放的最后条件进行谈判
1.20 里根举行就职典礼;人质获释;离开华盛顿回到老家
1.21 在德国威斯巴登会见获释人质
尾声
● 后记
● 致谢
● 译名对照表
|
內容試閱:
|
【卡特“论中国”】
中央情报局呈交我们一份关于邓小平的评价报告,内容涉及其心理状况、背景,及对他下周来美时想与我讨论什么的预测。
[
邓小平此次来访及其成因的确具有历史意义:到此时为止,我国从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过外交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以来,美国只与被从大陆赶到台岛的国民党中国的政治残余势力维持着“外交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深入到我国的商业、媒体、政治和军事机构中。在此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辩论中几乎总被称作“红色中国”和“共产党”,这具有的负面含义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恐怖分子”。对我而言,邓小平在华盛顿受到的欢迎是一个早期信号,表明我做出的将正式外交关系移向中国大陆的决策得到了认可。]【1979-1-24】
我对邓有积极的印象。他身材不高,强硬,智慧,坦率、勇敢,风度翩翩,自信且友好,能与他会谈是一种荣幸。……
邓声称世界是“不安宁的”,美国和中国有着许多共同利益。毛[泽东]和周[恩来]早就与他一起描绘了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苏联和美国,而苏联是主要危险。他认为美国应当加入第二和第三世界,共同反对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但当我问他是否有可能与以色列建立沟通时,他说:“不,目前没有可能。”他说中东问题有可能会蔓延至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除非这些问题被阻止。
[他的预测是准确的。这些国家对以色列怀有敌意的一个因素,可能就在于巴勒斯坦人尚未解脱的困境。
我们当天谈到了约20个国家,包括印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和越南。他支持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但说此举不会控制住苏联军备的增长。中国需要长期的和平来实现完全现代化。]
我说,我们想让苏联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孤立于世界其他国家。
邓要求我们在椭圆形办公室私下讨论越南问题。他概述了所有理由,然后说他们正在考虑越界进入越南实施一次惩罚行动。我指出了此举的负面效应,最好还是继续孤立越南。
我们接下来出席了国宴,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经历。宴会期间,我与他讨论了宗教和人权问题。美国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尼克松出席该宴会的新闻。
[
利用一个安静的片刻,邓对我直接介入两国和解进程表示了感谢,并问我是否对中国有任何个人愿望。我告诉他我是一名基督教徒,曾在孩提时每周捐出5美分,以帮助为中国儿童修建医院和学校。到中国去传教的浸信会传教士是我们的终极英雄。我知道,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是没有保障的,《圣经》不得分发传播,外国传教士被禁止入境。我请他考虑改变这些政策。他似乎感到意外,大笑了起来,并说他会于次日给予回答。
他后来说,他会满足我的两个愿望,即宗教信仰自由和《圣经》传播问题。但他在传教士问题上态度很坚决,说他们曾自我赞扬,并试图改变中国皈依者的文化,中国绝不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他果然没食言。当我1981年访问中国时,《圣经》正在中国自由分发传播,一些基督教徒还告诉我,政府曾帮助他们搞到用于印刷《圣经》的特种纸张。在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宗教信仰自由被赋予了保障。尽管教会会众按要求应向政府登记备案,但即便是这一受到限制的制度也已带来了令人惊愕的结果。《国家天主教报道》杂志最近声称,中国每天新增基督教徒上万人。如要解读这一数字,它相当于每100万人中就有10名皈依者,或者说每10万人中就有1名信教者。中国基督徒的数量可能很快就会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