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上学记精》作者文靖是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上学记精》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
|
內容簡介: |
《上学记精》作者文靖是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上学记精》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
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上学记精》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
”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
目錄:
|
第二版序言何兆武
序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
第一章 1921—1939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
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一二·九”见闻
上学记·甲
1 力矫时弊,以古为则?
2 无故乱翻书
3 天籁幻想
鬼子来了
恋恋故乡情
返乡
湖南印象
上学记·乙
1 中央大学附中
2 西方教科书
3 逃离“修道院”
第二章 1939—1946
上学记·丙:迁徙的堡垒
1 自由散漫的作风
2 三个大学从来都“联”得很好
3 自由,学术之生命
4 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
5 图书馆不是藏珍楼
6 茶馆听吹牛,里根挂二牌
7 兼职做教师
8 恋爱?
9 “天人交感”下的人生观转变
几个难忘的人
1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2 民主人士张奚若
3 战国派雷海宗
4 吴晗印象
5 冯友兰先生
6 金岳霖先生
7 中国通温德,白俄噶邦福
8 曾昭抡先生
9 数学系
10 物理系
战火芬芳
“一二·一”运动
1 “打倒孔祥熙I”
2 一多先生被刺
3 一个人的政治底线
五柳读书记
忆同窗
1 “科里红”何佶吕荧
2 殷福生殷海光印象
3 大才子王浩
4 因言获罪的陈良璧
5 老友郑株生
6 高干子弟?
第三章 1946—1950
教书台湾
日日江楼坐翠微
上学记·丁:革大学习
零敲碎打
后记:把名字写在水上文靖
|
內容試閱:
|
另外一件事也可以说明北洋时期和国民党时期有多么大的不同。北洋时期,比如蔡元培做北大校长的时候,提出“兼容并包”,请的那些教师里面有保皇党辜鸿铭,有黄季刚黄侃,有叛徒刘申叔刘师培,也是位国学大师,早年曾参加革命,后来又背叛了,但蔡元培也要。还有后来的布尔什维克李大钊,自由主义胡适,陈独秀现在应该算他是激进的民主主义了,他也要。还有鲁迅、周作人、粱漱溟,他都要。其实假如北洋政府真正严格起来的话,完全可以把北大给封了,把蔡元培抓起来,可是蔡元培在北大却演出了一场自由开放,这在后来国民党时期就不可能了,。陈独秀后来被国民党关起来虽然共产党说他是托派,可是国民党还是认为他是共产党,把他关在监狱里,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全民抗战,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才把陈独秀放出来。释放以后,陈独秀依然非常穷困,国民党没有给他任何生活保证,四川有个人把他请到家里养着。后来周恩来受党的委托,邀他回延安,他也不去,说是“士可杀,不可辱”。陈独秀本来是北京大学教授,既然把他放了出来,完全可以把他送回北大,那么重量级的人物,无论教不教课、干不干事,完全可以给他一个名义,把他养起来,也等于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但国民党并没有这么干。
我并不想抬高北洋军阀。北洋时期的那些军阀根本没有任何长治久安的打算,他们关心的只是争地盘、刮地皮,整天你打我,我打你,有的纯粹就是土匪,例如“三不知”的张宗昌,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不知自己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少小老婆,像这样的人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看不惯了可以抓人,但并没有、也拿不出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也恰好给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如果是在严格的思想专制之下,类似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那一辈的年轻人,或者比我年纪大一些的年轻人,实际上受的都是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民主”,
“自由,平等,博爱”,还是蔡元培带回来的法国革命的口号,我们小时候都已滚瓜烂熟。记得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举办成绩展览,其中有一副对联是高年级的同学写的,上面写着:“仁义礼智信,德谟克拉西”。“德谟克拉西”是什么?我不懂,就回家问,姐姐还笑着说:。
这个你不懂。”其实就是英文里的Democracy民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中国文化传统是“仁义礼智信”,西方的精神传统是“德谟克拉西”。
比较一下童子军的军歌,也非常有意思。童子军是19世纪英国人贝登堡办的,我小的时候每个学校都有了童子军,也有军服,实际上就是体育课,除此之外还讲一些知识,比如救生的知识、野营的知识。北洋时期童子军军歌是唱“二十世纪天演界”、“不竞争,安能存”,那还是清末严复翻译《天演论》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当然这种理论也并不代表北洋政府官方的意识形态,北洋政府官方没有意识形态,也没有意识形态的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所谓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教育,从童子军军歌就能表现出来。歌词里有一句:“哥哥华盛顿,弟弟拿破仑。
”后来我们老师还说:“哥哥华盛顿没有问题,弟弟拿破仑恐怕有点问题。”拿破仑搞侵略战争,不过我们那时候还是把他的早期看做法国革命的代表,所以就这么唱下来。北伐以后,童子军军歌就改了,当时是言必称三民主义,所以歌词改为“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凸显意识形态。
不过那时候我已经小学四年级,不再是童子军了,所以我的弟弟会唱,我就不会唱了。
1928年,国民党的势力才达到北京,但只统治了很短的一段时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沈阳,随后占领东北,军队到达了长城,强敌压境,北京处于一个最前线的地位,国民党势力也就没有那么强了。枪声零零碎碎地响了很久,但并不是大规模打,打一阵停一阵,大概有三四年的光景,1935年夏天订了《何梅协定》,国民党的势力就完全退出了华北。但后来据说并没有这么一纸成文的协定,它不过是国民党和日本在口头上达成的一项所谓的谅解。当时负责北方事务的是何应钦和黄郛,何应钦任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黄郛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的秘书汤鹤逸解放后在云南大学任教,后来云南大学的李埏教授曾经和我谈到,解放后据汤说,他随黄郛一起去参加了谈判,但并没有签订一纸书面形式的《何梅协定》,只是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与谅解,国民党的力量从北平、天津、河北撤出,党部全部撤走,日本也没有直接来统治,而是由西北军29军统治,成立了一个冀察政务委员会。
西北军是杂牌军,都是过去旧军阀的那些势力,主要是冯玉祥的,不属于国民党的嫡系。国民党撤出后,由冯玉祥的29军冯玉祥那时候已经下台,但他的军队还存在驻扎在北京,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统治河北和察哈尔地区,察哈尔现在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张家口一带。1935年国民党势力退出北京以后,情形又有了变化。比如“一二一九”运动,为什么那年冬天才发生?这和当时时局有关。那时国民党势力不能直接统治了,党部撤出了,取而代之的是杂牌军,而那些杂牌军还是北洋时期的作风,实际上没有意识形态的统治。看不顺眼它也抓人,可是没有一个类似三民主义或者其他什么主义的正面理论,所以学校里面思想反而比较放松。“
一二·九”运动爆发在1935年冬天,一直到1937年夏天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P1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