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音乐教育价值论》简介:从价值论的关系型思维出发,音乐教育的价值属于音乐教育主体生成过程中,由主体能动性所“创造”的一系列“关系”范畴,也是一个围绕经验主体与超验主体的统一所形成的“意义”或“价值”系统。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关系”建构模式,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作为“和谐人生”践行者,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了实现人之音乐性在自然、社会、精神三个维度的生成与和谐。
《音乐教育价值论》由张业茂所著。
|
目錄:
|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的困惑
二意义的追问
三价值的凸显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主旨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音乐教育”的概念厘定
一、“音乐”与“教育”解读
一何谓“音乐”
二“教育”阐释
二、“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
一“音乐教育”的“语形”与“语义”
二“音乐教育”的“语用”
三、音乐教育的定义
一“人文”范式的音乐教育
二“科学”范式的音乐教育
三“科学—人文”范式的音乐教育
第二章 音乐教育的价值路径
一、价值与价值论
一价值的历程
二哲学视域的价值探讨
二、音乐价值与教育价值
一音乐价值
二教育价值
三、音乐教育价值研究的视角
一切入方式探讨
二研究视角的转换
四、音乐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
一教育的人性假设
二人的“音乐性”及其特点
三“音乐性”的生成
第三章 音乐教育价值主体的迷失
一、音乐教育的主体
一超验维度之音乐教育主体
二经验维度之音乐教育主体
三音乐教育主体的确立
四音乐教育主体确立的内在张力
二、音乐教育主体的迷失
一“个人主体”的游移
二“音乐”的“反主体”
三主体迷失的主要原因
三、音乐教育主体的找寻
一“承担者”的“承担”之“重”
二“实践者”的“实践”之“轻”
三和谐人生的践行者
第四章 音乐教育价值关系分析
一、人与自然、人与乐的一般关系及价值
一关系分析
二价值解读
二、人与自我、人与乐的“审美一意义”关系及价值
一关系分析
二价值解读
三、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价值
一关系分析
二价值解读
四、音乐教育的“微观”关系及价值
一关系分析
二价值解读
五、“三重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第五章 “以乐教和”: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
一、“和谐”的文化意蕴
一中国文化中的“和谐”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
三“和谐”的方法论启示
二、“以乐教和”的价值意蕴
一“以乐教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以乐教和”的价值取向
三“以乐教和”的现代启示
三、“以乐教和”的策略思考
一基本前提
二实施策略
结语
推荐阅读文献
后记
|
|